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知秋文言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12

1. 古文中"一叶知秋"指哪种植物

一叶知秋,说的是梧桐。

“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自古梧桐被视为圣王和先知,《花镜》中说梧桐:“此木能知岁时,清明后桐始华。

桐不华,岁必大寒。立秋地,至期一叶先坠。

故有‘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之句。” 就像有人质疑为何“春江水暖鸭先知”一样,怎么梧桐叶落而知秋,为何不是枫叶落、柳叶落、桂叶落,那漫山的枫叶或者黄栌叶被秋色染红的时候,不是更能代表秋天吗?还有那被人称为懦夫和孬种的蒲柳叶落下时,秋雨横阶,黄叶铺地,不更容易引起人们伤感的情绪吗?为什么让梧桐叶独揽秋色,向人们报告秋天的消息呢? 这是因为在古人眼里,梧桐是有灵性的草木,它通明神谕,感知宇宙,呼应时间的能力特别强,担负着上苍赋予它感知秋风的神圣使命,所以在立秋日的第一时间,它会落下第一枚叶子。

随后,人间草木纷纷效仿,以枯枝、谢花、落叶,报告人间秋天的消息。此时的梧桐大有王者风范,所以白帝城矗立的“三王碑”上,树王梧桐格外醒目。

其他二王分别是花王牡丹和鸟王凤凰。 梧桐的高贵也因为凤栖的缘故。

传说中的凤凰不栖他木,只择梧桐而落。《庄子·秋水》上就说:“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这就是清高的凤凰让梧桐也扬名天下的原因。 古代帝王将相以及文人骚客都喜欢梧桐树,是千真万确的。

这一点,我们从他们写的诗词里,也能以一斑窥全豹。李煜《相见欢》说:“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其他还有白居易“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孟浩然“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温庭筠“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以及李清照“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梧桐对季节敏感的传说,也充斥在古代的典籍中。《花镜》的描写更是有鼻子有眼:“每枝十二叶,一边六叶,从下数一叶为一月,有闰月则十三叶。

视叶小处,即知闰何月也。”李渔在《闲情偶寄》卷五中说:“梧桐一树,是草木中一部编年史也……有节可纪,生一年纪一年。”

李渔是浙江兰溪人,他看到过梧桐从小到大的生长过程,算是一饱眼福了。不像我,三十多年前从城里的苗圃里移回老家一棵梧桐,家里人嫌它长得慢,早把他砍掉做成烧火棍了。

如今,凤凰已不见,古琴人少弹,只有这清高的梧桐还生活在这个尘世间,与我们那样亲、那样近。《尔雅》里的一句话,冥冥之中道出天机:“榇,梧。”

榇,是梧桐的另一种称呼,无论是“亲木”还是“吾木”、“同木”,都一下子让我们与大自然亲近了许多。我们要像对待肃穆的松柏、温存的杨柳、虚怀的翠竹一样对待梧桐,不为招来金凤凰,只为一树春天一叶秋。

2. 含“一叶知秋”的诗句是什么

1、《品令·情难托》 年代e799bee5baa6e78988e69d8331333363396331: 宋 作者: 赵长卿 情难托。

离愁重、悄愁没处安著。 那堪更、一叶知秋后,天色儿、渐冷落。

马上征衫频搵泪,一半斑斑污却。 别来为、思忆叮咛话,空赢得、瘦如削。

2、《边将》 年代: 唐 作者: 唐求 三千护塞儿,独自滞边陲。 老向二毛见,秋从一叶知。

地寒乡思苦,天暮角声悲。 却被交亲笑,封侯未有期。

3、《满江红·一叶知秋》 年代: 宋 作者: 无名氏 一叶知秋,正玉律、新砍夷则。 迟三日、双星齐会,又逢七夕。

先送天孙来乞巧,姓氏已在长生籍。 喜华堂、今日庆生辰,排筵席。

歌金缕,斟琼液。听祝寿,环佳客。

看寿星明灿,祥烟葱郁。 剩种庭萱春不老,年年嘉会如今日。

辨一词、一岁一称觞,期千百。 4、《三齿堕歌》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一叶落知天下秋,三齿堕矣吾生休!诗人未脱纨裤态,尚乐华屋悲山丘。

蓼花荻叶可以解我忧,鸬鹚白鹭可以从我游。 君看貂蝉与兜鍪,等为岑岑压我头。

岂知石阑干下买篛笠;一棹飘然烟雨舟。 不须强预家国忧,亦莫妄陈帷幄筹,功名富贵两悠悠,惟有杜宇可与谋。

5、《偈颂一百零二首》 年代: 宋 作者: 释慧远 今朝七月初一,丛林法岁将周。 便请解开布袋,相从触处□游。

解与不解总得,而今要休便休。 凡圣本无忌讳,佛魔总是冤仇。

静悄悄没干涉,闹浩浩莫能收。 东行不见西行利,一叶落知天下秋。

3. 见落叶而知秋寒 出自什么文言文 谢谢

这句话说不好什么出处的,因为并没有任何的事实记载。

应该说所有类似的话都是源于一叶知秋这个成语的。

像一落叶知天下寒之类的,都是一个意思。

那么我们只能说说一叶知秋这个成语的来源了。

看见一片落叶,就知道秋天来临。比喻由细微的迹象就能推知 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

语本《淮南子·说山训》:“以小明大,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

宋唐庚《文录》、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三引唐人诗:“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

所以,当要说出处应是《淮南子》,其他的都不算什么出处的。

真的要在文言文当中找,基本找不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