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楷钢笔作品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1-27
正楷钢笔作品

诗词书法作品正楷钢笔


四尺整张以内诗词联赋书法楷书作品
参考一下人家的布局、行书、草书用用竖格写,这些都可以自己画的。

最后建议在网上找一些名家作品,也可以竖写,一般空两格写,有标点,写完落款即可,楷书用方格写,隶书。

一般情况下,落款格式参照横写的,从右到左进行书写,一般不用标点,一般是顶格。

横写的话格式没有特别的要求:李白诗将进酒王羲之书于壬申年初夏。

竖写的话,如。

落款就写诗作者诗题目,再写书写者的名字和书写的年份月份,剩下的多就接写在最后一行,剩下的少就另外起一行。

落款根据最后一行剩余空白的多少书法可以自己画格来写的。

可以横写...

适合写硬笔书法的诗词有哪些?
1、春江花月夜作者:张若虚 唐代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2、沁园春·雪作者:毛泽东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3、沁园春·长沙作者:毛泽东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4、定风波/定风波·三月七日作者: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5、念奴娇·赤壁怀古作者:苏轼 宋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一、硬笔书法简介:硬笔书法是书法艺术百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

它的书写工具包括钢笔、圆珠笔、蘸笔、铅笔、塑头笔、竹笔、木笔、铁笔等,以墨水为主要载体,来表现汉字书写技巧。

具有携带方便、书写快捷、使用价值广等特点。

它与毛笔的区别在于变软笔的粗壮点画为纤细的点画,去其肉筋存其骨质。

二、硬笔书法历史:敦煌文献中保存的两万多页硬笔写本,以实物推翻了以往“中国古代没有硬笔书法”的说法,将中国硬笔书法的历史上溯到两千多年以前。

目前发现和已鉴别出的敦煌硬笔写本达2万多页,多为纸本,也有绢本;有汉文,也有(人旁加去)卢文、粟特、梵文、突厥、于阗、吐蕃、回鹘、西夏等十多种古民族文字;书写内容涉及文学作品、契卷书信、经帖杂文和佛经;使用书体包括硬笔楷书、行书、行草和草书。

敦煌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委员李正宇说:“敦煌硬笔写本的发现和研究,无可置疑地证明了硬笔书写在中国古代实用领域的存在和流行。

”据李正宇介绍,这批硬笔写本主要出自敦煌藏经洞,也有近百年来莫高窟其他洞窟、佛塔、烽燧遗址的陆续发现,从笔画造形看,敦煌硬笔写本字体平整,粗细均匀,富有现代硬笔书法的“线”感,没有毛笔书写顿笔、回峰、肥瘦结合、点面相间等“面”的特征,“显然是用竹、木、骨、角等材料削制的硬笔蘸墨写成”。

与写本相印证的是书写工具的发现。

上世纪进行的探险和考古发掘中,西方探险家和中国考古工作者曾在中国西部发现过10多枚由竹管、芦苇管、竹批、红柳等材料削制的硬笔。
第2个回答  2020-11-27
楷书的独特魅力:
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特征,令任何一个门类的艺术很难与此相提并论。书法艺术的创作过程也是一种抒情的过程。人们对书法作品的审美过程也应该是一个综合的、立体的过程,而不应满足于表层的视觉感受,而必须是一种包括文辞内容、文化含量的内在的深层文化信息的全面体验过程。可以说,“文化是书法的核心”,书法就其技法层面,如间架结构、章法布局。
 书法本身负载着历史沉淀下来的深厚文化内涵。书法之所以在中国的艺术和文化中独领风骚、永葆青春,不是在于它的表层艺术,而是在于它内部蕴涵着的深邃的文化。对书法的审美必须把它放到中国哲学观的层面。可以说,书法是一个文化的概念,而不是一个简单的艺术概念。书法应该是艺术而不是技术,这无论从它的产生、发展,还是从它所承载的内涵来讲,都是毋庸置疑的。
传统文化与书法有着一种无法拆解的因缘,所以说书法因文化而具有了灵魂。反过来,书法又以其形式美让文化放射出光彩。因此可以说,只有当文化作为书法的内涵时,书法才能够感人。
第3个回答  2020-11-27
钢笔入门字帖,最好采用毛笔的小楷字帖。行书入门,则推荐毛笔的经典小行书。具体如下:

楷书推荐:王羲之的《乐毅论》。钟绍京的《灵飞经》。赵孟頫的《道德经》。

王羲之的小楷,流传下来的有三个:《乐毅论》《曹娥碑》《黄庭经》,其中,《黄庭经》的名气最大,但经千翻百刻之后,早已不像样子了;笔者以为,就目前的刻本而言,当以《乐毅论》为最佳学书范本,而《曹娥碑》则可作为追求变化的参考。

王羲之《乐毅论》图片



《乐毅论》是三国时期魏夏侯玄(泰初)撰写的一篇文章,论述的是燕国名将乐毅征讨各国之事。被王羲之的后人智永和尚视为王羲之正书第一。而笔者也以为,王羲之之所以能奠定小楷的欣赏标准,此帖的功劳不容小觑。

《乐毅论》的结体端庄大方,或大或小,或正或侧,或收或缩;笔画遒媚,横有仰抑,竖每多变,撇缓捺急;章法上则拘横行,大小随意安排,相映成趣。整体风格外标冲蔼,内含清刚,是所谓“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的杰出代表,因此也就被历代书法家称颂不已。

笔者临习小楷,就是从《乐毅论》开始学起的。虽然中间也曾临摹过其他小楷,但心里始终放不下的,还是这篇《乐毅论》。

就笔者的临习感受来说,突出感受有三:

一是结构上:字形宽扁、左小右大。

这个特点非常明显。尽管不时地会有一些字形狭长、左大右小的字出现其中,但整体的特点并没有改变。由此我也悟到,任何的书体都有其结字的大规律,那些不符合大规律的,恰恰是为了打破因过于规律而出现的呆板而存在的。也就是说,个体的“别扭”恰恰成全了整体的“生机”。

二是章法上:行气非常顺畅。

三是境界上:“中和之美”的杰作。

这幅作品,可以说是王羲之“中和之美”审美境界的杰出代表。临习这幅字帖,明显可以感受到王字的刚柔相济,奇正相错,方圆并用,修短合度,让人如对君子,典雅而不敢犯;如沐春风,舒适而不敢纵。而且,笔者临习《乐毅论》有数月之久,所写的每个字,大概都如二分硬币般大小,在不断的临习过程中,笔者自以为还是有所收获的。

钟绍京的《灵飞经》

钟绍京,字可大,江西兴国人,官至大唐中书令,越国公。在其传世作品中,最著名的当属《灵飞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