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20-10-18
医院取消事业编制已成定局,对于过五关斩六将取得编制的医护来说,心理难免质疑:公立医院取消编制后还能否留住精英人才,没有编制的我要不要跳槽去追求百万年薪?
▲在日前人社部举行的第二季度新闻发布会上,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在介绍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下一步工作安排时明确表示,将“研究制定高校、公立医院不纳入编制管理后的人事管理衔接办法”。
直接后果就是,这些人不再有特殊编制,成为货真价实的社会“劳动者”!然后呢?
然后,私人开的医院或学校可以更轻易的挖走其中的业务尖子,再以十倍或百倍的价格提供高端服务,而公立医院和学校,由平庸者提供平庸的、缺乏活力的服务,并随着与私立机构的差距拉大,公立机构逐渐失去追赶和竞争的期望(反正只要有点出息的都会去私立机构),整个公共服务系统彻底失去竞争意识,并进一步失去吸引人才的氛围。
一
医疗和教育目前不大适合私有化
私有化的效率高的前提是其市场属性,而市场属性的核心是价格与使用价值的均衡,医疗和教育,如何通过价格博弈?
医疗和教育,不可能像普通商品那样考虑性价比,而是竭尽全力的谋求更好一点、更好一点的服务,因为其服务的差距哪怕只有一点,也会对未来形成重大影响!不愿意考虑性价比的服务就不具备商品属性,也就不适合市场化!
用钱来划分生命和子孙前途,这也是巨大的不公——公立医院或学校,你可以凭借“概率”让自己获得最优服务,当然你会说有钱人能有更多机会;但私立之后,你没钱就会无法享受优质的医疗和教育!
有事业编制,对医疗和教育从业人员还有些吸引力,轻易不肯离开原单位,但现在,这个编制没了,必然促进人员流动,而流动的趋势以经济为动力,然后按照经济标准提供服务。
食盐私有,大家无非多花两三块钱,一些人稳定和安逸的赚取一些利润,对大家的生活影响不大,但医疗和教育,尤其教育,长期来说将构成社会分层的重要因素。
这种情况,感觉真的很无力——如此巨大的变革,直接影响未来子孙后代,却仅仅一纸行政命令就决定了。
二
这两个领域可以搞个“半市场化”
更大的问题是,这一措施一旦开启,根本没有回头的余地,私立医院和学校一旦开始建立,你根本没办法再弄成公立。
▲医院私有化早就开始了,只是因为莆田系等野鸡医院的存在,让私立医院一直不受信任,但以后,随着大量高端人才的加入,恐怕会发展非常迅猛了。
如果是普通领域,私有化或市场化都没有问题,但医疗和教育,在目前的法制、法规尚待进一步完善的基础上,还是有些特殊。
其实,这两个领域可以搞个“半市场化”。
国家给从业人员一个兜底人头费,不用多,与当地收入平均水平为限即可,毕竟这两个领域都属于货真价实的知识分子,给个平均收入真的不多,然后给其单位一个最基本的运转费用,这样一来,人员和机构都算基本安顿了。剩下的,在核准的标准范围内收费:水平高的适当多收点,大家的福利也就好一大截了,这样大家都有积极性。水平差的大不了半死不活呆着,所耗费的也不过就是最基本的人头费和办公费,不会比半个乡政府更费钱;再说,他们还可以在公共防疫、小的疾病治理方面提供服务。
三
失去业务精英,本来平庸的人会更平庸
接踵而来的问题是,如果公立医院的精英人才跳槽了,会让本来平庸的人更平庸,整个团队必然失去活力和进取心。反正定位就是按部就班的半死货,任何出彩的人,都是为别人做嫁衣,你做的越出色,单位越认为留不住你,从而放弃培养和促进;其他人,凑合就好。
如果由注定平庸的人组成的团队运作,你觉得风气会如何?
医疗和教育不比其它领域,这两个领域都没办法提供标准服务,而是直接依赖优秀人才提供优质服务。谁拥有更多的优秀人才,谁就有更多的为公众服务的能力。
第2个回答 2020-10-18
首先,从职业发展来看。
可以不避讳地说,当前的最优秀的教师和医生都集中在高校和公立医院中。现行的教师和医生管理体制都有着严格的壁垒,地方为了保持自己的稳定和利益,是禁止教师和医生自由流动的。从社会层面来讲,限制了人才的自由流动不利于人才的发展成长,不利于总体水平的提高,但是不限制又会加剧地区间的差距,这是一个比较矛盾的问题。从个人层面来讲,限制流动会影响自身发展和水平的提高,会影响自身的利益,所以更希望取消编制,让人员实现自由流动,得到更好的职业发展。
其次,从收入分配来看。
高校教师和医院医生以前是事业单位编制人员,但是在此次事业单位改革中,打破编制,变成聘用制或者是备案制是高校和医院改革的趋势。其实对于这种改革,高校教师和医院医生总体来说是非常欢迎的。以前由于身份的限制,教师和医生不能做兼职,收入自然比不上公务员,但是改革后身份会有编制改成聘用制,所以兼职工作这些都是家常便饭,收入自然也不会少。而且改革后管理束缚等都没有现在严格,教师和医生只要能力突出收入绝对不会低。
最后,从各种保障来看。
两者取消编制后并没有什么后顾之忧,教师和医生专业性都非常强,靠的是专业技术吃饭,只要有技术,到哪里都能生存。加之现在的社会保障越来越完善,养老保险等已经基本实现全覆盖,事业单位和企业的养老保险基本实现并轨,退休后,都是差不多的收入,没有太多后顾之忧。
以后的教师就是凭能力吃饭,没有制度约束的这些教师也可以通过兼职等形式获得更高的薪酬。除了大学教师之外,医生这个岗位也在事业单位改革之中。其实取消编制并没有什么不好的,对于一些医院来说采用“多劳多得”的制度,能够极大地提高医生的工作积极性。而教师医生这个岗位也将正式迈入“金饭碗”之列。所以,在事业单位改革中,这两个职业人员并不希望保留事业编制也就比较正常了!
