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经历过地震吗?当时你在做什么?地震后才去了什么自救措施?

2023年6月15日1时39分,在上海青浦区(北纬31.07度,东经121.09度)发生3.1级地震,震源深度8公里。

第1个回答  2023-06-17

本人经历过汶川大地震的波及。当时正在室内,感觉脑袋一阵眩晕(大概就几秒钟的时间),想要吐的感觉。有人大喊:地震了!大家迅速跑到了室外。那么地震后应采取哪些自救措施呢?

一、室内如何逃生。迅速钻到床下、桌下,同时用被褥、枕头、脸盆等物护住头部,等地震间隙再尽快离开住房,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地震时如果房屋倒塌,应呆在床下或桌下千万不要移动,要等到地震停止再逃出室外或等待救援;如果住在楼房中,发生了地震,不要试图跑出楼外,因为时间来不及。

最安全、最有效的办法是:及时躲到两个承重墙之间最小的房间,如厕所、厨房等。

也可以躲在桌、柜等家具下面以及房间内侧的墙角,并且注意保护好头部。

千万不要去阳台和窗下躲避。

二、公共场所如何逃生

切忌慌乱,否则将造成秩序混乱,相互压挤而导致人员伤亡,而应有组织地从多路口快速疏散。地震时,若你正在商场、书店、展览馆等处,应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它东西护头,避开玻璃门窗和玻璃橱窗,也可在通道中蹲下,等待地震平息,有秩序地撤离出去;如果你正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遇到地震时,要沉着冷静,特别是当场内断电时,不要乱喊乱叫,更不得乱挤乱拥,应就地蹲下或躲在排椅下,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用皮包等物保护头部,等地震过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正在上课的学生,要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绝不能乱跑或跳楼,地震后,有组织地撤离教室,到就近的开阔地带避震。

三、户外如何逃生

如果地震发生时你正在户外,你要就地选择开阔地蹲下或趴下,以防摔倒,不要乱跑,要避开人多的地方,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以及其他危险场所;如果你正在野外,要迅速离开河边,水坝或桥梁,以防止地震时河岸坍塌,塘坝垮塌。要避开山边的危险环境,遇到山崩、滑坡要迅速向滚石两侧躲避,切不可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也可躲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或蹲在地沟、坎下。

四、温馨贴士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地震发生后,许多建筑物因遭受住震冲击,外观虽然还未破坏,但大部分结构已被抖松或震损,处于失稳的临界状态,已然变成危险场所。因此一旦震动停止,就要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警惕余震的袭击,防止更大损失发生。一定要充满生存下去的信心,才有生存下去的机会,所以面对被压在废墟下,即使受伤,也要坚强地等待救援。万一被困,一定要想法清理周身的杂物,扩大生存的空间,但一定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避免不必要的东西砸伤自己,利用砖石木棍支撑自己的生存环境。被困于废墟中,食物、水等都是紧缺的或者没有的,因此一定要保存体力,等待救援人员到来后,才可以大声呼喊,切勿盲目呼喊。当听到外面有搜救人员时,要立即通过敲打木棍、砖墙、呼喊、手机、打开收音机等方式,向外面发放求救信号,以便搜救人员及早确定你的位置,展开救援工作。

第2个回答  2023-06-17

是的,我经历过地震。我仍然清晰地记得那一天,那是我20岁的时候,当时我正在家中抄写笔记,准备参加即将到来的考试。突然,我感到自己的床和桌子开始摇晃,杯子里的水开始溅出来。我愣了一下,但很快就意识到这是地震。房间里的东西开始剧烈地摇晃和发出巨大的响声,我的心跳加速,脸色变得苍白。我立刻采取了以下措施:

首先,我赶紧从床上滚了下来,躲进窗户下的门槛。同时,我用双手抱住头部和后颈,以保护自己的头部和脖子。地震过去了将近半分钟才停下来,但在我内心深处,那几秒钟仿佛过了一整个世纪。

其次,地震停止后,我第一时间检查了家中其他的人是否安全。我和父母碰头,并告诉他们我没有受伤。我们一起检查了家中可能出现破损的区域,并把家中的易碎物品和重物从高处清除。这时,我才意识到地震的破坏性有多么可怕。

第三,几天后,我们经常仔细听电视和新闻,获知最近发生地震的信息。这让我们更加重视以后的地震自救措施,比如备用充电手电筒,补充安全配饰等等。虽然没有造成严重的人身伤亡,但那次地震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也提醒我必须重视自救知识和准备工作。

第四,我开始仔细研究有关地震的知识,了解如何在地震中保护自己。我了解到,在地震初期,不能逃跑,应该尽快找到掩护物,并采取类似我当时躲在窗户下门槛的自我保护措施。在地震过程中,我们需要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而在地震结束后,我们应该注意灾后处理,如检查家中安全情况,防止次生灾害等等。

最后,这次地震让我深刻认识到自然灾害的可怕性和破坏性。我开始重视自救知识和准备工作,也在家中备好了一些应急用品。我认为,自救是一项必要的技能,尤其是在灾难发生时,能够自救自护,不仅可以保护自己,还可以减轻救援队伍的负担。

通过这次地震,我也明白了一个人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冷静和勇敢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我会继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自救能力,以及保持冷静和勇敢的态度。

第3个回答  2023-06-17

我经历过地震,当时在公交车上。

地震突如其来,给我们带来了惊吓与紧张,我曾经历过一次地震,那是一次震撼人心的经历。当时我坐在公交车上,突然感觉到车身剧烈晃动,人们开始惊慌失措,有的人甚至发出尖叫声。在这种紧急情况下,我迅速冷静下来,采取了一些自救措施,以保护自己的安全。

紧急时刻之下,如何自救?

