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山岛的梅山乡乡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28

以岛建乡,位于区境东南部,穿山半岛东南侧浅海中。东临峙头洋,南濒佛渡水道,与舟山市陀区的佛渡、六横、桃花诸岛隔海相望,西贯象山港,北依梅山港,与白峰镇的下阳、平阳村毗邻,经上梅渡口和梅东渡口的车客轮渡相通,与大陆“上白公路”和“沿海中线”连接。主岛陆域面积26.9平方公里,另有东部沿海的青龙、扑蛇两小岛和北部大陆方门山地以及沿海涂,乡域总面积34.2平方公里。乡人民政府驻梅中村,距宁波市中心54公里,距新矸街道28公里。
梅山本岛是我国海岛中腹地开阔的海积平原岛,海岸线周长25公里,东西长7.6公里,南北平均宽3.5公里,地开呈足迹形,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海积平原占本岛面积80%,沿海海涂占8%,低丘占12%。有耕地1140.7公顷,盐地831.5公顷,河流水库93.6公顷,山地272公顷,海涂666公顷。岛内丘陵最高烟墩岗,海拔148.8米。土壤肥沃、物产丰富,现在是宁波市唯一保留的海洋湿地岛屿。 本岛陆域的形成,是居民400多年来随着人口不断增加、不断筑塘围垦滩涂而成的。展示了“沧海桑田”的地域特色。按照筑塘塘垦田的年代先后,可分为四个阶段:一、居民初期(约1600—1661年):时居烟墩山下的沈氏、张氏筑砂塘、里石桥塘和里百亩塘;时居洪家山的洪氏、纪氏筑门口塘,合计围滩垦田约500亩。清顺治18年(1661年),清廷颁布“海禁”,居民迁居大陆。二、两岛时期(1685年—1829年):清康熙23年(1684年),清廷诏令“弛海禁”,居民返回故里。时居梅子山、盘峙里塘、徐姓塘、河塘、太各塘、厂跟塘、大兴塘等塘;时居烟墩山和南汇山周边民众陆续建筑苔岙塘、里岙里塘、外塘、岭后畈塘、石桥塘、外岙塘、叶家塘、担峙厂跟塘、王家塘、深水塘、龙底塘等塘,合计围涂垦田6000余亩。此时已形成东部以梅山为中心的梅山和西部以烟墩山为中心的下岸两个小岛,中间隔三江浦。三、两岛合一时期(1830年—1910年):清道光壬辰年(1830年),东、西两岛居民于三江浦南、北两端筑八百亩塘,从此两岛合一。尔后又续建钟家塘、永兴塘、复成塘、沙里塘、茶厂王家塘等塘,合计围涂垦田9800余亩。民国时期灾害与战祸连绵,尚无筑塘围垦事迹。至1956年8月“抗台救灾”时,经宁波市人民政府派遣飞机测量与实地数据核实:梅山岛陆域面积18.2平方公里。四、人民公社时期(1958—1980年):1958年3月,宁波市工商局于岛南部永兴塘外筑围涂4950亩,建立宁波市国营梅山盐场;1968年至1970年,梅山公社会同白峰公社于七姓涂南部筑塘围涂1695亩,建立梅西联办盐场;碑塔生产大队于大兴塘外筑大兴塘,围涂430亩,建立碑塔盐场;梅山、炮台、盘峙三个生产大队于搀里塘外筑塘围涂950亩,建立梅东盐场;盘峙、里岙两生产大队分别在道头咀与下道头筑塘围涂各50亩,建成淡水蓄水塘。1977年至1980年,梅山公社又在梅西联办盐场西北部筑塘围涂4050亩,建立七姓涂盐场。此时22年间共围涂造田12175亩。如此一线海塘逐渐外移,陆域不断扩大,形成今之岛域。至2006年,本岛陆域面积26.9平方公里。
岛内自然环境恬静优美,夏秋时节季风劲吹,风向以ESE为主,冬春时节季风风向以NM为主,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湿润,无霜期长,冰雪罕见,常年无高温、低温等灾害性天气。独具冬暖夏凉、空气清新、四季葱绿、宜人适物的小气候特点,素有“绿岛”之称,2004年被宁波市人民政府被宁波市人民政府誉为“生态乡”称号。 建区前,以盛产棉、鱼、盐三大产业为主,集体经济和农民人均年收入列原镇海县21个乡镇前8位。建区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施“生态兴岛,绿色富民”的发展战略,加快经济发展步伐。2006年实现社会生产总值33827万元,为1984年3850万元的8.7倍;农民人均年收入6951元,为1984年17平方米的2.6倍;人均存款4848元。2006年农业总产值11710万元,二分之一农村劳动力已转向第二第三产业。
