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的主要研究论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10

(1994年——2007年)
1、《跨世纪的遗憾——当代青年信仰问题的哲学思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信息交流中心1996年《青年塑造未来论文文摘》登载、收录,《青年学研究》 1995年第1期;
2、《论跨世纪青年的素质结构及其时代内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信息交流中心1995年《青年塑造未来论文文摘》登载、收录,《青年学研究》 1995年第4期;
3、《浅谈大学生角色错位及调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信息交流中心1997年《青年塑造未来论文文摘》登载、收录,《青年学研究》 1995年第4期;
4、《略论市场经济和人的发展》,《社会科学文库》登载、收录,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出版;
5、《跨世纪的追求——关于女性问题的哲学思考》,《中华社会科学文选》登载、收录,红旗出版社1998年;
6、《论信仰与人的自我意识》,现代情报1996年;
7、《面向全球信息化浪潮的哲学思考》,现代情报1996年;
8、《重新校正文化的价值坐标》,吉林日报1996年3月26日理论版;
9、《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职业道德建设》,长白学刊1994年;
10、《邓小平创造性思维形成的必然性》,长白学刊1998年;
11、《坚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两点论”》,吉林职业师范学院学报 1995年;
12、《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几点尝适》,吉林职业师范学院学报 1996年;
13、《新时期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品德课要强化“三个”意识》,吉林职业师范学院学报 1997年;
14、《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创造性教学的基本内涵及特征》,中国高教研究 2005年;
15、《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体性教学的践行范式 》, 现代教育科学 2007年;
16、《网络信息环境与青年社会化的复合结构模式》,现代情报2003年;
17、《社会信息环境的现代转型》,现代情报 2003年;
18、《创新思维培养与考试改革》,职业技术教育 2002年;
19、《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创造性教学的张力结构 》, 长春大学学报 2005年;
20、《中国式政治文明的现代意蕴》,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2003年;
21、《先进生产力的哲学维度》,长春工程学院学报 2005年;
2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体性教学的主旨》,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2006年;
23、《社区文化和青少年素质养成》,青年学研究 2003年;
24、《新世纪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专题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 2003年;
25、《 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实效性的调查与思考》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2003年;
26、《新世纪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专题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长春工程学院学报 2003年;
27、《运用矛盾分析法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吉林工学院学报 2002年;
28、《新世纪我们应给学生什么—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吉林工学院学报 2002年;
29、《地方高校“两课”主体性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2004年;
30、《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的社会环境探讨》,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2004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