相比传统现浇混凝土,装配式项目施工组织设计重点关注哪些内容?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1-12-26

    施工组织设计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答:1.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 (1)编制依据、工程概况、施工部署、施工准备; (2)施工现场布置、施工进度计划、工期保证措施、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及措施; (3)重点与特殊部位施工措施和方法、季节性施工措施、施工组织管理、质量保证措施; ...

    2020-12-05 回答者: 辣辣1029 4个回答 5

    装配式建筑的4大特点,与传统现浇混凝土结构相比差...

    答:【结构设计师】 其实有现浇整体式、装配整体式、预制装配式三种。 1.现浇整体式 含义:即所有构件采用现场支模板,现场浇筑混凝土,现场养护。 优点:整体性好,刚度大,抗震抗冲击性好,防水性好,对不规则平面的适应性强,开洞容易。 缺点:需...

    2019-05-13 回答者: 勇清妙丰雅 1个回答 3

    施工组织设计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答:第一章 编制依据 一、 编制依据 第二章 工程概况 一、 工程简介 二、 场地及场地设施准备 三、 工程特点与难点 第三章 施工组织 一、 项目管理机构设置 二、 项目部领导及主要管理人员职责 第四章 施工部署(包括人工、机械安排) 一、 工程目标...

    2019-09-30 回答者: karpsen 2个回答 10

    施工组织设计一般包括哪些内容?

    答:施工组织设计的常规内容应包括下列各方面: 1 编制依据及说明; 2 工程概况; 3 施工准备工作; 4 施工管理组织机构; 5 施工部署; 6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与管理; 7 施工进度计划; 8 资源需求计划; 9 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0 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2019-08-01 回答者: david_oy 2个回答 183

