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18听课随想:智慧课堂真的“智慧”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双周教研活动,从下午一点开始,在录播教室听两节课,接着评课,三点半过结束走出去的时候,一阵凉风拂面,突然觉得清醒许多。

两节课,都和诗歌有关。

其中一节是我们五年级的小黄老师执教的《语文学科活动——诗歌的情感生成》。小黄老师是今年9月刚刚入职的新教师,他是一位特别有想法的老师,对自己的教学肯钻研,知进取。开学就带着他的孩子们写呱呱本,还经常在办公室里跟大家分享,两眼放光地说着读到好文章了,写得太好了,真是没想到啊。听到我们夸奖孩子,他便会微微一笑。

这节课是他主动请缨上的。说到这点,我觉得这是作为一个青年教师难能可贵的地方,在课堂中打磨,该是青年教师成长过程中最好的模样吧。所以,我觉得这是一节成功的课,敢于尝试,敢于挑战,就是最大的成功。

小黄老师带的班是学校智慧课堂的试点班级,不过培训一两次。对于智慧课堂的教学方式接触还不是很久,孩子们的新鲜感有余,实际运用能力不足。小黄老师说,这节课他上得很生气,班级学生完全不是平常的样子,课也不是试上时那种状态。其实,课堂是活的,随时在发生变化的,无论哪个高明的老师都不可能预设到所有的可能性。而差别在于,当学生出现与自己预设不符的状况时,该如何转寰,该如何不着痕迹地让他们回到你的轨道之上,起码不至于偏离太远。

教学中,小黄老师从情感入手,先是课前反馈哪些是和情感有关的词语。从反馈情况来看,只有五六位同学正确,而这个结果说明对于表情感的词大部分学生还是不很明确的。这也为接下来的教学带来了阻碍。

第二环节是根据一组老师出示的表示情感的词语,让学生说说哪些古诗具有这样的情感。如孤单寂寞,学生找到了《题秋江独钓图》;欢喜开心,则是《元日》等等。然后引入王安石写“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故事,体会“绿”字之妙。让学生感悟到绿字蕴含着诗人的开心,但这只是表面的,更深层次的情感要从诗人的生平经历去挖掘。

第三部分教学,黄老师通过平板电脑推送了几则阅读材料,让学生对比阅读,从诗人创作诗歌的背景(人生经历)之中去领悟诗歌的情感。但是,这样的学习任务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难度偏大,尽管黄老师给了支点,架了梯子,孩子们还是很吃力地前进,甚至有点感觉是被拖着往前。

几点想法:

1.引导学生感悟情感的方式可以多样化一点。除了课堂已有的语言文字材料,还可以有图片的直观激情、音乐的渲染抒情。

2.语文课和语文学科活动的共性与区别。在活动课堂上是否不再需要语文课的特质?读与写,听与说,思考与探究,朗读与感悟如何渗透到活动之中?

3.运用平板教学的所谓智慧课堂真的“智慧”吗?怎么感觉一块冷冰冰的平板把老师和学生分隔成了两个世界?如果它的作用不是不可取代,那就是不具有价值的。任何一件事物,或者说人也是,价值所在就是不可取代性。对此,存疑。或许,也只是我的观念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跟不上教学的变革,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大量的知识也许只会把他们造就成冷冰冰的人才,而不是温暖的人。(想多了,呵呵)

评课的时候,小黄老师说自己上得很不好,上得很生气。其实,好不好只是一种自我感觉,生气的是学生没有做你脑袋里的脑细胞,跟着你的思维走。但是,一堂课在学生心里到底留下些什么,可能不能从现在从看到去判断,我们要观望到孩子的更远处。也许,今天的课上,他们对老师所讲一知半解,但是至少以后读到诗歌的时候,孩子们会想到黄老师教过诗歌是有情感的,诗歌的情感寄托在诗中写到的景物之上,也在诗人的人生之中。那时,学生读诗,就不仅仅是在读诗,而是透过诗读到诗人,读到写作,甚至读到人生。所以,不必生气。每一次的课堂能让老师有反思的点,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邹小星2018.12.18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