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探现代学校管理策略】学校管理方面的建议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2-22
  “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事业。”――叶澜   学校管理的核心是人,是一种“对人的管理”。如果把“对人的管理”当成对人的管束,这是与新课程的理念是完全不相适应的。现代学校管理核心应全方位体现生命关怀,它包括两点:一是看在某种管理制度下每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另一个是看一个人在这种管理制度下是否活得有尊严、有价值。
  
  一、理念层面:现代学校管理要树立生命质量意识
  
  “学校人”即学校中的所有教职工和学生。在生命教育的平台上,现代学校管理应该建立起“生命人”的假设,要认识到“学校人”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是自由的、具体的、独特的、不断生长着的生命个体,他们有着神秘的生命之魂,诗意的生命感动,鲜活的生命经历,旺盛的生命能量,浓郁的生命期待和真挚的生命追求。
  
  (一) 现代学校管理关注教师的生命质量
  首先,教师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教师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人格。教师期望得到他人的尊重,期望获得他人的关爱,期望得到他人的认可。让教师感受到被尊重与期望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
  其次,教师扮演着复合型的角色。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实施者,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也是管理者。学生可能不认识校长,但对自己班主任、自己的任课老师,始终保持着“零距离”,甚至一直都会记住他们,尊重他们。从这一意义上讲,教师与从事其它职业相比,更富有自尊性。
  第三,教师是富有个性、特长的群体。学校里的教师,有其独特的成长经历与心路历程,在道德水准、心理素质、工作能力乃至个性爱好都是千差万别的,这些差异构成了教师群体的复杂性。现代学校管理要关注到教师的个性和特长。为教师提供成功的机会,搭建成长的舞台,激发教师创造的冲动,让他们长出“教育智慧”,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基础。
  
  (二) 现代学校管理关注学生的生命质量
  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它意味着:第一,关注每一位学生;第二,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第三,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长期以来有这样一种观点:时间是无限的,只要我们的学生坐在教室里,就一定能出人才,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其实,这种不尊重学生的意愿,不尊重客观规律,一味地强迫学生学习、学习、再学习的做法是很不可取的,严重违背他们的意志,违反教育规律。
  
  二、组织层面:现代学校管理以“人性化”代替“枷锁式”
  
  刚性管理的制度是“枷锁式”的,柔性管理的制度是“人性化”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应该是一种“人性化”的柔性管理制度,这种制度要能体现出对人的基本尊重和关怀。
  “人性化”制度建设要把握好三个环节:
  其一,制度的制订过程要充分发扬民主,体现出“学校人”最广泛的利益,透射出人性关怀,从起点上使制度成为“学校人”自觉自愿追求的准则和理想境界。高明的管理者就善于将时代的要求、学校的发展与全体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糅合起来,使制度本身具备维护学校利益和师生员工自身合法权益的双重功能。
  其二,制度的执行过程要以导为主,以约为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细致地引导“学校人”认同并遵守规则。管理者把自身置于接受 规章制度 管辖的与被管理者完全等同的地位之中,向全体师生员工昭示:“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从而,使师生员工遵守规章制度的行为从他律步入自律的状态。
  确定了评价向发展性评价、自我评价和过程评价方向发展。所以,在评价方法上更注重对教师的质的评价。既重视教学结果,又重视教学过程。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多样化。使教师的付出得到回报,使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内在的动力。
  其三,对违规者的处理要严而有情,严而有度,严而有方,要以尊重为基础,以理解为纽带,以沟通为途径,以育人为目的。在涉及到一个人名誉、利益甚至于心理状态、发展前途的问题上,学校管理者能够先来一个换位思考,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从而达到矛盾双方既解决问题又心情舒畅的最高境界。
  
  三、操作层面:现代学校管理实践着人的生命成长
  
  (一) 让教师在燃烧自己的同时发展自己
  现代学校应当一方面是学生发展的摇篮,另一方面也是教师发展的摇篮。作为管理者,就是要把学校建设成为“教师发展的学校”。
  首先,把学校建设成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是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能持续发展的组织。学校自身通过校本培训营造学习氛围,建立“十项教师基本功”考核评价机制。与此同时,鼓励教师进修学习,包括学历提高和专项技能培训。另外,尽可能地为教师提供参与教育科研的机会,通过聘请名师、教研员讲学,专题研讨,沙龙式教研,编印专题学习材料等,使教师与“最前卫的教育理念”进行沟通,使自己的教学实际紧跟教育发展的潮头。如今大专及以上学历已经达到75%,计算机、普通话全部合格,我们的目标是青年教师全部达到大专学历,本科学历达到30%。
  其次,实施“科研兴师”战略。“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教育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是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校长们的谆谆教导。校长不仅是开展改革研究的第一责任人,还应该是引领者和实践者。我校在实施“科研兴师”的战略过程中,作为校长每年均承担课题的研究工作,从课题的选题,课题方案的制定,课题的策划,课题的组织实施等方面加强领导,并亲自参与,撰写论文和课题报告。在校长的带领下,整个学校的“科研兴师”计划稳步推进,每一位教师都学会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课题研究成果显著,有一个课题在绍兴市获奖,有多个课题在嵊州市立项、获奖。
  新课程是从人的生命高度和基础教育的整体出发开展的研究,是实实在在的研究。学校从关注教师和学生的生命质量的角度出发,让师生的生命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互动共生。通过“科研兴师”,教师真真切切地得到提高,无论是理论水平,还是教学经验总结的能力,人人走在“教师匠”向“科研型”转变的教改之路上。
  第三,落实青年教师成长计划。青年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生力军,培养青年教师成长是学校教师成长计划的重点。为此我校每年组织青年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八个一”:读一本教育理论著作,承担或参与研究一个小课题研究,上好一堂公开课,展示一项教学技能,编制一份试卷,制作一个课件,撰写一个案例,发表一篇教育教学论文。
  第四,引导教师在反思中成长。现代学校倡导每一位教师成为善于思辨的人,不仅在思辨发现并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而且通过思辨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
  
