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双手动起来——读《给教师的建议》第40条“动手和智慧”有感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3
    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第40条《动手和智慧》了解到:人的手可以做出十几亿种动作,它是意识的伟大的培育者,是智慧的创造者。在人的大脑里有一些特殊的、最积极的、最富有创造性的区域,依靠把抽象思维跟双手的精细的、灵巧的动作结合起来,就能激发这些区域积极活跃起来。如果没有这种结合,那么大脑的这些区域就处于沉睡状态,在童年和少年时期,如果没有把这些区域活力激活激发起来,那么他们就永远也不会觉醒了。

      读了这段文字,突然感觉很后怕,作为老师,在我的教学中,没有受这个教育理念的支撑,有意识地让学生动手操作;作为母亲,我有时候还因为孩子做手工把屋子弄得乱七八糟而干涉孩子动手操作。所以倍感愧疚,学习了这一章节,平时孩子动手操作的画面又浮现在眼前:

    这是五岁的妞妞见我在厨房做饭突发奇想用树叶和花瓶里的雏菊做的“美味菜肴”,记得当时她还讲了个感人的故事,这些菜是做给坚守在村里抗疫的爸爸的,让爸爸和单位的叔叔吃了更有力量……

   

    儿童节那天我问她要什么礼物?她用期待的眼神望着我:“可不可以到两元店里买粘珠玩具啊!”我满口答应,并给小盆友们每人买了一个,没想到那天晚上听完我们成人的童年故事,她带领小朋友回到屋子给我和爸爸每人做了一个礼物:“你不是说你们小时候没有过过儿童节吗?没有玩具和礼物吗?这个是给妈妈的,爸爸的是超级飞侠!”看她郑重地送将礼物贴在我的手机上,我不仅仅感受到了动手生发的智慧,更被孩子温软的内心所感动!

      再联系我们的教学,有很多时候因为教学任务繁重或者说是急功近利的教学行为导致我们忽略了孩子们动手操作的能力训练,有时候会为了知识点的掌握给孩子们布置很多的简单重复性作业,让孩子去动手操作,这对于孩子智力发展无疑是有害的。相反,若能从一年级起,就要求学生的双手能做准确的、有成效的动作,让双手动起来,这将是激发孩子们思维的绝好路径!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人类从四肢着地的进化到直立行走,腾出双手来劳动,进而制造工具,从此成为人,而有别于其他的灵长类动物。人类在进化过程中越来越发挥双手的作用,而心灵手巧,笨手笨脚这些词也应运而生,谁都不愿意被评价为后者,从来没有人否定动手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在这里大师强调的是用双手去从事复杂的、精密的、要求细心和动脑筋的作业。我想做手工做实验,自制玩具是一种训练,绘画写字也是一种精细训练,还有很多在生活中运用双手解决实际问题也是可以促进智力发展的,比如语文教学中可以让孩子动手画思维导图来梳理课文内容,做手抄报来积累知识,动手查阅资料等!总之要设计一些能让孩子们动手操作的学习活动,让孩子们在具体的动手体验中生发智慧的火花!让思维更活跃!因为动手和智慧是相辅相成的,正是由于动手才开发了人类的智慧,反之,也正是人类的聪明才智调配双手积极的去劳作,去创造社会。这也是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唯一标志。正是动手与智慧的结合,才使人类社会立于不败之地。

      培养动手能力是教育的重要内容,它对学生全面、和谐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所以今后的教学和育儿过程中,应多方携手,为培养“手巧心更灵”的孩子而共同努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