第2个回答  2021-12-26
我国现行的建筑施工技术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即钢筋混凝土现浇体系,又称湿法作业。这种工法解决了当时的三大问题,一是吊装设备能力有限,二是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劳动力丰富,就业难,三是现浇体系的抗震性能好。后来建筑施工基本都采用现饶混凝土建筑,虽然对城乡建设快速发展贡献很大,但弊端也比较明显,一是施工工艺过于粗放,钢材水泥等建筑材料损耗较多;二是施工现场脏乱差,是城市可吸入颗粒的重要污染源;三是建筑质量开裂渗漏等问题突出,这也是现浇混凝土的工艺造成,是我国人民对建筑投诉最多的问题,四是我国目前劳动力普遍不足,招工难已成为建筑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所以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大势所趋,这是不以别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装配式建筑 的主要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01、功能多样化
通过现场大量的装配作业,使得现场现浇作业大大减少,可以显著提高劳动生产率。从功能上来看,首先,装配式建筑外墙设计有保温的功能,能够让住户在冬天的时候感觉到温暖,在夏天的时候感觉到清凉,节约了空调的使用次数,减少广对空气的污染;其次,装配式建筑的墙体和门窗的密封功能较好,隔声效果好;第三,防火、抗震性能好,装配式建筑的特殊材料可以给人们提供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不容易在干燥的天气下自燃,长期使用不会出现裂缝、变黄等问题,装配式建筑抗震性能较好。
02、施工装配化
装配式建筑大量的构件都是由工厂生产加工完成,米用建筑、装修一体化设计、施工等程序,装修可随主体施工在工厂完成,既保证了装修质量,又能加快工程整体进度。由于装配式建筑的重量比传统的建筑更为轻便,人们只要画好基本的构造图便可以直接在工地上进行施工,由于其施工速度非常快,因此工作效率也提高很多。
03、设计多样化
装配式建筑更符合绿色建筑的要求而且设计的标准化和管理的信息化程度更高,配合工厂的数字化管理,整个装配式建筑的性价比会越来越高。而且目前的建筑在设计上多以房间内的固定格局为主,房屋的整体运用不是很灵活,但装配式建筑却可以避免这样的缺点,其主要住宅叶以进行大小分割,根据住户的要求来配置。
04、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
装配式建筑是建筑工业化的主要形式、产物和载体,有工业化、装配化、标准化、一体化装修的特点,是由建筑部品、建筑构件、结构构件以及机电设备等部分以可靠的连接方式装配二成的工业化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是目前我国装配送建筑最主要的结构形式。
(1)主要构件采用预制件。大量的建筑部品及构件由车间生产预制而成,采用平面化的施工方式辅以先进的计算机计算代替现浇结构立体交叉作业,可制造出误差控制在几毫米之内的高精度的预制构件。基于混凝土材料的强兼容性,可以使用预制工业生产出种类繁多的产品。
(2)预制构件大多采用将防水、保温、结构一体成型性能完善的一体化制造工艺,减少了物料损耗和施工工序。同时,由于预制构件的浇筑、养护、存放均在工厂进行,受天气影响小,利于冬季施工,在工厂生产存放期间建筑材料中的有害物质得到释放,装配式建筑建成后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3)装配式建筑的结构及建筑构件预制完成后,将被运输到施工现场后采用机械化吊装装配。在工期上可以采用并行工程,设计院绘制部分或全部构件制作图的同时预制构件生产厂进行构件制造、储存、构件出厂、运送,而现场的桩工程和基础以及地下工程的施工也可在同一时间完成,吊装过程及预制构件生产过程可与现场各专业施工同时进行。再加上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法由于不再遵循传统的操作面工序而转为工厂生产,起到了减少操作面的施工工序,降低施工难度的作用,使工程建设劳动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大大缩短了工程建设周期。
(4)对放线及标局测量精度、预留孔位置要求高。由于工厂化生产,构件尺寸经预制不可改变,放线尺寸偏小会导致预制构件无法安装,偏大又会导致拼缝过大。标高测量也需更加准确,剪力墙的标高如果控制不好会造成叠合板不能平整安装,或者导致剪力墙与板间缝隙过大需重新支模。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预留预埋时,孔的位置和尺寸必须精准,否则重新开槽及洞口会给施工增加难度甚至影响结构安全。
(5)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安装过程相对复杂,其建造过程对从业人员的工程实践经验以及技术水平、管理能力要求更高。目前我国关于装配式建筑的相关标准及规范明显滞后于施工技术的发展,限制了装配式建筑的应用领域及建筑总高度和层高。
第3个回答  2021-12-28
我国现行的建筑施工技术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即钢筋混凝土现浇体系,又称湿法作业。这种工法解决了当时的三大问题,一是吊装设备能力有限,二是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劳动力丰富,就业难,三是现浇体系的抗震性能好。后来建筑施工基本都采用现饶混凝土建筑,虽然对城乡建设快速发展贡献很大,但弊端也比较明显,一是施工工艺过于粗放,钢材水泥等建筑材料损耗较多;二是施工现场脏乱差,是城市可吸入颗粒的重要污染源;三是建筑质量开裂渗漏等问题突出,这也是现浇混凝土的工艺造成,是我国人民对建筑投诉最多的问题,四是我国目前劳动力普遍不足,招工难已成为建筑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所以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大势所趋,这是不以别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装配式建筑 的主要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01、功能多样化
