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你是怎么受别人暗示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30
大家都知道什么是暗示,日常生活中,有好多时候我们都会受到周围环境或者别人的暗示、影响。

比如,我们在逛商场的时候,看见橱窗里模特穿着时尚好看的服装,就是对我们暗示,说,“这些衣服多漂亮啊,快来买吧”;

而当我们进去后,发现大家都在试穿这件衣服时,我们又获得一种暗示“这么受欢迎啊,大家都感兴趣,错不了”;

社会心理学家也研究了人的这种易受暗示性,发现了很多好玩有趣的事情~

实验证明,某个人打哈欠、微笑或咳嗽后,周围的人也会做出这样类似的行为。

研究表明,笑声会传染(Platow & others, 2004),所以很多喜剧表演中都会加入背景笑声,也是利用了这一点;

身边的人愉快,你也会很愉快,这种现象叫做心境联结(Totterdell & others, 1998)。

实验1

实验设计 :心理学家罗伯特·普罗维尼(Provine)让人看一段5分钟的视频,视频中一位男子在不停地打哈欠。                                                                                                                实验结果:55%的观看者都打哈欠了。

打哈欠的面孔就像刺激物,可以激起哈欠固有的行为模式。这是因为有一种“ 镜像神经元 ”,用来专门预言或者模仿所看见的行为。

这也可以解释我们为什么常常会模仿别人打哈欠——甚至小狗在看到人类打哈欠后,都会经常打哈欠(Joly-Mascheroni & others, 2008)。哈哈,忍不住笑了,好可爱啊~

普罗维尼还报告说,仅仅想到哈欠就往往会引起打哈欠了——当你读到这儿的时候已经注意到了吧~(反正我读这篇实验研究时,已经打了3次哈欠了哈哈==)

美国纽约大学教授沙特朗和巴奇(Chartrand & Bargh, 1999)提出。 变色龙效应是指个体会无意识地模仿他人的动作、表情、口音乃至呼吸频率和情绪。

想一想,日常生活中,当你身边有人一直在晃脚,你也会晃脚吗?当你身边的人一直在哼唱一首歌,你也会哼唱这首歌吗?如果你笑了,说明有过这种经历。 这是一种自动行为,在你没有明确意图时做出的从众行为。

另外,荷兰研究中巴伦等人,进行的一项实验表明, 模仿行为能引起别人的好感,促进交往 。在后续的实验中还要访谈者邀请学生品尝某种饮料,并在学生不发现的情况下模仿学生的姿势和动作。实验结束后,被模仿的学生更愿意买饮料。但是, 模仿也有一种例外,模仿别人生气的样子会让人反感你 (Van, der, Velde & other, 2010)。

当个人的易受暗示性发生在群体中时,会发生人群暗示,往往以【群体妄想】的形式出现——自发地散播错误的观念!

下面这个有意思的例子看一看:

1947年6月24日,肯尼思·阿诺德驾驶他的私人飞机飞向雷尼尔峰,期间他发现了空中有9个发光物体。由于害怕是外来导弹,他赶紧打电话报告给美国联邦调查局(FBI),但是,FBI已经下班了,于是他又去了地方报社,说自己看到了新月形物体,运动起来像是“划过水面的碟子”。美联社随即报导,先后又有150家报纸登载了目击“碟子”的报道。

于是,“飞碟”这个词语就被报社的记者创造出来了,这一行为触发了全世界目击飞碟的狂潮~这也是 UFO的由来 。

由于这种暗示性会在群体间传染,所以,易受暗示性掌控不住,还会引发社会的不安、动荡,给社会带来很负面的影响。

歌德的第一本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于1774年出版不久后,欧洲的男青年开始模仿小说中的主人公维特,穿黄色裤子,蓝色夹克。这在潮流时尚方面的暗示性被没有什么坏处,但是,这本小说里还讲述了少年维特在被一个自己心爱的女人拒绝后就开枪自杀了,这一绝望的行为很多年轻人也纷纷效仿,进行模仿性自杀。

两个世纪后,戴维·菲利普证实了这种模仿性自杀,并称为“ 维特效应 ”。

他们发现,在一个自杀事件被社会报道,人尽皆知的时候,譬如车祸、自杀、私人飞机坠机(有的是伪装自杀)的死亡事件也会迅速增加。

例如,1962年8月6日玛丽莲·梦露自杀后,美国8月份的自杀事件比往年同时间段多了200多起。更确切的说,所增加的自杀事件只是在报道自杀的区域!

这也能看出,报道的力度越大,以后的灾祸就越多。

都看到这里了,点个赞再走呗~码字不容易啊==

我是Eva,不定时分享心理学知识,感兴趣给我留言哦~蟹蟹~

注:本文章的内容参考戴斯·迈尔斯《社会心理学》第11版。

参考文献:

Joly-Mascheroni, R. M., Senju, A., & Shepherd, A. J. (2008). Dogs Catch Human Yawns, Biology Letters, 4, 446-448.

Platow, M. J. , Haslam, S. A. , Both, A. , Chew, I. , Cuddon, M. , & Goharpey, N. , et al. (2005). "it's not funny if they're laughing": self-categorization, social influence, and responses to canned laughter.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41(5), 0-550.

Totterdell, P. , Kellett, S. , Teuchmann, K. , & Briner, R. B. . (1998). Evidence of mood linkage in work groups.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74(6), 1504-1515.

van, der, Velde, Sytske, W., & Stapel, et al. (2009). Imitation of emotion: when meaning leads to aversion.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40, 536-542.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