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思考数学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2-24
  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个在教师引领下进行思考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教育的主体,学生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心,是教育的基本方式和途径。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学会思考呢?
  
  一、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
  
  教学之余,同事们会经常谈论到同一个话题,那就是现在有疑问的学生越来越少,平时问问题的学生越来越少。甚至有许多学生常年不问老师一个题。学生没有疑问,难道是他们真的都弄明白了吗?细致地了解一下,你就会知道,其实他们还有许多问题没有弄懂,或者似懂非懂。仔细想一想,我们不难发现:课堂上,我们教师讲得太多了。一方面,在升学的压力中。我们教师难免急功近利。追求短期效应,追求学生的分数,对知识进行满堂灌,使学生成了填装知识的口袋;另一方面。一些教师认为,让学生思考很浪费时间,会耽误教学进度。因此索性把应该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剥夺”过来,每天只想着怎样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一厢情愿地讲着每一堂课。可教师所讲的未必是学生最想听的。学校和教师最可怕的失误。就是把学生的主要精力用到消极地掌握知识上去。“学而不思则罔”。学生们是在学,有的甚至很勤奋、很刻苦,但他们是在死学。是在死记硬背。
  课堂上,我们教师讲得太多,占用了很多时间,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相应的就少了。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就有了惰性。不会思考了。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做的不是讲多、讲透,这会在无形中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我们应该力求讲少、讲精。而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所以,我们教师要从转变教育观念人手。使课堂教学从“以教材教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认识和发展的需要为中心”。从研究“把学生教会”变为研究如何“让学生自己学会”,帮助学生掌握思考的技能。在课堂上,教师要精心设计一些具有针对性的问题,给学生留出思考的空间,引导学生们去思考,甚至留下一些悬念,让他们去探究。使他们走出单纯的知识记忆,而善于联想、敢于判断、勇于创造。从而学会学习。例如,在讲授“轴对称”时,我们可以先提出引言中的问题:“要在河边修建水泵站。分别向张村、李庄送水,水泵站修在什么地方可使所用的水管最短?”让学生积极思考,互相商讨并尝试解决。这种教学尽管可能会耗时较多,但是,磨刀不误砍柴工,生动具体的感性材料作用于学生大脑,促进了大脑的积极活动,从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既获得了知识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舍得“浪费时间”,给学生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把学生置于研究新的未知问题的气氛中,把课堂还给学生,放开手脚让他们去表现,使他们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锻炼和提高思维能力。
  
  二、开展丰富的课堂活动。给学生创造思考的机会
  
  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与学习中,遇到问题是正常的。作为教师,我们要在课堂中努力营造一个民主、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热情鼓励每名学生,消除他们的胆怯心理和依赖心理,激发他们思考的欲望。使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如:在学习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时,我让学生课下准备长度为40cm,30cm,20cm,20cm,10cm的五根木棒,让学生任意拿出三根(不能再换)组三角形。结果有的学生摆出来了。而有的学生没有摆出来,这时积极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为什么我的没有摆出来(或者为什么我的摆出来了)?操作中出现的种种现象自然引起了学生的关注,同时促使了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后,我让他们各抒己见。因为是任意三根木棒,这时学生们就想到了三根木棒的长度。进而经过问题的提出、思考和讨论,最后得出了“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或者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的结论。以“学习活动”为中心创造性地开展课堂教学。将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推向主动探究获取知识的前台,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学会了思考的方法。在存疑、思索、探讨、释疑的过程中,享受了学习的乐趣,发展了思维能力。
  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给他们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总之,要想帮助学生成功地起飞。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学会思考,从而学会学习,这将使学生终身受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