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遥远的西南小城,就是我的家乡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7
文/雨天

1.海棠香国

那个遥远的西南小城,就是我的家乡_重庆荣昌。它位于重庆的西部。有一个雅称“海棠香国”。

据史料记载,“海棠香国”一词最早出自南宋著名地理学家王象之《舆地纪胜》里的《静南志》。《静南志》里有这样的记载:“昌居万山间,地独宜海棠,邦人以其有香,颇敬重之,号‘海棠香国’”。

宋释惠洪《冷斋夜话》卷九中有一个典故,说的是宋朝彭渊材富可敌国,平生无所恨,所恨者仅五事,其四便是“恨海棠无香”。后来他得知四川昌州海棠独香,喜不自禁:“海棠无香,唯昌州海棠独香,非佳郡乎?”

“昌州海棠独香”的记载见于唐代《百花谱》。《百花谱》记载:海棠为花中神仙,色艳丽,但花无香无实。西蜀昌州产者,有香有实,士人珍为佳果。”

“海棠香国”文化在现在的永川,大足,荣昌三个区得到共识,成为渝西文化的代表。

春天,正是家乡的海棠花,开得正艳的时节。

在濑溪河和荣峰河畔,在县城的主干道以及公园,区市政园林部门大量种植了海棠树,有贴梗海棠、西府海棠、木瓜海棠、垂丝海棠等10万株左右。

海棠大道两旁的贴梗海棠开得格外鲜艳,红色的花瓣,黄色的花蕊,吸引着蜜蜂在花间嬉戏,在春风的吹拂下,红红的海棠花摇曳着娇嫩的身姿,就像害羞的小姑娘一样默默不语、逗人喜欢。

明代《群芳谱》中,称贴梗海棠花朵鲜润丰腴,绚烂耀目,是庭园中主要春季花木之一。

金代诗人元好问有《赋未开海棠》诗:“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经过一个冬季,海棠芳菲的季节到来了。满树的红颜,开在春日的季节,那么的热情、浪漫和洒脱。

2.昌州故里

《静南志》“昌居万山间,地独宜海棠。”里提到的“昌”就是昌州。

在唐宋时期,昌州辖永川、大足、昌元(今荣昌)、静南四县,后静南撤县并入永川、大足、荣昌。

考古发现,唐昌州府州治衙门,在荣昌区盘龙镇,故号称“昌州故里。”

明洪武七年,因昌元县系置荣州、昌州之地,而更名为荣昌县,寓“繁荣昌盛”之意。

荣昌区政府所在地昌元镇,名称就来源于唐宋时期的“昌元”,一直沿用至今。

荣昌区濑溪河畔、海棠公园旁,名为“昌州故里”的一大片唐宋风貌古建筑群,依山傍水、拔地而起。

白日里,濑溪河两岸绿树成荫。

一棵棵海棠迎着春光傲然怒放。林荫道上一排排休闲伞,伞下是露天茶馆,有友人轻松的畅谈;也有家人间的亲密交谈;那种悠闲自在羡煞了多少的外地游客和来荣洽谈业务的客商。吸引了他们也加入到喝茶聊天观河景的人群中。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濑溪河两岸呈现出一片“华灯璀璨映水,流光异彩纷呈”的景象。

未来的几年,荣昌将沿着濑溪河打造一个连接城区至万灵古镇,总长达十公里的荣昌版的“清明上河图”。

3.家乡的美食

荣昌人习惯称自己是“好吃狗”,就是“吃货”的意思。

早上,一碗小面麻辣鲜香,不论你是穿着周正的西装,还是普通的衣着,大家都聚在一起。面馆环境看起来可能不是那么的光鲜漂亮,但大家认的是面条的味道。

面馆里的座位永远是不够的,老板会准备许多的塑料方凳,有高有低。如果老板忙的没有时间,客人自己会搬出方凳放在面馆的门口。

早上吃小面的时间,就会看到这样的一副场景:面馆里客人坐的满满的,门口的凳子上也坐满了,人坐在小凳上,面条碗放在高凳上。都低着头呼、呼、呼的吃得香。还有那站着的,那是来的太晚,也不会在意有没有坐的地方,只管朝着店里喊一声:“老板,来二两小面。”

在荣昌,还有一种特色面食“铺盖面”,在重庆市区和各区县,声名远播。店主将事先揉好的面,揪下一小块,麻利而熟练的拉成一张薄薄的面片,抛入沸水中煮上一两分钟捞起,一碗面也就四五块面片,冲上熬制的骨头汤,舀一勺闷的软软的白豌豆,再舀几勺炸酱,撒几颗葱花。面滑爽细腻,有咬劲。喝一口汤鲜美无比。

临近中午,肚子开始咕咕叫,那就到卤鹅店,买一个鹅翅膀或鹅脚,香香嘴,解解馋。

中午时分,好吃的东西就更多了。热的有回锅肉、鱼香肉丝、水煮肉片、水煮鱼、宫保鸡丁、旱蒸牛肉、鱼香茄子等,凉的有蒜泥白肉、白切鸡、荣昌卤鹅、卤猪脸、猪耳、猪嘴、猪心、猪肚、猪肠,一应俱全。

记住,这些都是家常菜。

不要担心肉类太多,我们区有著名的世界八大名猪、中国三大名猪之一“荣昌猪”。源源不断、供不应求。

如果你想吃蔬菜,那更不在话下。荣昌区地处丘陵地带,地势起伏平缓,水系发达,适宜蔬菜生长,蔬菜和荣昌猪的供应都是常年不断。

到了重庆的地界,不吃火锅那就等于没有到重庆。

重庆火锅,起源于明末清初的重庆嘉陵江边、朝天门码头的船工和纤夫的粗放餐饮方式。原料主要是牛毛肚、猪黄喉、鸭肠、牛血旺等。

重庆人调侃自己:北方人吃饺子,重庆人说拿来烫火锅;蒙古人吃羊肉,重庆人说拿来烫火锅;海滨的人吃海鲜,重庆人说拿来烫火锅。什么食材在重庆都是可以烫火锅的。

这是重庆人的一绝。

荣昌的“好吃狗”是管不住自己的嘴巴的,黄凉粉,红苕水粉、猪油泡粑、艾粑、猪儿粑是一年四季都离不开的小吃。

荣昌卤鹅已有百年历史,是重庆地区的美食一绝。荣昌人有句顺口溜:“卤鹅,卤鹅盯一眼就走不脱”。卤鹅肉、卤鹅翅、卤鹅肝、卤鹅脚,金黄发亮、五香味浓,再配上特制的佐料,鲜香美味令人垂涎。是男人的下酒菜,女人的零嘴和下饭菜。

你如果来荣昌,在街上看见荣昌人边走边啃卤鹅翅膀或是卤鹅脚,千万不要大惊小怪,那是他们的零嘴时间。

天气转凉,羊肉汤就成了荣昌人的最爱。荣昌羊肉汤汤汁乳白,咸鲜味正,香味浓郁,肉质细嫩,无腥膻味。是秋冬季进补的上佳饮食。

有名店专做全羊宴,蒸炒煎焖炖,十八般武艺,最后给你送上满满的一桌。客人点击最多的是粉蒸羊肉,还有蚂蚁上树、炒羊肝、爆炒羊肚、孜然羊排、红烧带皮羊肉、返沙胡豆等,最爱的还是羊肉汤锅,白白的羊汤,在汤里煮羊杂、羊肉、羊肉水饺和各种蔬菜。

写到这里,我饿了,也有了回荣昌的冲动。

我爱荣昌,我爱我的家乡。

注:本文中有关历史部分的知识在网络摘取,感谢原作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