通过现场大量的装配作业,使得现场现浇作业大大减少,可以显著提高劳动生产率。从功能上来看,首先,装配式建筑外墙设计有保温的功能,能够让住户在冬天的时候感觉到温暖,在夏天的时候感觉到清凉,节约了空调的使用次数,减少广对空气的污染;其次,装配式建筑的墙体和门窗的密封功能较好,隔声效果好;第三,防火、抗震性能好,装配式建筑的特殊材料可以给人们提供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不容易在干燥的天气下自燃,长期使用不会出现裂缝、变黄等问题,装配式建筑抗震性能较好。
02、施工装配化
装配式建筑大量的构件都是由工厂生产加工完成,米用建筑、装修一体化设计、施工等程序,装修可随主体施工在工厂完成,既保证了装修质量,又能加快工程整体进度。由于装配式建筑的重量比传统的建筑更为轻便,人们只要画好基本的构造图便可以直接在工地上进行施工,由于其施工速度非常快,因此工作效率也提高很多。
03、设计多样化
装配式建筑更符合绿色建筑的要求而且设计的标准化和管理的信息化程度更高,配合工厂的数字化管理,整个装配式建筑的性价比会越来越高。而且目前的建筑在设计上多以房间内的固定格局为主,房屋的整体运用不是很灵活,但装配式建筑却可以避免这样的缺点,其主要住宅叶以进行大小分割,根据住户的要求来配置。
04、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
装配式建筑是建筑工业化的主要形式、产物和载体,有工业化、装配化、标准化、一体化装修的特点,是由建筑部品、建筑构件、结构构件以及机电设备等部分以可靠的连接方式装配二成的工业化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是目前我国装配送建筑最主要的结构形式。
(1)主要构件采用预制件。大量的建筑部品及构件由车间生产预制而成,采用平面化的施工方式辅以先进的计算机计算代替现浇结构立体交叉作业,可制造出误差控制在几毫米之内的高精度的预制构件。基于混凝土材料的强兼容性,可以使用预制工业生产出种类繁多的产品。
(2)预制构件大多采用将防水、保温、结构一体成型性能完善的一体化制造工艺,减少了物料损耗和施工工序。同时,由于预制构件的浇筑、养护、存放均在工厂进行,受天气影响小,利于冬季施工,在工厂生产存放期间建筑材料中的有害物质得到释放,装配式建筑建成后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3)装配式建筑的结构及建筑构件预制完成后,将被运输到施工现场后采用机械化吊装装配。在工期上可以采用并行工程,设计院绘制部分或全部构件制作图的同时预制构件生产厂进行构件制造、储存、构件出厂、运送,而现场的桩工程和基础以及地下工程的施工也可在同一时间完成,吊装过程及预制构件生产过程可与现场各专业施工同时进行。再加上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法由于不再遵循传统的操作面工序而转为工厂生产,起到了减少操作面的施工工序,降低施工难度的作用,使工程建设劳动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大大缩短了工程建设周期。
(4)对放线及标局测量精度、预留孔位置要求高。由于工厂化生产,构件尺寸经预制不可改变,放线尺寸偏小会导致预制构件无法安装,偏大又会导致拼缝过大。标高测量也需更加准确,剪力墙的标高如果控制不好会造成叠合板不能平整安装,或者导致剪力墙与板间缝隙过大需重新支模。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预留预埋时,孔的位置和尺寸必须精准,否则重新开槽及洞口会给施工增加难度甚至影响结构安全。
(5)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安装过程相对复杂,其建造过程对从业人员的工程实践经验以及技术水平、管理能力要求更高。目前我国关于装配式建筑的相关标准及规范明显滞后于施工技术的发展,限制了装配式建筑的应用领域及建筑总高度和层高。
从上面几个方面可以得出,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与传统的现浇混凝土结构有较大差别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1-12-28
1、预制混凝土装配式建筑的优势
和传统的现浇结构相比较,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结构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1)构件在工厂生产加工,工程质量能得到更好的控制;(2)由传统的粗放式向集约式转变,能够有效避免材料的浪费,更加节能环保;(3)施工现场工作量减少,施工效率提升,能够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2、装配式建筑设计的重点与难点
2.1、装配式建筑设计的重点
2.1.1、针对技术环节的问题探索
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如何保证施工技术有效实施具有重大的价值和意义。首先,必须满足设计、施工的各项标准要要求。其次,工厂及现场须制定完整的施工流程及工艺做法。再次,利用BIM信息化技术进行项目生产施工的管理。
2.1.2、针对瓶颈施工技术的突破研究尝试
现阶段装配式施工在建筑装饰工程的大规模应用,对于整个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但是因为国内的装配式施工仍然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在一些核心的瓶颈问题的解决上还要继续努力。要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更多的摸索探究,让设计与施工不再局限于手工操作层面。促进装饰工程的流程化发展进程,结合实际装配施工技术的应用对于行业发展指明方向。要积极的实现装修装饰的集成化施工,比如在木门、组合家居的安装过程中进行应用。也可以将其更多的运用在相关领域,比如集成吊顶安装工作之中。
2.2、装配式建筑设计的难点
2.2.1、规划设计方案
在设计时需要考虑采光、通风条件,根据实际情况全面考虑,采用组合模块的建筑设计。因为零部件在施工时需要采用吊装步骤,所以施工时要考虑施工流程,合理设置运输通道,布置构件的堆放位置和其他运输设备的位置等,塔吊的位置需要规划合理,这样可以增加零部件和构件的使用概率,减少装配式建筑的质量问题。
第5个回答  2021-12-31

1、构件场内场外运输路线。

2、卸车点位置、堆放点、安装点位置,验算塔吊或者其他机械的吊装能力。

3、楼面施工模板验算。

4、其他结合现场情况另行增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