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汤治疗妊娠恶阻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5
桂枝汤治疗妊娠恶阻

例一

刘某,女,32岁,8月20日首诊。

主诉:妊娠呕吐3个月,呕血2天。

病史简介:

患者是第二胎,第一胎妊娠期间也是从怀孕及开始呕吐,一直到生后方停止,时隔8年怀上第二胎。从怀孕1个月后即开始恶心、呕吐妊娠反应,当时并未重视,但恶心、呕吐越来越严重,常常食后即吐,每天靠食用少量稀饭维持,由于怕药物对于胎儿有影响,因此未去医院治疗。2天前呕吐物中带有血样胃内容物,甚为紧张,正好我假期回家,故请诊治。

首诊症见:面黄肌瘦,身材瘦小,恶心、呕吐,特别在问到油烟味后明显,稍多进食即呕吐,严重时饮水亦呕。呕吐时全身出汗,神疲乏力,无精打采,胃脘疼痛,呕吐后更加疼痛明显。

问“呕吐时有无鸡皮疙瘩?”

答“严重时有。”

问“怕冷吗?”

答“需要穿件外套,有些怕冷”。

大小便如常。

《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云:"妇人得平脉,阴脉小弱,其人呕,不能食,无寒热,名妊娠。桂枝汤主之":

桂枝10g,白芍20g,党参10g,生姜15g,大枣6粒,炙甘草10g

3剂

患者喝药前担心,因为平时候喝水都呕吐,喝药肯定更加呕吐。

因此告之患者少量多次服完,服药1次即呕吐停止,晚饭后仅觉胃脘部有饱胀感,但未吐出,第二天早晨有恶心感,呕吐一些痰涎,无胃内容物,3剂服完,呕吐停止,能正常进食,前几天中秋节回家,问及此事,诉此后未再出现呕吐,早知道中药效果如此好,又怎会受这么久的呕吐之苦。

笔者按:妊娠早期出现轻微的恶心、呕吐属于正常现象,如果呕吐明显,甚至食入即吐,则为“妊娠恶阻”,严重者可导致流产。

临床上治疗妊娠恶阻常用方剂有干姜人参半夏丸,本方出自《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云:“妊娠呕吐不止,干姜人参半夏丸主之”。著名经方家倪海厦先生治疗妊娠呕吐也常用干姜人参半夏丸。

在《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开篇第一句话即提到了"妇人得平脉,阴脉小弱,其人呕,不能食,无寒热,名妊娠。桂枝汤主之",其实当时并未引起重视,因为我在临床治疗妊娠呕吐较少,这例妊娠呕吐治疗用桂枝汤乃受福建中医药大学张喜奎教授,张老认为妊娠呕吐用小柴胡治疗无效,用和胃止呕药物无效,因为妊娠呕吐并不是有热,也并不无安全是脾胃不和,因此用这些方治疗无效或疗效不佳。他在临床观察,很多呕吐的病人会出现鸡皮疙瘩,这是营卫不和的寒像的表现,临床选用桂枝汤原方治疗,并说“只一个好一个”,因此我在问诊的时候特意问了呕吐时有无鸡皮疙瘩,果然患者说有,考虑神疲乏力,因此在桂枝汤的原方加用了党参,效如桴鼓。再此感受到经方神奇的魅力。

桂枝汤可降逆气,平冲气,乃桂枝汤之功。降逆平冲即可使胃和胎安。妊娠恶阻之人常用时伴有不同程度的腹痛,服用桂枝汤后,不仅妊娠恶阻可愈,腹痛亦随之而安。

桂枝汤所治妊娠恶阻病应既无明显寒象,有无明显热象者为宜,仲景在原文中言:“无寒热”三字即寓有此意。对于有胃虚兼寒的妊娠呕吐,仲景选用“干姜人参半夏丸”,对兼有明显热象的妊娠呕吐,我则用“桂枝汤”加竹茹.黄芩而收效。对怒气伤肝引发冲气,则用“桂枝汤”加柴胡.枳实.半夏而收功。

桂枝汤治疗妊娠恶阻身冷验案二则

初诊:7月4日。陈某,27岁。孕11周,胃部发凉,夜晚尤甚,嗳气,干呕,偶有呕吐,全身阵阵发冷。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滑。辅检:今B超示:宫内早孕(约11周,胎心搏动规则)。

中医诊断:妊娠呕吐(表虚证)

治则:调和营卫,和胃止呕。

方剂:桂枝汤合吴茱萸汤加味。

桂枝6g 炒白芍6g 炙甘草6g 生姜6片 大枣6个 半夏10g 吴茱萸1g 陈皮10,5剂。

二诊:2015年7月9日。上症均除,舌脉如上。

方药:中药守上方7剂。

按语:《伤寒论》第12条有云:“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指的是太阳中风证的患者,因表证不解,正邪交争于肌表,故见发热、恶寒;邪不透表,气壅于上,故见鼻鸣干呕。故而以桂枝汤调和营卫,解肌发表。

而该患者亦有恶寒、干呕等症状,因正值孕期,素体气弱,精血不足,卫表不固,极易感邪;肝旺脾虚,木乘脾土,冲气上逆,时时欲呕。其证亦为“表虚”也。亦可用桂枝汤,桂枝辛温散邪,扶阳解表,白芍养血柔肝,与桂相伍,一散一敛;且生姜助桂温散,大枣助芍和中,甘草为诸药之佐使。

患者脘冷不适,水气内停,半夏、生姜相伍,即小半夏汤,可消痰逐饮,和胃降逆;少佐吴萸,疏肝气,和脾土;陈皮祛湿化痰,理气调中。全方仅八味药,兼顾表、里两端,固护脾胃为先,5剂后上症均除,继续守方治疗。

编者:药生尘  ysc1773微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