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腾王阁相关资料有哪些呢? 王勃写了哪些著名的诗歌呢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3-04-04
滕王阁位于南昌市沿江路赣江边。唐高宗永徽四年(653年)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婴都督洪州时所建,故名滕王阁,原阁规模算很大,高九丈,共三层。东西长八丈六尺,南北宽四丈五尺,因王勃《滕王阁序》而名垂千古。上元二年(675年)9月9日,洪州都督阎伯于此大宴宾客,王勃恰好路过南昌,亦属邀请之列。阎本拟让其婿写阁序以夸客,先命人取出纸笔,假意邀请在座的宾客为滕王阁写作序文,人们知道阎的意图,故意谦让.推辞不写。让至王勃时,这位年纪最轻的客人毫不客气,欣然命笔。阎都督见状,十分不满,愤怒离座挥袖而去,并嘱人监视王勃作文,随时传报。王勃开始写道:“南昌故郡,洪都新府”,阎闻报笑日:“不过老生常谈”。接着又报:“星分翼轸,地接衡庐。”阎又轻蔑地说:“无非是些旧事罢了。”又报:“襟三江而举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阎听了便沉吟不语了。接着几人连续来报,阎不由得连连点头。当报至“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时,阎情不自禁地一跃而起,赞不绝日。满座宾朋也无不叹服。全文写完后,阎的女婿却说话了,说这是前人已有的文章,不足挂齿,接着一日气把《滕王阁序》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使得在座之人,也对他非凡的记忆力惊奇不已。王勃听后,也暗暗佩服,但灵机一动,问道:“序文之后还有一诗,能否也将诗背将出来?”那位女婿一听,不禁张口结舌了。王勃挥笔疾书,将诗写了出来:“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朱帝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王勃写了《滕王阁序》后,这座楼阁则更是名传千古了。历时一千三百多年,历代屡毁屡兴达28次,1926年毁于兵灾, 仅存一块“滕王阁”青石匾。经过南昌市民的几年努力,1989年重阳节,滕王阁终于重新矗立于赣江之滨。
现在的滕王阁整体布局已发生巨大的变化,它在南昌城西形成了一片规模宏大、配套设施齐全的仿古建筑群落。从东面榕门路口进入,一座高大的四柱七楼宋式彩绘大牌楼敞开热情的胸怀迎接您,往里50米,穿过一排碧瓦丹柱的仿古店铺,便进入了滕王阁园区,宽阔的阁前广场衬托着一座巍巍崇阔,滕王阁便完全展现在您的眼前。这是根据古建筑大师梁思成1942年所绘草图,并参照“天籁阁”所藏宋画《滕王阁》建筑而成。滕王阁主体建筑9层,净高 57.5米,建筑面积 1.5万平方米。下部是象征古城墙的约 11米高的大台座,台座之上取“明三暗七”格式,其两翼为对称的一级高台,高台上部为游廊,游廊南端为“压江亭”。北端为“挹翠”亭。主体建筑丹柱碧瓦,画栋飞檐,斗拱层叠,门窗剔透,其立面似一个倚天耸立的"山"字,而平面则如一只展翅欲飞的大鲲鹏。
滕王阁历来是文人雅士吟诗作赋、歌舞宴筵的场所,因而,新建的滕王阁内陈设无不突出文化楼阁的特征。贴金的“滕王阁”正匾系苏轼的墨迹,正门不锈钢长联“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为毛泽东手书。其余匾额、楹联,或集古人书法精华,或为当今名家珍品,各类大型壁画、浮雕,均体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主题。汉白玉浮雕《时来风送滕王阁》,再现“初唐四杰”之首王勃之风仪神采;古老的编钟、乐器及青铜祭品、礼器等,凭添了新阁的古雅气氛。
登阁纵览,春风秋月尽收眼底,近可见仿古商业街迂回曲折,错落有致,西侧赣江、抚江浩浩汇流,远处长天万里,西山横翠,南浦飞云,长桥卧波,令人心旷神怡
脍炙人口的《滕王阁序》
滕王阁之所以享有巨大名声,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一篇脍炙人口的散 文《滕王阁序》。传说当时诗人王勃探亲路过南昌,正赶上阎都督重修 滕王阁后,在阁上大宴宾客,王勃当场一气写下这篇令在座宾客赞服的 《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即《滕王阁序》),王勃作序后,又有 王仲舒作记,王绪作赋,历史上称为“三王文章“。从此,序以阁而闻 名,阁以序而著称。1300多年来,滕五阁历经兴废28次,最后在1926年 被北洋军阀邓如琢部纵火烧毁。
精心布置的艺术殿堂
