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普通人出远门是怎么解决吃住问题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02

  驿站是官员身份才能用的,虽然在朝廷法令松弛的时候,有时通过关系普通人也可以住进客栈,但一般情况下一般书生是没办法住,只能自己想办法。

  那住自费客栈?要一间天字房?

  在今日中国,沿着主要公路铁路行进,任何地方都有旅馆或者酒店,所以都不成问题,但在古代,却没有电视剧里那么简单。

  因为实际上古代很多朝代是不鼓励开民间旅店的,甚至有时开旅店就是犯法。为什么?因为旅店是为民间商人服务的,而中国古代的传统很多时候把商人看成对国家没价值的东西。

  例如:

  战国时期的魏国法令规定:对于经营商贾和逆旅(旅馆)的人,赘壻和带头不耕种、不修建房屋的人,要把他们从军,并要求军队不必怜惜他们,可以让他们少吃,做苦力,甚至可以用他们来填壕沟。

  秦代商鞅变法,推出“废逆旅令”,将民间旅馆列入“等闲之业”意欲扼杀;

  魏时,重税抑之。设店舍税五等,“税市,入者,人一钱。其店舍,又为五等,收

  税有差。”

  隋代,“禁游食,抑工商,民有向街开门者,杜之”

  古代很多时候把人民自由移动看成是有罪的,平民旅游什么的基本不存在,也不是被国家鼓励的。

  当然有了科举后有了变化,因为读书人在古代是特权阶级,被看成官僚的预备军,所以读书人可以游学,是相对最为自由的一批人。

  从唐代开始,出现了一个旅馆业的高峰,当时在帝国最繁华的地带——长安和洛阳之间的官道上,出现了无数民间旅馆,其中不乏大臣,甚至公主开设的,甚至寺庙也竞相开设副业,以旅馆业来赚钱。

  之后进入明清时代,随着科举规模的越来越大,客栈终于开始普及了,但是即使是这样,除了京城和省城外,很多地方,比如县城,其实也没有什么真正符合标准的好客栈。说句实话,像《武林外传》里那种,都达不到。

  为什么?因为科举是几年才有一次,除了科举以外,客栈平时的客户来源是以游商为主,而在古代,游商实际在商人里属于比较低下的一种,一般没什么钱,出门在外一般也不追求什么生活质量。

  所以除了一些交通要道上的城镇外,其他地区应该是很难找到像样的客栈的。多半也就是临时找个民家借宿一晚。

  所以出门一定要背上铺盖,睡大通铺,自己买米下锅做饭。这样才是常见的。

  略有身家的小地主或者读书人,会带一二个佣人,骑个驴子,如果运气好,会到有关系的乡绅家入住,或者去寺庙求宿。这样的情况会比较好些,但如果运气不好,那也只能找个破庙打地铺住住了。

  古代普通人出远门,情况很复杂,根据阶层和职业分别,待遇有所不同,而最受关注的科举士子进京赶考,也并非是一帆风顺。

  明清时期,各省通衢大道旁都出现了相关服务机构,如驿站,店铺,摊贩或会馆。无论是骑马,坐船还是步行,条件比前代相对较好。但是,也并非是像当今如此便利。

  第一,科考学子

  对于中产之家来说,培养一个有功名的后代,花费很大。通过乡试的举人,进京参加考试的话,依靠身份凭证,有地方 *** 接引,沿途驿站招待,吃住问题就有了一定的保障,但也不是全部。

  不过,一些偏远地方的驿站,极其破败,缺乏经费,谈不上有什么服务,仅能提供住宿罢了。有的官商富户家庭,甚至会雇佣相关人员,护送儿子进城考试,不过比例非常小。

  自然,也有偏远地方的学子,形单影只,单枪匹马,跋山涉水。由于山高路远,吃住场所不固定,险象环生,自然就会有突 *** 况发生,故而在古代笔记小说中,常常有科举学子被狐仙鬼怪所迷惑或者被强人盗贼所杀,甚至有冒用姓名考试做官的故事,其实都来源于实际生活。

  第二,中小商贾

  一般认为,各地大城市都有商人会馆,实施互助合作。但是根据相关资料已经显示,会馆建立之后,几乎成了官僚、大商人、富户乃至名士的俱乐部,普通商人是不可能享受这种待遇的,不在一个圈子内。

  明清北京的各地商人会馆,情况更是如此,贫者莫难进入。会馆首领定期举办聚会活动,招待来往大客商和士大夫,打通关系纵深。对于本省老乡或本家宗族亲属来京的生活,也会有所照顾料理。超过这个范围,当然不可能。

  对于那些关系网不强小商人来说,如果有大宗的贸易或货物运转,雇佣保镖团队或培养亲属子女同行是常态。至于吃住问题,往往是自备灶具或沿途解决,路过村落小镇,买食材做饭糊口。

  第三,城市生活

  以明清北京为例,来到京师的学子,分为当年考试和购买教材的。当年考试者,有关系之人,住在会馆或朝廷提供的固定点。来打探消息,拜访老师,求教学问之人,有钱就有服务,没有钱只能暂住偏地,以待发达。

  至于普通科考学子,如果城市里没有亲戚朋友,或者花钱住旅馆,或者没钱待在庙宇、天桥下,各个商铺之间有缝隙,都可以用来居住,这些在明清时代各类的京城指南中都可以看到。

  而大部分商人来京,小本买卖,为了节约成本,也是大致如此,旅馆与店铺价格确实太贵。消费一趟,生意就无利可图了。

  一些后话

  以上简要说了大致的情况,至于一些僧道流民,散兵游勇或其他脱离编户齐民体制的游荡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是一两句话能介绍清楚的。

  居大不易,米价昂贵,生活成本高此类问题,古代城市中也是如此。传统时代人口流动性低,大部分人活动的范围不超过本乡本土五十公里,从事农耕生产,因此出远门的比例总体来说非常小。换句话说就是普通人都出不了远门,而能出远门的基本都不太普通。

  自然,根据市场规律和消费动力,提供服务的机构也就不多,固定部门固定地点和固定通道。至于一些人走南闯北,路走偏锋,除了吃住艰难,安全问题那也得自求多福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