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哲学的慰藉》有感!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8
《哲学的慰藉》是英国的阿兰•德波顿写的。第一次知道这本书是在樊登读书听到的,听了一次就果断买了这本书。

“哲学”,可能很多人听到这个词会感觉离我们很远,但其实哲学离我们很近。它存在于我们生活中每个大大小小的事物中,给一些迷茫的人们一缕不一样的阳光。

哲学并不一定都是很深奥、难以理解的大道理,也有一些浅显易懂的小道理,贯穿着我们的一生,给我们带来对生活不一样的一面。

整本书的内容共有六章,分别如下:

1.苏格拉底——对与世不和的慰藉。

在面对死亡的时,苏格拉底却依然那么淡定自若,是什么精神赋予了他这样强大的力量?是哲学让他拥有这样的精神世界。苏格拉底的思辩法向我们提供了一种获得结论的途径,这样达成的意见可以经得起狂风暴雨而信心不动摇。如何在不合逻辑的反对面前维持信心和清醒的立场,他应该是我们至高无上的榜样。社会生活充满了别人对我们的看法和我们的实情之间的差距,那又如何面对这些不实的评论与谣言呢?那就想想苏格拉底吧!

2.伊壁鸠鲁——对缺少钱财的慰藉。

伊壁鸠鲁说:快乐是幸福生活的起点和目标,他倡导享乐主义。但并不是你们认为的奢靡享乐主义,相反,他的生活很简朴。伊壁鸠鲁认为,哲学家的任务就是帮助我们解读自己弄不清楚的痛苦和欲望的脉搏,从而使我们免于制定错误的谋求快乐的方案。伊壁鸠鲁的快乐清单如下:友谊、自由、思想。一小群真正的朋友可以给予我们的关爱与尊敬是财富不见得能提供的。挑选食物不求量多,而求可口,所以家徒四壁不必汗颜,黄金万两无可炫耀。很少有比思想更好的医治焦虑的良药了。伊壁鸠鲁告诉我们什么是快乐,如何追求快乐?毕竟富甲天下解决不了灵魂的不安,也产生不出特别大的快乐。所以,不必因为缺少钱财而难过。

3.塞内加——对受挫折的慰藉。

受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从未想过,以致于打击倍增。所以,我们要提前准备好受挫折的态度,时刻准备着这样的心理。当挫折真正来临时,我不至于一击就垮。生活必不可能十全十美,我们必须顺应之。恶人做恶事有什么奇怪?仇人害你,他人惹恼你,儿子有过失,难道这些都是前所未有之事?我们应该对什么都不感到意外。我们的思想应该事先准备迎接所有的问题,我们应该考虑的不是惯常发生的事,而是有可能发生的事。世事无常,公私皆然。命运如旋风,城郭与人皆如此。塞内加的智慧在于正确地区分何处能够凭己意重塑现状,何处是不可改变的现实,必须泰然接受。

4.蒙田——对缺陷的慰藉。

读书,是蒙田的生活慰藉。他说:无以解忧,唯有读书。缺陷真的有那么可怕吗?凡是能发生在人身上的事就没有不人道的。所以,不要蔑视自己身体的缺陷,那是最愚蠢的自讨苦吃。肉体是既不能否定也不能战胜的。我们身上既不是纯肉体的,也不是纯精神的,硬把一个活人撕成两半足以害人。

5.叔本华——对伤心的慰藉。

叔本华说:人生殊可悲,我决定以毕生思考它。叔本华是悲观的,可他从未想过逃避,他把痛苦转化为知识。他说:我们的境遇只不过是千千万之一,就足以感到慰藉。我们在黑暗中掘地洞之余,一定要努力化眼泪为知识。

6.尼采——困难中的慰藉。

凡是谋求自我完成的人都应该欢迎各式各样的困难,在困难中也能开出累累的硕果。痛苦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把它当作敌人,与它争斗。每一次痛苦都是一个本能的信号,说明有些事不对头,而其孕育的结果是好是坏全赖承受者的智慧和力量。

看这本书真的有些难,有很多的书没看过,很多人也不知道。但这并不影响我读书的快乐。

哲学也没有那么深不可测,它是一种信念,一种能让我们在遇到困难时,挫折时,让我们依然屹立不倒,依然泰然处之力量;它是一种信念,一种让我们客观认识自己,分析事情,不被外在情绪控制,找到生活主旋律的力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