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练好行书?

练行书需要什么条件么?如果之前没练好楷书,字歪歪扭扭的....还可以练好么?练行书有什么好方法?具体点~!谢谢咯~!!!

第1个回答  2013-11-20
买本行书的字帖,每天练5分钟就可以了
第2个回答  2017-08-25
一、写字的字体已经成形,能改:
很多同志认为:写字已经成形,年龄已经渐大了,不能改了……,这种看法不对。
要知道,写好字并不是什么难事,也不是高不可攀,而是极其好学,只要方法对头,改正旧的写字习惯。
具体地说,在练写的时候,必须端正写字的姿势和执笔方法,这是首要条件。
现在列举先人练字二例,现结合本身体会,谈谈这个问题。
大家知道,中国书圣王羲之,他先从卫铄学书,之后又多见先代名家钟繇等名着,遂改变初学。
正是他,继往开来,把古朴的书体变成娇美流畅的今体,对楷、行、草书均有创造性的贡献,这就是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历史功绩。
再说颜真卿,他初学褚遂良,后从张旭得法。
他参用了篆书笔意,写出了端庄雄伟的楷书。
是他开创了二王以外的新风格。
本身先从钟绍京的楷书摹法,后又从欧阳询、黄自元的楷书得法,在行书上追学黄若舟的笔法,自感距离尚远,自己仍须努力。
但不论写的字成形多少年,都是可以改的。
有的同志提出:写钢笔字摹仿毛笔字帖行吗 。
实践证明,可以,其效果一样。
写好钢笔字和毛笔字,不论年龄大小,不论写字是否成形,只要勤字当头,下定决心,认识到对工作对前途有着相关的重要性,经过一番努力,是能写好的。
起步虽晚犹可追,古往今来,有许多三十而立后学成才的名师。
宋朝的梁颢,八十二岁才考上进士,他咏道:“也知少年登科好,争夺龙头属老成。
”明朝李贽,弃官就学,立志着书的时候已是五十四岁了,他的名着《焚书》,《藏书》先后在六十四岁和七十三岁时完成的。
成就的取得,不在于年龄大小,关键在于志向和恒心。
二、写字应当从何学起:
先要选好所理想的字帖,又要考虑是否近似所写的字形,选好了,先看上几遍,分析其中字形要点和结构的规律。
这叫“意在字先”,然后用透明白纸先描摹,后临摹,熟记每个字中的关键部位。
具体步骤分述如下:
写字的姿势和执笔
(1)坐要正,肩要平,背要直,身子和头部不能歪,更不要低;
两眼距桌面约一尺,前胸距桌沿约三寸。
(2)执笔要正,笔尖应直向前,切忌内斜,(只要掌心放平些,笔尖就自然向前);
食指指尖距笔尖约一寸。
拿笔不正或笔尖向内斜,就写不好捺,写不好横,写不好钩,很难顺手,甚至每写一笔,就得挪动一下右手。
同时,写出的线条一无骨气,二无韵律,字形也就谈不到舒展大方。
(3)笔杆的斜度,写大字拿笔往上些,笔杆斜度要稍大,写小字往下些,笔杆斜度稍小。
一般的斜度应倾斜在食指关节处,超过这个部位,写出的笔画,不是拘泥,就是呆板。
笔杆斜度不适当,笔速要受到局限的,并且不可能写出飘然、神韵的字形来,因此不应倾斜“虎口”处。
(4)握笔要轻松,运笔才自如;
握笔太紧,写出的字,不能开阔大方。
据在中学讲课所见,一个有五十人的班级里,就有四十五人拿笔不正或笔尖向内斜,大学里也是这样,正是这个缘故,这些同学写出的字,钩不象钩,捺不象捺,笔画全是平拖堆砌。
前已说过,写字好坏,在姿势和执笔上有绝对关系。
如同木工锯木一样,如果姿势和拿锯不正,即便“线条”画得再直,也要锯歪的。
这和写好字的道理是一样的。
三、学书法的步骤安排:
先从楷书基本笔画学起,即点、横、竖、撇、捺、提、钩、折八种。
一个字好比一台机器,基本笔画练好,等于把“零件”加工好;
练好偏旁部首,就好比开始“组装”;
练整个字形,就等于进入“总装”。
就是说,先学“分解”,后学“连贯”。
所以说,楷书是基础,而基本笔画则是基础的基础。
在练写基本笔画时,要分类去练。
如练写“丶”时,要把丶、丿、丶、丨等分别练好,然后后再写“连贯”,进行组合。
一般的规律:练楷书先练基本笔画;
再练笔画顺序;
三练偏旁部首;
四练字形结构;
五练分行布局。
汉字的“点”画写时要加重,如石坠地。
什么样的部位需要什么样的点,要做到“意在笔先”。
如“宀”上头的点按钟绍京、欧阳询的写法,用短小竖势书写是比较有力的。
第3个回答  2016-08-30
一、书法学习的注意点
人们现在正热衷于练习硬笔书法,有的人短期内进步明显,有的人苦练数年却毫无进步。学写书法应注意下面几点:
1:选择范本,先摹后临,摹临结合
