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科学研究所的科技成果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3

建所以来,开展了果树、农作物和畜禽等方面的研究,共取得了209项科研成果。选育、引进并通过审定(认定)果树新品种26个。其中国家级专利1项,国家级奖11项、省部级奖56项、市厅级奖78项。创造经济效益105亿元,并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共发表科技论文1354篇,出版科技专著77部。其中《辽宁苹果品种志》、《中国果树志·李卷》、《中国果树志·杏卷》,对中国国树科研、教学和生产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选育出苹果新品种20多个,在我国北方果产区栽培,其中7个获全国科技大会奖和省部级奖。苹果新品种“辽伏”现已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安家落户,使苹果的栽培区域向南推移了4-5个纬度。“苹果矮化砧木选育与应用研究”选育出的苹果矮化砧木77-34,首次成为适于长江以北各苹果产区栽植的砧木,为世界苹果矮化砧木增添1份新的优良种质资源,在综合性状上优于国内主栽砧木,为我国苹果矮化栽培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该成果获辽宁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在果树引种方面,富士苹果是60年代我所最早引进试栽的,并在全国最早进行开发研究,创造了五年开发新品种占苹果总株数的10%的纪录,该项成果获辽宁省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由我所牵头在我国北方12省(市、自治区)推广,带动了全国红富士苹果的发展,为调整我国苹果晚熟品种的结构,完成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品种的更新做出了重大贡献。“HA-Si”型长效复合肥料,获国家专利,在辽宁、吉林、内蒙、宁夏、山东等省共推广90万亩,创经济效益2亿元,为我国复合肥料的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山楂花腐病发生规律及其防治研究,为我国植物病理学填补了一项空白,该项成果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由我所主持完成的“全国李杏资源考察与利用研究”摸清了我国李和杏种质资源的种类和数量以及在我国的分布,对世界杏栽培品种的生态群和亚群进行了修正和补充,荣获辽宁省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该项成果具有很高的理论水平和实用价值,将对我国李杏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调整农业结构,加速山区综合开发、生态环境建设,尤其对我国西部大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