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阴阳均衡”与养生之“阴平阳秘”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18
秋分,阳气收敛,阴阳均衡;春分是阳气生发至阴阳均衡。现代很多从事中医工作的人,不知道什么时候形成一种理念,就是“阴阳平衡”则无病。 健康 是建立在生命认知的基础观念上的,如果基础观念对了,生命才会向好的方向发展。我们回到中医发展高峰时期形成的经典中,《黄帝内经》是怎么看待生命的?《黄帝内经》并没有提出“阴阳平衡”的 健康 理念,二十提出“阴平阳秘,精神乃至”的生命 健康 的根本标准。对照现代人的“阴阳平衡”与中医经典中的“阴平阳秘”,二者有什么不同?一个是“平衡”,一个是“秘”。回过头来看秋分与秋分,我们会看到,对于生命的生机来讲,秋分虽然是阴阳均衡,但秋分后,阴在增长,超过了阳,自此,气候进入阴盛阳衰,所以万物也凋零;而春分,是阳气生发至阴阳均衡,春分后,阳盛于阴,自此进入阳为主导,因此万物兴旺。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阴阳平衡,并不是 健康 标准,而是生命盛与衰的转折点。一年中,春分后生命转为旺盛,是“阴平阳秘”;秋分后是,阳气转衰,是万物凋零的“阴盛阳衰”。

人生有四季,其中男子16、女子14,是人生的春分,自此以后,人生进入“阴平阳秘”的兴旺阶段,所以,伟人说年轻人“你们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无论男女,“人过四十阴气自半”,四十是人生的秋分,在此阶段,人生由于阳气的消耗至“阴阳平衡”,所以至此以后,人生智慧虽然成熟,但对身体要有一个很好的认知,注意保护阳气,不要过度增加阴气,六味地黄丸是阳盛阴不足,人处于生机勃勃的时候服用的,四十岁的人绝对不要以为自己是青春期的少年,虽然都是阴阳平衡,但一个平衡是向阳秘发展,一个平衡是向阳衰发展,所以, 养生 需知“七损八益”,也就是生命的规律是“七”阳逐渐减少,“八”逐渐增加,最后阳少到无法主宰阴,人就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所以,人过四十当扶阳以抑阴,不可以在过分的增加“阴”的部分,而应该努力“扶阳”,阳,生命的无形能量,如何扶阳,除了《内经》有系统的理论,对人生的领悟,信仰的开悟也是必不可少的。

手把秧禾插稻天,

低头便见水中天,

顺其自然方为道,

退步原来是向前。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论篇》:“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大家 健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