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经常给我起外号怎么办?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8-01-09

很多时候,我们会下意识地认为“我的孩子被起外号,说明我的孩子的确有问题”。人的心理是非常奇怪的,我们非常容易受到他人评价和观点的影响,这一点大人和小孩都一样。他被叫“笨大头”,我们想“他的确脑袋有点大,虽然不笨,但也没多聪明...”,被叫“傻子”,我们想“他是有时候反应慢,不够灵活...”虽然我们不会当着孩子的面承认,但如果你的孩子告诉你他被叫“傻瓜”,你安慰他说:“没关系宝贝,下次我们灵活些就好了”,你就是在承认你的孩子有问题。孩子马上就会敏锐地发现你的态度,但你却还没有意识到,反而觉得明明安慰了他,他却丝毫不领情。你的孩子被起外号,不是因为他是“你的问题孩子”,而是因为孩子们正处于寻求关注、宣示能力感的阶段。理论上,任何孩子遭遇各种形式的同伴压力的概率都是一样的,在这点上,成绩好、表现好的孩子也不能幸免。对这个重视被关注和能力感阶段的孩子,再没有什么比叫别人的外号更能引起注意的了。那些给同伴起外号的孩子,本身就是需要被关心和关注的孩子,当他发觉他能通过这种方式引起别人注意,他就乐此不疲,别人越是生气愤怒,他就越是会这么做。我们可以说这个阶段的孩子“缺少远见”,非常幼稚,但深层的原因都来自他们的受关注、被认可的内在需求没有被重视和满足。

第2个回答  2018-01-09

目前在中小学和大学生中就像您所说的“同学都喜欢给他人起绰号,私底下交流的时候也用绰号代替同学的名字”,他们不仅给同学起绰号,而且还给老师起绰号,我想您作为学生的您肯定是再清楚不过的了。学生毕竟是在玩耍中的孩子,他们有口无心,给同学乃至老师起绰号觉得说着好玩,所以也就把那些有趣的绰号叫得响亮了起来。我觉得“豆芽”可能是说您身体单薄,“孢子”可能是您脸上长了“青春痘”等等,可能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我认为凡事要往好处想,同学给您起的这些绰号,也可能是受了某部影视剧中的某个人物的影响等等,不要把它往坏处想,这样您的心情也就会开朗起来。您知道吗,老师从中小学一路走到中年就一直与绰号为伍,什么“老档”、“狗崽子”、“红太阳”、“大萝卜”“大洋马”等等,我曾经也和您一样郁闷,也曾经和同学、和自己赌气,直到成年后才悟出了同学的“有口无心、说着好玩以及有趣”的心理,所以也就想开了。

第3个回答  2018-01-09

现在的学生,头脑灵活,各方面信息接触多,同学之间,起个绰号、开个玩笑,甚至有恶作剧者给男女生配对,好像已经司空见惯了,就是校长和老师,没有外号者可能也不多,只不过都是私下叫,不为我们所知而已!绰号也名目繁多,雅俗共赏!有一个挺漂亮的女生,开朗活泼,画一笔精彩的素描,深得老师和同学的喜欢,就是皮肤有点黑,某天课余我听到有人叫她黑皮,意外的是,她竟然欣然应允,这么难听啊!闲谈时我出于爱护,对她说,以后再有人叫你这个,你不要答应,让我更意外的是,她说:这有什么啊?不过是个代号而已,老师你放心,我听惯了。看来我是多虑了。某班,有个女生,疯疯癫癫,谁要是惹着她,就会把人家的书统统都推到地下,还踏上一脚!还要恶人先告状,男生们大概也深受其害,给她起了个外号叫:淑女绝缘体!我也从你这个年龄过来的,所以对于外号,我也不陌生,就是现在作为教师,我也不敢保证自己就没有外号了,只是不为我所知而已!有时候绰号之所以叫得响,也与您的应答有关,当第一个同学说出了一个有趣绰号,那是他并不一定是针对着您说的,但是您却做了应答,所以这个绰号也就成了您的代名词。其实人就是这样,当您越害怕什么就回来什么,一旦您放开了心胸,把那些绰号当作不懂事的孩子在敲响棒子,这时候心理上也就无所谓了。

所以,把心放宽一些,大度一点,说不定还能获得更亲近一些的友谊,这就需要您改变受侮辱的心态,把它看作是同学喜欢您的表现。如果在您的心理放不下起绰号这件事,实在计较的话,那么您可以选择合适的时间、地点和场合,和颜悦色地对他们说:请您们别这样叫我了,我觉得很受伤害。,如果他们不理睬,那您只好自己调整心态,他们叫绰号的时候不与应答,自己该干什么就去干什么好了。不过不搭理他们的方法不可取,因为人是相互依存的,如果这样做很有可能让自己陷入孤立之中。其实我觉得还是用走自己的路,让他们去说吧!的心态最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