寻找安全避难地点。在地震发生时,如果我们身处室内建筑,我们需要立即寻找坚固的结构物,例如桌子、床或者门框下等避难处,以减少被物品砸伤的危险。如果我们在户外,应尽量远离高楼、电线杆等可能倒塌的地方,选择空旷的场所进行避难。保持镇静与耐心。在地震发生时,很容易产生恐慌心理,但我们要保持冷静。镇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判断周围环境,并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此外,我们还需要耐心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确保自己的安全。等待救援与互助。地震过后,可能会出现建筑物倒塌、道路阻塞等情况,我们需要耐心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在等待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互相帮助,尤其是对于伤员,提供急救措施或者安慰对方,以减少他们的痛苦和恐惧感。

地震是一种突发自然灾害,唯有确保自身安全,我们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人。在面临地震时,我们需要保持冷静、寻找安全地点、等待救援与互助。尽管地震给人们带来种种困扰与伤害,但只要我们采取了合适的自救措施,我们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的发生,保证自身的安全。

第4个回答  2023-06-17

我没有经历过地震,但是我知道一些在地震发生后,采取以下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1. 保护自己的安全:首要任务是确保自己和身边的人的安全。尽量远离建筑物、窗户、玻璃、悬挂物和其他潜在的危险物品。如果可能,躲避到一个结构坚固的地方,如桌子下面、门框内或者遮蔽物下面,保护头部和颈部。

2. 等待余震停止:地震后会有余震发生,这些余震可能会造成更多的破坏和危险。在地震停止后,继续保持警惕,不要匆忙离开避难所。等待一段时间,确保没有进一步的危险,然后才离开安全区域。



3. 关注紧急信息:保持收听无线电、电视或收看手机短信等渠道,获取有关地震和紧急救援的最新信息。遵循政府和救援机构的指示和建议,执行疏散、撤离或其他必要的措施。



4. 疏散和撤离:如果当地有疏散指示或你认为自己所在的建筑物不安全,迅速、有序地疏散到指定的安全区域或者离开危险区域。遵循预先制定的逃生路线和紧急出口指示。



5. 救援和急救:如果你有急救知识和技能,并且周围有人需要帮助,可以提供基本的急救援助。避免进入危险区域,等待专业救援人员的到来。如果你需要救援,尽量保持镇定,向周围的人和救援人员发出求救信号。

6. 检查房屋和设施:在安全的情况下,检查你所在的建筑物是否有明显的结构损坏、裂缝或其他危险。如果发现问题,避免进入,等待专业人员的评估和修复。



7. 与亲友保持联系:尽快与你的家人、亲友建立联系,让他们知道你的安全状况,并获取他们的安全信息。使用电话、短信、社交媒体或其他通信方式,保持沟通。



请记住,这些措施提供了一般性的指导。每个地区的应对措

施可能会有所不同,根据地震风险和当地的紧急应对计划进行行动。参与当地的培训和准备活动,以增加应对地震的能力和知识。

第5个回答  2023-06-17

我还清晰地记得那天的情景。当地震突然来袭时,我本来正在家中工作,带着耳机听着音乐,猛然间觉得整栋建筑摇晃起来。我明白了,这是一场地震。我急匆匆地把耳机拿掉,随手拿起手机和房门钥匙,在不受阻碍的情况下,立刻逃了出去。

地震已经很可能造成了建筑物倒塌、道路破碎、电线交叉和水管破裂等后果,这些都可能给自己带来危险。所以,我开始采取了一些简单的自救措施来保护自己。首先,我尽力保持冷静并迅速查看周围环境。如果有人员倒地或有其他紧急情况,我会在第一时间报警求助。

接下来,我开始寻找一个相对安全的藏身之所,在室外、避开电线和建筑物附近。同时,我检查了我的身体情况,尤其是头部和四肢,查看是否出现了任何受伤。

在这之后,我开始为自己找到逃生之路,以避免严重危险区域。如果没有其他逃生的方法,我会开始查看有关的建筑物或者大型商业设施的避难所,然后寻找可能的出口并记住它们的位置。

最后,我会尽可能地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联系,以便确认他们的安全并取得帮助。即使当时能看到也难辨真假的“求救信息”,我也会尝试回应,支持他们的求救。

总的来说,地震发生时,最关键的就是保持冷静和有序的判断并采取有效措施来保护自己和亲人。通过及时警惕、迅速逃离和自主救援等行动,我们可以大大减轻可能发生的危害、减少受伤人数,同时为灾难救治救援和重建赢得更多时间和机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