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的好方法

申论 的概括怎么才能概括好、有好方法吗

第1个回答  2014-01-08
阅读文章是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概括中心思想。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搞清楚全文主要讲的是什么。只有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才能正确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文章的主要内容,一般应概括得完整简要。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法一:段意合并法。段落大意概括了一段的主要内容。把每段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是最常用的方法。用这种方法要注意两点:1、各段大意之间,有的要加上一些过渡词语,以便读起来通顺贯。2、要区分重点段落和非重点段落,做到有详有略,有的甚至可以舍去。

法二:要素串连法。写人记事的文章,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等基本要素。把这几个基本要素弄清了,用词语串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如《飞夺泸定桥》就可以这样来概括主要内容。

法三:问题概括法。作者写一篇文章,往往是围绕一个中心,抓住几个问题,按一定的顺序写的。读写一篇文章,我们可想一想,作者所要说明的是哪几个问题?把这几个问题概括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如《穷人》一文,读后可以行先提出以下几个问题:桑娜在等丈夫回来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她是怎样做的?又是怎样想的?为什么她会这样想?丈夫回来以后,她又是怎么想的?一一回答这些问题,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法四:标题追溯法。有些以内容命题的文章,我们可以根据标题去阅读,追溯文章的主要内容,这叫“标题追溯法”。如《伟大的友谊》一课,我们抓住标题便可追溯到主要内容。

法五:内容借助法。这种方法,就是借肋文章中的句或段来总结方要内容。如《养花》一课,结尾的“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总结了全文的主要内容。

总之,不管运用哪种方法,都必须先认真阅读课文,分析理解,在此基础上,才能正确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同时,各种方法结合运用,效果更好。
第2个回答  2014-01-08
我上次申论不错,算是高分,给你点建议吧

关于申论成绩的提高,一定要从平时抓起,及早开始自己的公文写作训练,不要等到面试了才临时抱佛脚。申论能够很成功地反应一个人的写作能力的,平时不加强训练到真正考场上是会手忙脚乱的。这方面如果平时在行政上工作的人会占起手,但也不多。如果是门外汉你只需要到网上查查公务员法、行政机关办事程序、行政机关公文写作要求等来看一看,再多浏览各种网评和报纸。想要申论取得好成绩,一定要学会多看新闻,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新闻网等都是极好的去处,最好注册个ID加入到天涯或强国论坛中,经常参与各种热点话题的论坛,多尝试独立发表自己对一些事件的看法,多学习别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试着让自己的言语尖锐起来,有条理,有针对性,简洁,流畅,让人信服。试着在写文章时让自己的文章条块突出、主线分明,并且持之以恒地训练。试着多收集一些自己认为重要的观点、线索、事例、评论,试着学会对时事形成自己的看法,赞成或者反对,肯定或者否定。试着形成自己的观点、思维、习惯和风格。我相信如果你做到了这些,你离申论成功就尽了一步。申论训练当然要看教材,但不要尽信教材,教材的意思就是让你明白申论的写作体例,只不过相当于是一份模拟卷子而已。申论不像行测,教材编写者的絮絮叨叨你基本上可以不理会,照着他们的要求去训练的话可能等你学会申论写作公考都已经成为黄花菜了。你必须注重自己的积累,如果没太多时间看书一定要学会看电视、看报。中央台有很多新闻栏目,试着在你看完一个新闻话题后以第一、第二、第三点的形式对一个话题的主要内容进行归纳,中央台经常会有对各种事故的处理,你看看记者采访各种事故处理负责人时他们是怎么说话的,你看看各级政府对一些重大事故的处理又是怎么分出一二三点的,其实申论基本上也是按照那个体例展开,很有效。没时间上网的人尤其应该多看看各级的报纸,中国的报纸多数是各级党委政府机关报,都代表党委政府的声音发表看法意见,多看看多学学多想想那些话题那些要求如果让自己写自己会怎么下笔,很有好处。总之,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不要将申论通过寄托于死记硬背一二十篇申论八股,那样即使你能侥幸撞到,也不容易得到高分。同时,我也不相信一个没有主见没有思维的人能真正胜任公务员岗位的工作。毕竟,申论不是高考,不是培养应试教育的牺牲品。
呵呵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