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杨树子赋(并序)阅读答案附翻译,黄杨树子赋(并序)阅读答案附翻译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9-26

  黄杨树子赋(并序) 欧阳修

  夷陵山谷间,多黄杨树子。江行过绝险处,时时从舟中望见之。郁郁山际,有可爱之色。独念此树生穷辟,不得依君子封殖,备爱赏,而樵夫野老又不知其惜,作小赋以歌之。

  ①若夫汉武之宫,丛生五柞;景阳之井,对植双桐。高秋羽猎之骑,半夜严妆之钟,凤盖朝拂,银床暮空①。固以葳蕤近日,的②含风,婆娑万户之侧,生长深宫之中。

  ②岂知绿藓青苔,苍崖翠壁,枝蓊郁以含雾,根屈盘而带石。落落非松,亭亭似柏,上临千仞之盘薄③,下有惊湍之激④。涧断无路,林高暝色,偏依最险之处,独立无人之迹。江已转而犹见,峰渐回而稍隔。

  ③嗟乎!日薄云昏,烟霏露滴。负劲节以谁赏,抱孤心而谁识?徒以窦穴风吹,阴崖雪积,山鸟之嘲哳,袅惊猿之寂历⑤。无游女兮长攀,有行人兮暂息。节既晚而愈茂,岁已寒而不易。乃知张骞一见,须移海上之根;陆凯如逢,堪寄陇头之客。

  [注]此赋为作者贬官夷陵途中触景生情而作。①羽猎之骑:禁卫骑兵。半夜严妆之钟:宫中报晓钟声,催促宫女早起梳妆。凤盖:天子所乘之车。银床:井栏。②的:鲜明的样子。③盘薄:高大的样子。④激:汹涌激荡。⑤:鸟叫。嘲哳:鸟鸣声。寂历:寂寞。

  22.诗赋前的小序一般交代写作时间、地点,本赋的序还交代了 。(1分)

  23.对全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①段描写生于宫中的柞树、梧桐,得日月光华生长华茂,为下文写黄杨树作映衬。

  B.第②段运用清新华丽的语言,描写悬崖峭壁上的黄杨树,意境昏暗苍凉,孤独惨淡。

  C.第③段写黄杨所处境遇,赞叹张骞见了它会将它移植中原;陆凯见了会折一枝寄友。

  D.作者在这篇小赋中描写了孤独而坚贞的黄杨树,借此表达身处逆境坚韧不拔的精神。

  24.分析第②段“岂知”二字在文中的作用。(2分)

  25.赏析第③段运用整句的表达效果。(3分)

  26.分析作者写作此赋时的心情变化过程。(3分)

  参考答案

  22.(1分)写作原因(意图/目的)(1分)

  23.(3分)B

  24.(2分)“岂知”由上段写宫中之树转而对悬崖峭壁上的黄杨树的描写;(1分)突出黄杨树在周围荒凉冷落的自然环境中傲然独立、枝叶茂密的姿态。(1分)

  25.(3分)答案示例:这段赋文采用骈偶句式,整齐和谐,节奏感强,饱富气势(2分),描绘了黄杨树岁寒愈茂,坚贞不易的高贵形象(1分)。

  26.(3分)该赋写于作者贬官途中,心情抑郁不平;以对宫中之树的不屑反衬对江畔崖巅的黄杨的赞美;进而抒发对黄杨无人赏识的伤感无奈;随后写黄杨“岁寒不易”的节操激发了作者自尊自傲的情怀,篇末强调高尚品格终将为世人看重,表现了作者的坚毅与乐观。(第一点1分,后4点答到2点即可)。

文言文翻译

汉书原文及翻译

旧五代史·王审知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三国志·吴书·张昭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门山县吏隐堂记(王若虚)阅读答案附翻译

萧颖士风节(容斋随笔)阅读答案附翻译

戴高帽(俞樾)阅读答案附翻译

北齐书·卢文伟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北史·魏收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旧五代史·李愚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资治通鉴·唐纪九(选节)阅读答案附翻译

归氏二贤传(归有光)阅读答案附翻译

宋史·蒲宗盂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魏书·杨大眼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宋史·侯蒙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阅读答案附赏析

三国志·朱桓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宋史· 李显忠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南史·顾越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陈书·任忠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新唐书·魏知古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