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现孩子存在听力障碍?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0
在医院儿科以及耳鼻咽喉科门诊,经常可遇见一些因为不与家人交流、或者看电视要开着很大声,家人说话总是需要一直大声的重复,而来就诊的宝宝,甚至长到3岁时不会讲话,经检查发现好多宝宝听力有问题。

如何旱期发现宝宝听力有问题?
早期发现“宝宝”有听力问题主要从二个方面人手,即父母和医院。

正常听力的宝宝发育情况,如家长发现宝宝有异常,要第一时间到医院进行检查。

(1)0--3个月:宝宝在突然听到突然的关门声、以及尖锐的叫声时,会表现出突然的身体抖动、双手图握拳、面部会有皱眉、眨眼、睁眼等活动。

(2)4—6个月:宝宝对声音开始有反应,可以分辨出妈妈的声音。并且能在妈妈和宝宝说话或者喂奶时,注视着妈妈。或是突然听到妈妈的声音时,立刻转向妈妈的声源处。

(3)7 9个月:宝宝能主动寻找声源,也就是说,宝宝以及有了辨别声音方向的定位能力。

(4)10—11个月:宝宝对自己的名字呼叫时有反应,并且可以说出“妈妈”“爸爸”,对于家人的语言有相应的应答,在听到有节律的音乐或者节奏时,身体以及四肢会随着音乐律动。

(5)1岁一1岁半:宝宝能按听到的语言作出反应,当问“鼻子、眼睛、嘴在哪儿”时可用手指指点。宝宝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开始了。

(6)1岁半--3周岁的宝宝,可用简单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7)3.4周岁时,宝宝能背诵儿歌、讲故事。可以正常的和家长交流,有互动。

听力异常反应表现为如下:需要提醒家长引起警惕
(1)小宝宝在新生儿一-婴儿期,夜晚哭闹,且无法入睡,可能是“耳朵”出现疼痛。可能是中耳炎。

(2)最近宝宝说话声音很大,在看电视时,音量开的很大。

(3)宝宝近期总说鼻塞,同时伴有“耳朵很闷”,或者会说感觉有水进入耳朵,很有可能是中耳炎引起的中耳积液。

(4)近期家长在与宝宝交流时,宝宝总是听不清清或者听不见,并且宝宝总是回复“啊”“啊”——需家长重复好几遍,或者大声的强调字眼,宝宝才能听清楚。

(5)近期反复感冒,容易患中耳炎。

(6)既往曾使用过大量的耳毒性抗生素。

医院是如何发现“宝宝”的听力有问题?
一旦家长发现宝宝听力发育与正常孩子不同,需及时到医院进行听力筛查。医生会通过一系列先进的听力学检查,包括性脑干诱发电位、听性多频稳态反应、听声场视觉强化测听、声导抗测试、诊断性耳声发射测试,以及基因诊断检查等,来明确的宝宝的严重程度,并依据这些检查结果,采用助听器或者手术治疗。

孩子存在听力障碍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况:

 

1.呼之不应或反应下降

如果发现孩子对声音无反应或反应下降;若在与孩子交谈时,孩子经常问“什么”或“你再说一遍”,表现出没有听清的状态,或常要求对方提高音量也应当考虑听力的问题。

 

2.说话晚或吐词不清

如果发现孩子明显的言语发育迟缓或吐词不清,除关心孩子智力发育和发音器官外,也有可能是听力的问题。一般来说新生儿4个月可大声发笑,咿呀作语,5~6个月发出单调的音节,7~8个月以后可听见别人说话并模仿发声,9~10个月的孩子能懂几个较复杂的词义,如“再见”等,11~12个月的孩子能说出其中单音节词,1岁半能正确说出一些有意义的词如“饭”“袜袜”,2岁时见不同的人会区别称呼,如“阿姨”“叔叔”,3岁时会说短的歌谣,4岁能用完整的句子表达愿望。如果发现语言发育迟缓,可能是听力的问题。

 

3.经常无故跌倒

听力下降常常伴随着平衡力不足、眩晕等症状。如果您发现孩子常常无故跌倒,就需引起注意。

 

4.经常说“耳朵嗡嗡响”

很大一部分耳鸣患者都伴有或多或少的听力下降,如果孩子表示自己的“耳朵嗡嗡响”,或者“耳朵里有小人在唱歌”,就需要引起注意了。

 

5、对大人的指令没有反应

如果孩子不会根据大人的指令去做,也可能是因为听力障碍。

 

另外,对于年纪大一些的孩子来说,如果孩子听人讲话时喜欢盯着对方嘴巴看,看电视喜欢把音量调得很高,上课时回答问题经常答非所问,成绩下降等,都是听力障碍的危险信号。

 

如果怀疑孩子听力可能存在障碍,可以通过测试进一步确认。

 

不同年纪的孩子由于发育阶段不同,应当采用不同的测试法。 

     

1、3月之前:大声拍手

可以在宝宝的耳边大声拍手,或者突然发出响声。如果宝宝对这些声响没有转头、寻找、惊吓等反应,考虑存在听力障碍的可能。

2、4个月-6个月:妈妈说话

3、7个月到9个月:背后测声法

可以在宝宝的背后叫宝宝的名字,看看会不会回过头来。

4、10个月到11个月:音乐测试法

可以播放节奏感比较强的音乐,看看宝宝是不是能够认真的聆听,宝宝的身体是否会跟着音乐一起舞动。

5、1岁到1岁半:说话测试法

你可以教宝宝叫“爸爸”“妈妈”,如果到一岁半的时候,他还学不会这么简单的音节,或者对于教他说话的人没有反应,那么也可能是因为听力障碍。

 