梅山乡自清代初期至今,既有种植粮油蔬菜和多种经济作物,又有捕捞、养殖多种海生鱼类、贝类、甲壳类、藻类等水产品,还有海水晒盐的传统产业。早在1836年,岛内已始种棉花,是原镇海县最早植棉区之一。1994年前棉花种植面积728.8公顷,年产值皮棉500吨以上;水稻种植面积260公顷,年产量2700多吨;西红柿种植面积160多公顷,年产量13000多吨,当时为宁波、奉化、舟山等食品罐头厂的主要原料基地。1982年从美国引进芦笋,至1989年种植面积56公顷,总产量450多吨,占当时宁波市芦笋外贸量70%。1995年成立“绿岛农业开发公司”,从日本引进西兰花(绿花菜)种子,种植面积发展到420公顷,年产量5860多吨,成为浙江省绿色蔬菜出口创汇基地。2004年10月,“绿岛”牌西兰花产品经浙江省农业厅审定为“浙江省无公害绿色蔬菜”,列入国家星火计划项目。2006年,绿岛农业开发公司与绿洲蔬菜营销公司先后投资300万元,扩建塑料大棚蔬菜基地会计28公顷,年产超季节、无公害优质瓜果蔬菜950多吨,产值660多万元,“一优两高”农业示范基地已初具规模。此外还种植优质西瓜490多公顷,年产量7200多吨;无核蜜桔120公顷,年产量1600多吨;套种、间种日本蚕豆、法国梅豆、大豆等145公顷,年产量700多吨;哺鸡竹、雷竹和毛竹65公顷,年产优质竹笋60多吨;龙井茶18公顷,年产鲜茶220多吨;花卉38公顷,价格250万元以上。全乡有畜禽养殖48户,其中养猪户12户,年饲养猪1680多头;养兔4户,年饲养兔6200多只;饲养鸡、鹅、鸭共32户,共饲养家禽4500多羽。
民国时期,乡民已有海涂养殖蛏、蚶、蛤等贝壳的养殖户100多户。1982年以后,海、淡水养殖业蓬勃发展,至2006年,全乡有水产养殖户638户,养殖总面积750公顷,其中陆上养殖378公顷,海涂养殖320公顷,浅海网箱养殖52公顷。主要品种有甲壳类:东海梭子蟹、青蟹、亚洲对虾、南美对虾、竹节虾、基尾虾、白虾;有贝类:银蚶、毛蚶、蛏、蛤、蛤蜊、纹蛤、香螺、泥螺等;鱼类有:鲈鱼、大黄鱼、米鱼、美洲红鱼、石板鱼、黑鲷、欧鳗以及淡水鱼等;海藻类有:海带、紫菜等。年总产量3200吨以上,年总产值3937万元,已成为宁波市著名的水产养殖基地。梅山又是宁波市旅游“十一五”规划中的“国际休闲度假区”,随着梅山发展目标的定位,集体和个体投资经营的集旅游、度假、休闲、娱乐、餐饮于一体的农家乐、渔家乐等项目正在不断推出。至2006年底,主要企业有:绿岛农业开发公司的以大棚蔬菜瓜果为特色的“休闲观光农业基地”、“梅东海钓中心”、“梅港渔村垂钓基地”、“盘峙垂钓中心”、“梅西海钓塘”、“七姓涂饭店”、“碑塔钓鱼塘”和“环岛游艇”等。
海水晒盐是梅山乡的传统产业,现有盐田781.5公顷,其中国营梅山盐场330公顷,乡村联办盐场451公顷,从业人员共计700多人,年产优质食盐8万吨以上,年产值4000多万元。梅山乡是渔业强乡,至2006年,有海洋捕捞的中型机动渔船118艘。主要作业有:张网、串网、倭网、油丝网、旋网、揖网、海钓、撩海蜇、鳗苗网、蟹笼网和罾等传统作业,年捕捞各种水产品3000吨以上,年产值3850多万元。
(专注:2006年12月,宁波市海洋渔业局为保护象山港海域水产资源,会同北仑区农林渔业局发布《禁渔公告》,已处销乡内从事浅渔捕捞作业的小型渔船合计103艘,同时发放补偿金合计650多万元。)
梅山乡的工业发展于建区前,稳定于建区后,因受地理位置和交通的制约,故发展较慢、企业规模较小。至2006年底,全乡有民营个体企业78家,工业总产值22118万元,从业人员共2200余人。初步形成了船舶修造、食品加工、制冰冷藏、旅游帐篷、塑胶皮件、家用电器、注塑电镀、汽车配件、五金压制、模具电机、树脂化工、针织制衣、水泥预制、磨料磨具、包箱文具、客货运输等门类众多的工业格局。其中年产值超200万元的33家,年产值超2000万元的4家。其中4家企业的优质产品已有外贸出口实迹,如磨料磨具厂的“金冈砂”产品系列、通洲公司的水产食品、“安吉尔”家电产品、旅游帐篷厂的4大产品系列均畅销国内、国际市场。1988年至今,全乡有2700余名中青年农民前去全国各地办企业、务工或经商,其中宁波市内1600人、浙江省内500人、浙江省外600人,年经济总收入6200万元以上。
民国时期,乡内商贸业萧条,仅有里岙岭下、苔岙店跟两家店铺。1985年前,全乡只有梅山供销社和梅西供销分社及其各村代销店,共18家。1986年至2006年,群众得益于党的富民政策,各类商店、酒家、旅馆、药房和农副产品收购商等已发展到267家,其中注册资金50万元以上的中、大型超市9家。商店布遍全乡46个自然村,形成了以梅中村为商贸中心,梅东、梅西市场繁荣的局面。此外,现有乡村农贸市场7处,平均日成交总额3万元以上。还有500多名行贩,日夜奔波于宁波、舟山两市的农贸市场,专业、营销各种水产品。2006年底,第三产业增加值2220多万元,从业人员1250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