纵览市面上出版发行的钢笔书法字贴,由于是钢笔书写的原因,字都偏小。虽然笔画精细,结体 严谨,但不便于初学者摹写(蒙着字贴写)。大多数人又懒于摹写,认为只有小学生才这样做,殊不知摹写是学书书关键的一步,是避免"抄贴"学无收益的有效方法。一个不摹只临(照着字帖写)者,很难发现自己书写的弊病,只有先摹后临,摹临结合,才能有进步。选中字帖后,可用复印机放大到1.5Χ5厘米的字。如果自己喜欢写撇捺明显、精巧的写,就可选用弹性的钢笔。在学的过程中,摹、临、背 (默写帖字)、创(写与帖字相近的字)四结合。另外,可将字帖后页自己没学过的内容记入脑海或请人念,然后用自己的习惯方式写出来,再和原帖字比较,就可以看到自己与字贴之间的差距,从而检查自己的弊病所在。
2:选择正确的方法
学习硬笔书法,为了速成,可以直接学行书。但多数学书者受"写好了正书才能写行书"正统观念的影响,长期精描细画地写楷书,一旦实用需写行书发现没有进步就丧失了信心。所以,直接写行书或正、行结合练,都是短期见效的方法。
3:选择合适的书法字帖
在书法字帖中,有规范严整的,也有疏朗奔放的。每个人性格的不同使得爱好各异。同样一本字帖,也因人而异。一个性格豪放、外露的人写起来往往不拘泥于点画,喜欢写大幅的行草书。虽然潇洒、流畅 ,但法度不足、草得天书一般。而一个性格内向、深沉的人则常常喜欢写工整精美的正书,但在写行书时过分计较点画的精细,难以摆脱僵硬、死板的书写习惯。所以,对各种风格类型的字帖加以选择再定自己的专攻对象是第一步,在学的过程中据已特点对症下药地换帖是第二步。选择,深入,冲淡,融合,才能 逐步提高。历史上王羲之《兰亭序》、《圣教序》帖,颜真卿《争座位帖》等都是优秀的行书范本。可以直接临习,为了解决用钢笔书写起来字小笔划细的弱点,可用软铅笔2B-5B临写,用铅笔其好处有三:一者无钢笔运用不当偏锋挂纸之病,写起来圆畅自如、易得行气;二者避免用钢笔时追求点画的精雕细刻,忽视整体效果,为快写打下基础;三者笔粗可写大字与原帖相近,既有法度又可消除拘谨、无束缚之感。
4:用笔应恰当
毛笔书法中讲究中锋行笔,钢笔书法同样重视运笔的正确性,如果握笔过紧,僵硬,转折或运笔时笔 尖一侧着纸,就容易挂纸,难写流畅。正确的握笔方法是松紧适度,使笔尖下水缝处于笔的正中位置,在 书写过程中根据笔画的粗细、主次决定用力的大小,而这种技法,要求学书者在对帖练习时注意观察分析 才能逐渐掌握。
5:善于思辩
学习写书法,长期苦练固然重要,还应善于动脑,否则,写出来的字将只具型而无神。还要克服不爱静心练,面对字帖,心猿意马,只知狂怪,不明规矩,提笔便是龙飞凤舞的缺点。只有勤学苦练、善于动脑,才可写好书法。
二、学书"五要"
1:要师法古人
我国书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且名家辈出,流派纷呈,名碑佳帖更令人目不暇接,百学不厌。这无疑为我们学习书法提供极为有利的条件。因此,初学者应师法古人,千万不可求胜心切。有位老师说过:"一个真正的学书者,首先必须是位善于向古人学习的人。必须将自己'沉'下去,取法乎上,长期不断地研习古代碑帖,练就扎实的书法内功,然后才有可能融百家之长,成个人之风,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书法之道--根深方能叶茂!"
2:要善于读帖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习钢笔书法,读帖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读帖:一是拆字读,就是把一个字拆开来看,先看各笔画的起、行、收,再看各笔画之间是如何搭配,如何穿插避让、和谐安排的;二是单字读,即只看某一个字,主要看它的间架结构,形态神韵诸方面,并能通过对逐个字的赏读把握该帖的结字规律及整体风格;三是连字读,就是把几个字或几行字连起来看,主要是揣度字与字之间如何行气,如何伸缩揖让,如何统一中求变化的;四是相似字比读,把帖中字形相同或相近的字找出来,比较实际用笔、结字等方面有何异同,特别是它们对相同笔画是如何作不同处理的;五是特殊字强读,每一本帖中总有一些字在结体上独具匠心。对此类字应当强加记忆,以便在创作时可以顺手拈来,为己所用。
3:要勤观察
打开眼界,广泛观看,细心琢磨,才能兼取诸长。 除了要多读名碑法帖,把优美的字形广积于胸外,还要仔细揣摩名家作品。通过多看、多读,广纳众长,牢记在心,汲取精华。天长日久,字在脑中达到"预想字形"、"意在笔先"的境地,同时把一些字的多种写法有机地溶于自己的创作中,会使作品避免雷同,增添灵动、变化之感。
4:不耻下问 "谦受益,满招损"。"不耻下问"是最直接、最便捷获取知识经验的方法之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