贴心提示:如果怀疑宝宝有听力障碍,一定要及时带着宝宝去正规的大医院进行检查和确认。有听力障碍的小儿如能被及早确认,便可早日得到治疗和训练,并在治疗上也比较简单。一些小儿的听力有可能完全恢复,即使不能完全恢复,也可利用残余听力进行语言学习。

新生儿72小时后就可以去听力门诊做听力排查

听力障碍如果发生在儿童语言发育阶段,由于听力损失的不同,会造成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笔者接触过各种程度的听力障碍,一般如果中轻度听力障碍发生在孩子学说话的过程中,也会对发音有很大的影响,而重度或极重度听力障碍如果完全占据了正常语言发育的全过程(0-5岁),孩子不可能在这个阶段学会说话。

所以对于聋儿的孕检筛查和幼儿听力障碍的预防,是非常有必要的。

除去孕检外,对于刚出生的幼儿,听力障碍会有哪些征兆?

 

听力语言障碍康复的三个原则:

1、耳聋发生的时间,耳聋发生的年龄越小,对语言的形成影响越大;

2、耳聋的时间越早,听力损失的程度越重,语言障碍越突出;

3、语言环境,康复教育,康复方法都能影响聋儿语言的形成发展。

听力障碍宝宝语言恢复

有的宝宝2岁左右,戴助听器达到五个月,但有些音发的不是很好,简单的单词都能很好的发出来,但H、F发的不好,说喝水是得水,吃饭是吃蛋,说三是单,该怎么去教呢?阳光语言矫正师建议:由于孩子年龄小,且佩戴助听设备的时间过短,虽然已经进行了听力补偿,但是由于孩子在语言发育启蒙阶段缺失部分语言、语音、语素的学习,不可能所有语音都能发清晰。即使是 健康 的宝宝2岁半内也会有很多语音不准确。这个阶段更重要的是语言理解交流水平的提高,并确保助听水平的最优化。在获得良好听力补偿后,语音清晰度会随听觉发展而不断提高。特别是在0-5岁之间的宝宝,语言发育经历的阶段会影响终生,因此需要寻求听力和语言专家的共同建议和帮助。

听力障碍对语言的影响,主要是体现在儿童时期对语言发育的影响,即对学说话的影响,幼儿的语言从模仿开始,如果听力出现问题,那么各个年龄段的语言发育都会落后,或根本停滞。

关于聋儿的语言康复,有2点需要考虑:

1、戴上助听器只是解决了听力的问题,语言能力的重新恢复并不能想当然的水到渠成,因为语言学习的启蒙阶段可能因为听力问题缺失,而未得到补偿。

2、助听器补偿后需要达到一定的标准,这个很多助听器机构或专家都能协助解决。

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孩子对声音有所迟缓,比如:对电话铃音、敲门声、看动画片时的音量不敏感时,甚至说“妈妈,声音大一点”时,就一定要有所警觉。

第一先排除声音异常,假如大家都觉得ok,只有孩子觉得音量小,及时就医;

第二,检查孩子耳腔是否有异物,如果孩子太小,建议去医院耳鼻喉科就诊问询。

正常情况下宝宝出生一个星期内会做听力筛查,第二次会再42天后,6个月到3岁儿童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不同时期的儿童对声音的反应也有所不同,这须要父母在养育的过程中注意观察,如果发现听力方面有异常,应尽快做相应的检查了,最好每年都做一次听力筛查。

目前在各大妇幼保健院和产科,对出生的婴儿常规进行听力筛查,主要用电测听的检查手段。如果对听力有怀疑会跟踪随访的。

已经做到对听力障碍的孩子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及时的进行人工耳蜗的手术,不能手术佩戴助听器,同时尽早进行言语的训练。

这方面我国已经是对各年龄段的听障全覆盖的。

你可以做个简单的小实验:爸爸妈妈分别站在孩子左右两边,按顺序轮流叫孩子的名字,看他的反应,声音从轻音到高音,边看他反应边操作,跟孩子的距离成一字行向外延伸,跟他的距离从10cm—30 50—100—200cm过程中要看他的反应。10cm-30cm无任何反应为重度型 50cm—100cm为中度型 200cm以上为轻微型这种不会影响宝宝日后正常生活

对于重度和中度型的孩子,你可以通过玻璃瓶和筷子敲击所发出声音来看孩子的反应(注意!这里指的是轻轻敲打)通过玻璃瓶所发出声音传进耳朵里面刺激软组织!如果这种声音都没反应的话.就麻烦了

以上是小常识,仅用家庭基本测试,最终建议去正规医院检查一下为准!

以上看法仅供参考

宝宝出生在48-72小时,会到听力筛查室筛查。如果都通过,也就表示听力没问题。

可以做新生儿听力筛查。一般宝宝出生3—5天时进行初次听力筛查(初筛),初筛未通过需在出生42天内进行复筛,复筛仍未通过则需在3月龄之前转诊至具有听力诊断资质的医疗机构进行听力学诊断性测试。

但是,即使新生儿听力筛查能够通过,也不代表后天100%不会出现听力障碍。所以家长们平时要对孩子多加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