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市的历史沿革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13

芒市历史源远流长,考古学家曾在五岔路乡、中山乡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

芒市,古代称之为“滇越乘象国”地。

西汉为不韦县,属益州郡。

东汉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划入哀牢县,属永昌郡。

三国蜀汉时沿袭旧制。

西晋秦始七年(公元271年)属宁州辖地。

唐初,以今芒市为中心称些罗城,属齿部,隶属剑南道姚州都督管辖。

公元794年茫施属永昌节度地。

宋大理国时,易名怒谋,属永昌府,为金齿白夷地。

元朝中统二年(1261年),在金齿地设安抚司,属贺天爵安抚使管辖。

至元十年(公元1273年)分金齿司地为“路”,今县城划入东路地区。

翌年,东路改名镇康路。

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从镇康路划出,设茫施路,隶属金宣抚司六路总管府。

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445年)废茫施路,置茫施府,隶云南承宣布政司。

正统八年(1443年)改置芒市御夷长官司,属金齿军民指挥司,后隶云南布政司,刀放革随征缅酋有功,经王骥提授芒市长官司之职。

万历十三年(1584年)在遮放地区置遮放副宣抚司。

崇祯十三年(1640年)芒市御夷长官司升格置为芒市安抚司。

清初属永昌府。

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改属龙陵厅。

光绪二十五年(1809年)置勐板土千总(今芒牛坝一带),属龙陵厅管辖。

民国元年(1912年)划芒市、勐卯两司为芒板弹压委员辖地;划遮放、勐板两司为遮卯弹压委员辖地。

均隶属滇西道观察使。

民国二年(1913年)改划芒遮板三司地为芒遮板行政区,属腾越道尹,公署设在勐戛。

后废道制,改属第一殖边督办公署。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改为芒遮板设治局(准县级)。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改设潞西设治局,因以芒市位于(怒江)以西的方位关系而得名。

局署仍在勐戛。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11月始设区、乡(镇),与土司制度原设合一,共设三区24乡4镇。

1949年3月,潞西设治局从勐戛迁入芒市,8月改为县治,县名仍为“潞西县”,隶属第十二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芒市土司代办、设治局长方克胜任县长,治所设在芒市。

1950年4月21日,中国人民 *** 陆军14军41师121团进驻芒市,潞西解放。

随同 *** 一同到达的军政代表团接管了 *** 潞西县 *** ,建立潞西县人民 *** ,隶属保山专署。

1952年置3区24乡(镇、街),划出畹町镇。

1953年7月,潞西划入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区。

1954年,高埂田等7个乡从梁河县划入。

1956年德宏自治区改自治州,潞西县隶属德宏州,置9区(站)61乡(镇)。

1958年10月至12月设15个人民公社,县辖曼令等8寨划归畹町镇。

1959年,县辖莫里等15寨划归瑞丽。

1960年,县辖崩补乡50%乡域划归陇川县。

1966年置12区(站)78乡(镇)。

属保山专区革命委员会管辖,置14个人民公社80个大队。

1971年恢复德宏州建制,潞西划归德宏管辖。

1984年人民公社改区乡。

1987年改区、乡(镇)为乡镇、村公社(办事处),辖4镇11乡84个行政村(办事处)。

1996年10月28日潞西撤县设市(县级市)。

1998年风平、法帕、城郊3乡撤乡设镇,全市辖7镇8乡80个村委会、4个居民委员会。

2004年,新设芒市经济开发区居委会。

全市有80个村委会、5个居民委员会。

2005年11月,潞西市撤并乡镇,撤城郊镇、象滚塘乡并芒市镇,撤法帕镇并风平镇,撤东山乡并遮放镇,撤并后全市有5镇6乡。

2005年12月,成立潞西市工业园区管委会。

2007年12月,经云南省人民 *** 《关于潞西市芒市镇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设置勐焕街道办事处。

辖80个村民委员会,13个社区居委会。

2010年7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潞西市更名为芒市。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