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助感不可怕,但持续陷入无助感就会引发抑郁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0
我们知道许多在心理学领域较为有力的数据都是通过动物实验得来的,而关于习得性无助及摆脱无助的实验数据也不例外。

1964年,21岁的马丁·塞利格曼开始了自己的实验心理学研究生涯,在此期间(准确地说,是1965年),他和另一位研究生共同得到了一项研究成果,即动物是可以因为感到无助而放弃对持续电击地抵抗的。

这个实验选择了三组狗,在实验开始时每组狗都被提前带进了预设好的程序中。第一组狗可以通过推墙上的一块板子来停止电击;第二组狗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它们没有任何可以停止电击的办法;第三组狗则不会被电击。

前两组狗被电击的次数和强度是完全相同的。接着,这些参与实验的狗会被带到可以穿梭的、带有矮闸的箱子中接受电击实验。

实际上,我们甚至都能猜到实验结果。没错,第一组狗知道自己可以通过努力来避免电击,所以它们能够在短短的几秒钟之内就跳过矮闸,从而避开伤害;第三组狗从未被伤害过,所以当遭遇电击时,也会跳过矮闸来躲开电击;而第二组狗因为无论做什么都没能改变糟糕的现状,所以这次它们停留在被电击的那一半箱子内被持续电击。

第二组被试的狗被称为无助组,结果表明在无助组的8只狗中,有6只放弃了逃生的念头;然而在第一组中的8只狗,无一例外地都跳过了矮闸,脱离了危险。

这个实验结果告诉我们,悲观和乐观都是可以习得的思维方式。

人类也是如此,如果你曾经有过那种“不论怎样做都无法改变现状”的经历,那么这些糟糕的记忆、以及痛苦的体会,就会给你带来无助感及悲观的态度,哪怕你眼前面对的是只要你肯付出努力就能有所突破的状况,你依然会选择曾经熟悉的行为。而这就叫做“习得性无助”,塞利格曼研究对这一现象研究了20年。

但是事情到这并没有结束,既然人们能够习得悲观的人生态度,塞利格曼认为人们也可以习得乐观的人生态度。我想这大概就是《活出最乐观的自己》这本书的由来吧。

那些曾经付出努力却没能改变些什么的人,后来都不愿再做任何尝试了,哪怕他们面对的是一些从未发生过的事情,他们的无助感和消极心态却始终没能改变。

然而这个研究结果其实是可以引导我们继续探究真相的。与上述实验雷同的实验结果显示,每3个人中有1个人不会变得无助,另外2个人则会处在无助的消极、被动状态下。

事实上,更加值得研究的并不是那些习得性无助的人,我们应该把目光集中在不会变得无助的人身上,看看是什么在引导他们努力改变现状。

在进一步研究中(当然这其中也有他人对研究提出质疑后带给作者的启发)作者发现,习得性无助的根本原因,其实都源于人们对于事件或现象的解释,而这种思维方式、看待问题的角度、解释风格则是他们在童年时期养成的。

也就是说你如何解释你身上发生的事情,将决定着你会采取积极或是消极的应对方式。

悲观的人会把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好事归因为运气,而非自己的能力和努力,坏事也是同样的做法。乐观的人会把好事归因于自己的努力、与他人的合作等,他们会把坏事看作是一个可以通过努力而得到突破的偶然事件。

但是乐观不意味着不用负责,因此事情对于悲观和乐观的阐释可能比我们想象中要复杂。

当研究人员把习得性无助的实验对象换成人时,他们得到的结果几乎完全一样。然而那些“重度抑郁症”需要面对的诊断9条症状中,除了有自杀倾向外,其余8条都会出现在实验中被试对象身上,这说明那些具有强烈无助感(即自己不论做什么,也无法变得更好或改变现状)、同时,没能做出任何实质改变的行为就会使人变得抑郁。

这种行为背后就是消极被动的思维模式在作祟。

实际上习得性无助的实验给人带来的无助感是暂时的,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这意味着悲观及消极的状态也是暂时的。

当这种暂时的无助感持续到两周以上,那么习得性无助就会变成重度抑郁。

悲观的人未必都会患上抑郁症,但抑郁症患者却都是悲观者。悲观者很有可能将一次失败视为重大打击,并因此认为自己没有能力改变什么。他们面对糟糕的状况,总是会给出这样的解释,同时伴有难以消退的消极情绪。

而乐观者在遇到糟糕的状况时,他们会把思考的重心放在如何发挥自己的能力改变现状,而不是从此一蹶不振。

这是悲观者与乐观者在思想及行为上最本质的区别。

严格地说,当人们能够用相对乐观的态度去解释糟糕的经历时,这段经历就不会给他们带来无助感,相反,他们清楚这些事情是能够得到解决的。这个思维上的转变就是认知疗法的作用。

也就是说从根本上改变自己对事件的解释风格,不再被某一件坏事带来的情绪所填满,甚至将情绪延长至两周或更久,让经历本身只是经历,那么悲观的态度及无助感自然就会远离你。

当然,悲观与乐观的表现并不能作为衡量人们整体行为的准则,因为虽说悲观的人患上抑郁症的概率会大过乐观的人,但这只能作为对抑郁症研究的数据参考,而非悲观或抑郁状态。

书中提到曾经有长达十年的研究结果表明,有抑郁状态、而非患上抑郁症的人对自我的评价是相对准确的、不偏不倚,而那些没有抑郁表现的人却习惯高估自己的能力,在认知水平及心智方面也会相对较弱。

我们的日常生活其实是需要少许(注意,是少许哦)的悲观和抑郁来加以平衡的。往往对一件事有着刨根问底的“探索”精神的人才会陷入一件事的深思当中,而那些持乐观态度、从未抑郁的人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是在忽视重要问题,所以他们似乎不必令自己陷入那种痛苦的思考和决策中。

因此,作者提醒我们常态的乐观及偶尔的抑郁才是平衡我们生活状态的做法。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