看到国家出台这样的政策,网友们是怎么说的呢?一起来看看。对于作为旁观者的老百姓来说,“铁饭碗”没了,其实是有人开心有人愁的。
有人表示很担心:
1.医院和学校两大民生工程千万不能走向市场化,后果不敢想。
2.主要是降低人民花钱问题,不要越改越贵,让老百姓少花钱才对。
有人表示这是好事儿:
1.如果这样,国家强盛有希望了。
2.好事好事,人人平等。
3.应该都搞聘用制,能者上不能者下,让更多人有机会。
第3个回答 2020-10-18
直接后果就是,这些人不再有特殊编制,成为货真价实的社会“劳动者”!然后呢?
然后,私人开的医院或学校可以更轻易的挖走其中的业务尖子,再以十倍或百倍的价格提供高端服务,而公立医院和学校,由平庸者提供平庸的、缺乏活力的服务,并随着与私立机构的差距拉大,公立机构逐渐失去追赶和竞争的期望(反正只要有点出息的都会去私立机构),整个公共服务系统彻底失去竞争意识,并进一步失去吸引人才的氛围。
01
医疗和教育是最不适合私有化的
以前笔者就说过了,医疗和教育是最不适合私有化的,私有化的效率高的前提是其市场属性,而市场属性的核心是价格与使用价值的均衡,医疗和教育,如何通过价格博弈?你会为了省下两万块钱把小命交给半吊子医生?你会为了省下几千块钱把孩子交给不着调的老师?医疗和教育,你不可能像普通商品那样考虑性价比,而是竭尽全力的谋求更好一点、更好一点的服务,因为其服务的差距哪怕只有一点,也会对未来形成重大影响!不愿意考虑性价比的服务就不具备商品属性,也就不适合市场化!
用钱来划分生命和子孙前途,这也是巨大的不公!公立医院或学校,你可以凭借“概率”让自己获得最优服务,当然你会说有钱人能有更多机会,但私立之后,你没钱就会完全失去任何机会!
有事业编制,对医疗和教育从业人员还有些吸引力,轻易不肯离开原单位,但现在,这个编制没了,必然促进人员流动,而流动的趋势以经济为动力,然后按照经济标准提供服务。
第4个回答 2020-10-18
取消编制是多年来医改最正确的决定之一,也是医改开始走向其该有的方向的一个基础。
首先,目前的医疗体制是公立为主,国家差额拨款。具体到医院,拨款实际非常少,有些大医院的拨款甚至不够一个月电费。但搞企业的朋友应该知道,医院的利润是很可观的,受医院事业单位性质的限制,医院收入须上交政府财政。员工福利等等因素要受到社保,财政,物价,食药监等各方面的监管和限制。再说要被喝茶了,你们的明白?所以,取消这个恶心的事业编制在医疗体制改革这个方面看是必要的。
从医院角度看,医院有社会福利性质,有部分自负收支的性质,收监管部门多,所以医院的行政部门是异常繁琐和复杂的,取消编制有利于医院甩掉部分行政职能部门包袱。但不知道取消事业编制是不是也包括这些人。
从医务工作者角度看,目前医生队伍在大医院主要的劳动力在无编制人员,就像某些人所说,有人带编不做事,还不少,国家所提的同工同酬等涉及社会公平体现不出来。这是其一。其二,目前的体制是逼医生护士以极低的收入承担极大的风险干极高压的工作。
第5个回答 2020-10-18
取消医生和教师的事业编制,直接后果是什么?如果国家有这个政策,那么取消了医生和教师的事业编制。国家投入的资金能够少一些,而且财政也会有紧张变成宽松。因为这一部分群体是事业编,所以有些财政拨款都需要从中得到利益,如果取消,医生和教师的事业编制,流动性比较强,所以稳定工作没有可靠性,这样医生可以跳槽,教师可以跳槽。看到什么工作适合自己就做什么工作,我觉得这种办法也好,也很利于国民经济。JDp的发展,再一个就是这些事业和编制。这么多国家减轻了负担也可以适当的倾斜一些企业单位的工资低问题,而企业职工工资不到两千块钱的应该给企业工资退休的人员涨工资。这样平均一下事业和企业统筹一下?可以使原本的平衡度能够均衡一些,所以工资差距太大。会影响人们对社保问题的一些看法,特别是一些工资低的企业月工资很低,不到2000块钱的是否应该给涨一些。国家应该平衡一下这方面的问题宏观调控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