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编程G80,G81,G82指令如何用?详细,最好能举例说明,在下感激不尽!

华中数控

第1个回答  2009-03-19
什么华中,楼上的华中就是仿的,现在国内都是仿的,自己出了个没人用
第2个回答  2009-03-14
华中系统还没干过,一楼的仁兄能不能再具体点。谢谢
第3个回答  2009-03-13
G80:内(外)径切削循环;
G81:端面切削循环;
G82:螺纹切削循环。
切削循环通常是用一个含G代码的程序段完成用多个程序段指令的加工操作,使程序得以简化。
声明:下述图形中U,W表示相对坐标值(G91方式);
X,Z表示绝对坐标值(G90方式);
R 表示快速移动;
F 表示以指定速度F移动。
(1) 内(外)径切削循环G80
★ 圆柱面内(外)径切削循环
格式: G80 X__Z__F__;
说明:
X、Z:绝对值编程时,为切削终点C在工件坐标系下的坐标;
增量值编程时,为切削终点C相对于循环起点A的有向距离,其符号由轨迹1和2的方向确定。
该指令执行如图3.3.22所示A→B→C→D→A的轨迹动作。

图3.3.22 圆柱面内(外)径切削循环
例13:编制图3.3.23所示零件的加工程序:要求采用直径方式编程,按箭头所指示的路径进行加工。
O0002;
N030 G80 G91 X-8.00 Z-66.000 F40.0;
N031 X-16.0 Z-66.0;
N032 X-24.0 Z-66.0;
N033 X-32.0 Z-66.0;
M02;

图3.3.23 内(外)径切削循环编程示例
★ 园锥面内(外)径切削循环
格式: G80 X__Z__ I___F__;
说明:
X、Z:绝对值编程时,为切削终点C在工件坐标系下的坐标;
增量值编程时,为切削终点C相对于循环起点A的有向距离。
I:为切削起点B与切削终点C的半径差。其符号为差的符号(无论是绝对值编程还是增量值编程)。
该指令执行如图3.3.24所示A→B→C→D→A的轨迹动作。

图3.3.24 园锥面内(外)径切削循环
(2) 端面切削循环G81
★ 端平面切削循环
格式: G81 X__Z__F__;

图3.3.25 端平面切削循环
说明:
X、Z:绝对值编程时,为切削终点C在工件坐标系下的坐标;
增量值编程时,为切削终点C相对于循环起点A的有向距离,其符号由轨迹1和2的方向确定。
该指令执行如图3.3.25所示A→B→C→D→A的轨迹动作。
★ 园锥端面切削循环
格式: G81 X__Z__ K__F__;
说明:
X、Z:绝对值编程时,为切削终点C在工件坐标系下的坐标;
增量值编程时,为切削终点C相对于循环起点A的有向距离。
K:为切削起点B相对于切削终点C的Z向有向距离。
该指令执行如图3.3.26所示A→B→C→D→A的轨迹动作。

图3.3.26 园锥端面切削循环
(3) 螺纹切削循环G82
★ 直螺纹切削循环
格式: G82 X__Z__R__E__C__P__F__;
说明:
X、Z:绝对值编程时,为螺纹终点C在工件坐标系下的坐标;
增量值编程时,为螺纹终点C相对于循环起点A的有向距离,其符号由轨迹1和2的方向确定;
F:螺纹导程;
R, E:螺纹切削的退尾量,R、E均为向量,R为Z向回退量;E为X向回退量,R、E可以省略,表示不用回退功能;
C:螺纹头数,为0或1时切削单头螺纹;
P:单头螺纹切削时,为主轴基准脉冲处距离切削起始点的主轴转角(缺省值为0);多头螺纹切削时,为相邻螺纹头的切削起始点之间对应的主轴转角。
该指令执行图3.3.27所示A→B→C→D→E→A的轨迹动作。

图3.3.27 直螺纹切削循环
注意:
螺纹切削循环同G32螺纹切削一样,在进给保持状态下,该循环在完成全部动作之后才停止运动。
★ 锥螺纹切削循环
格式: G82 X__Z__ I__R__E__C__P__F__;
说明:
X、Z:绝对值编程时,为螺纹终点C在工件坐标系下的坐标;
增量值编程时,为螺纹终点C相对于循环起点A的有向距离。
I:为螺纹起点B与螺纹终点C的半径差。其符号为差的符号(无论是绝对值编程还是增量值编程);
F:螺纹导程;
R, E:螺纹切削的退尾量,R、E均为向量,R为Z向回退量;E为X向回退量,R、E可以省略,表示不用回退功能;
C:螺纹头数,为0或1时切削单头螺纹;
P:单头螺纹切削时,为主轴基准脉冲处距离切削起始点的主轴转角(缺省值为0);多头螺纹切削时,为相邻螺纹头的切削起始点之间对应的主轴转角。
该指令执行图3.3.28所示A→B→C→D→A的轨迹动作。

图3.3.28 锥螺纹切削循环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09-03-13
你说的是华中数控的吧!
给你发个PF过去那里面有详细的讲解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