重修后的滕王阁,高耸于南昌城西,赣江之滨。步入新阁,仿佛置 身于一座以滕王阁为主题的艺术殿堂。在第一层正厅有一表现王勃创作 《滕王阁序》的大型汉白玉浮雕《时来风送滕王阁》,巧妙地将滕王阁 的动人传说与历史事实融为一体。第二层正厅是23.90*2.55米的大型工 笔重彩丙衡壁画《人杰图》,绘有自秦至明的80位领风骚的江西历代名 人。这与第四层表现江西山川精华的《地灵图》,堪称双璧,令人叹观 止。第五层是凭栏骋最佳处。进入厅堂,迎面是苏东坡手书的千古名篇 《滕王阁序》。每一层都有一个主题,亦都与阁有关。《滕王阁序》中 最著名的两句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已作为主阁 正门的巨联。暮秋之后,鄱阳湖区将有成千上万只侯鸟飞临,那将构成 一幅活生生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图,成为滕王阁的 一大胜景。
 蜀中九日 (6291) 九日 (2468)
  采莲曲(乐府作采莲归) (2289)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2262)
  秋江送别二首 (1775) 临高台 (1321)
  咏风 (1321) 九日怀封元寂 (1287)
  春日宴乐游园赋韵得接字 (1204) 秋日别王长史 (1186)
  滕王阁 (1181) 伤裴录事丧子 (1151)
  山亭夜宴 (1149)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临... (1141)
  别薛华 (1101) 落花落 (1084)
  秋夜长 (1072) 白下驿饯唐少府 (973)
  春庄 (966) 江南弄 (952)
  铜雀妓二首 (950) 山中 (947)
  倬彼我系 (939) 普安建阴题壁 (938)
  观佛迹寺 (920) 相和歌辞·铜雀妓 (883)
  三月曲水宴得烟字 羁游饯别 (
  长柳 怀仙
  上巳浮江宴韵得遥字 焦岸早行和陆四
  相和歌辞·江南弄 郊兴
  寒夜思友三首 上巳浮江宴韵得址字)
  登城春望 相和歌辞·采莲归
  羁春 杂曲
  杜少府之任蜀州 春游
  杂曲歌辞·杂曲 忽梦游仙
  麻平晚行 寒夜怀友杂体二首
  易阳早发 他乡叙兴
  圣泉宴 秋日仙游观赠道士
  落花落
  落花落,落花纷漠漠。
  绿叶青跗映丹萼,与君裴回上金阁。
  影拂妆阶玳瑁筵,香飘舞馆茱萸幕。
  落花飞,燎乱入中帷。
  落花春正满,春人归不归。
  落花度,氛氲绕高树。
  落花春已繁,春人春不顾。
  绮阁青台静且闲,罗袂红巾复往还。
  盛年不再得,高枝难重攀。
  试复旦游落花里,暮宿落花间。
  与君落花院,台上起双环。
  秋夜长
  秋夜长,殊未央,月明白露澄清光,层城绮阁遥相望。
  遥相望,川无梁,北风受节南雁翔,崇兰委质时菊芳。
  鸣环曳履出长廊,为君秋夜捣衣裳。
  纤罗对凤皇,丹绮双鸳鸯,调砧乱杵思自伤。
  思自伤,征夫万里戍他乡。
  鹤关音信断,龙门道路长。
  君在天一方,寒衣徒自香。
  泥溪
  弭棹凌奔壑,低鞭蹑峻岐。
  江涛出岸险,峰磴入云危。
  溜急船文乱,岩斜骑影移。
  水烟笼翠渚,山照落丹崖。
  风生苹浦叶,露泣竹潭枝。
  泛水虽云美,劳歌谁复知。
  秋日仙游观赠道士 一作骆宾王诗,无首四句
  石图分帝宇,银牒洞灵宫。
  回丹萦岫室,复翠上岩栊。
  雾浓金灶静,云暗玉坛空。
  野花常捧露,山叶自吟风。
  林泉朋月在,诗酒故人同。
  余逢石髓。从尔命飞鸿。
  出坑游山二首 本作题玄武山道君庙
  源水终无路,山阿若有人。
  驱羊先动石,走兔欲投巾。
  洞晚秋泉冷,岩朝古树新。
  峰斜连鸟翅,磴叠上鱼鳞。
  化鹤千龄早,元龟六代春。
  俘云今可驾,沧海自成尘。
  出坑游山二首
  振翮棱霜吹,正月仁天浔。
  回镰凌翠壑,飞轸控青岑。
  岩深灵灶没,涧毁石渠沉。
  宫阙云间近,江山物外临。
  玉坛栖暮夜,珠洞结秋阴。
  萧萧寓俗影,扰扰望乡心。
  谁意山游好,屡伤人事侵。
  别人四首
  久客逢馀闰,他乡别故人。
  自然堪下泪,谁忍望征尘。
  江上风烟积,山幽云雾多。
  送君南浦外,还望将如何。
  桂轺虽不驻,兰筵幸未开。
  林塘风月赏,还待敌人来。
  霸华净天未,雾色笼江际。
  客子常畏人,何为久留滞。
  赠李十四四首
  野客思茅字,山人爱竹林。
  琴尊唯待处,风月自相寻。
  小径偏宜草,空庭不厌花。
  平生诗与酒,自得会仙家。
  乱竹开三径,飞花满四邻。
  从来扬子宅,别有尚玄人。
  风筵调桂轸,月径引藤杯。
  直当花院里,书斋望晓开。
  怀仙并序
  客有自幽山来者,起予以林壑之事,而烟霞在焉。思解缨绂、永咏山水。神与
  道超,迹为形滞。故书其事焉。
  鹤岑有奇径,麟洲富仙家。
  紫泉漱珠液,玄岩列丹葩。
  常希披尘网,眇然登云车。
  鸾情极霄汉。凤想疲烟霞。
  道存蓬瀛近,意惬朝市赊。
  无为坐惆怅,虚此江上华。
第2个回答  2013-04-01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