  (二) 让学生享受成长的快乐
  关爱孩子首先要尊重孩子。尊重孩子丰富的内心情感,尊重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使学校成为学生生活学习的花园、学园、家园、乐园,让孩子享受到成长的快乐。
  1.充满生机的花园   虽学校地处山区,经济较薄弱,但我们想方设法,着力建设花园式的学校。努力争取到了当地的个人老板为学校建造了一幢现代化式的教学楼。近几年在校园内建了花坛,种了树,栽了花,一年四季绿意盎然,花香满园,已经成为嵊州市绿色学校,并努力创建绍兴市级绿色学校。学生在花园中漫步,在大樟树下晨读,在花前驻足。站在校园每个教室的窗口,都可以欣赏到无尽的绿意,整个校园充满着生机。
  2.积极向上的学园
  通过学校文化环境的建设提高学生的素养。一位教育家曾说过:“学校要让人的心情激荡,走进学校,应当让人能够感受到一种诗意、神圣和无穷的魅力。”我们开展“让墙壁说话“让花草含情”“让教室生辉”等活动,努力使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有温情。于是,走廊中大幅“校园明星”的彩照、激励大家学习。除挂名人名言外,还挂“小小书法家擂台”“小画家擂台”“小音乐家展示台”中学生得意的“杰作”带给学生无限的享受。
  3.启迪智慧的家园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小课题研究”“课外阅读――诵读经典”……一项项活动的开展,“小小作家、小小画家、小小音乐家、小小书法家”的评选,艺术特色、综合实践活动特色、养成教育特色的创建,校园中学习氛围浓厚,使学校成为了启迪智慧的家园。
  4.个性张扬的乐园
  快乐的游戏。课间午间的活动,就是校园氛围的一个缩影,提倡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发展的游戏开展。
  快乐的运动。孩子天性爱玩,爱运动。学生的学习负担不重,他们有时间参加自己喜爱的活动,为此,我们建立校乒乓球队、“三人制”小篮球队、快乐登山队等,各类特色项目的训练与学习中,培养了孩子顽强拼搏、坚韧不拔的精神,并让每个孩子都有健康的体魄。
  快乐的创造。学校组建课外兴趣小组供孩子们自由选择参加,让孩子们在兴趣小组中快乐的创造。如车模航模组、剪纸与烫画组、根雕制作组等吸引一大批热爱科学的同学。
  快乐的校园。为了给孩子们一个快乐的童年,为孩子个性的施展、生命的体验创造一个无限广阔的空间,这样,孩子是生动的、活泼的、勇敢的、顽强的、不怕困难的、富有个性的……
  
  四、特色层面:融生命关怀于现代学校管理,创造学校特色
  
  综合实践活动特色:生命关怀,关注学生的生活。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既因应了世界课程改革的整体走势,又体现了我国课程改革的现实需要。它是一门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以学生自主选择的、直接体验的、研究探索的学习为课程基本方式,以贴近学生现实的生活实践(种茶、采茶、制茶)、社会实践(为迎接党成立九十周年,组织学生采访老党员的革命史、奋斗史)、科学实践的主题为课程基本内容,以学生个性养成为课程基本任务的非学科性课程。
  我校自实施新课程来,就开始对小学阶段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进行了大量研究与实践,历经八年,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环节、操作策略、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等方面形成了一套自已的做法,相关课题成果多次在嵊州市评比中获一、二等奖,已有多篇相关课题论文在各类刊物上发表。
  综合实践活动体现生命关怀,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参与,为学生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开辟广阔的空间,在活动中让学生学生活知识、学生存技能。
  养成教育特色:道德关怀,关注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格养成。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教会学生做人。好品质的养成需要从平常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更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配合的持续不断教育和训练。几年来,我校以“养成教育”为内容的思想道德建设形成特色。
  以什么突破口来对抓好行为规范养成是目前许多学校德育工作中的困惑。我校结合多年来的探索,组织骨干教师在对教育部新修订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进行分解的基础上,编印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1、2、3》这一校本教材,拍摄《小学一天》《做文明学生》等录像片和校本教材配套电子系列教材,开设“养成教育校本课程”,建立“心理咨询辅导站”“行为规范训练室”等措施,开展“写谈心日记”评选“每月之星”“每周之星”等活动。同时,编印了配套的养成教育评价手册《我的成长轨迹》,广纳评价人员,通过评价,使学生发现了进步,找到了不足,也明确了前进的方向。
  回归生命,才能感受到生命的存在与力量;追求真实的生命成长,才能发现学校教育所蕴含的生命潜力。现代学校管理,更要重视人的尊严,遵循人性形成的规律,开发人的潜能,发现人的价值,从而为学校持续健康发展开拓广阔的前景。
  
  (责任编辑 易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