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缘说法令解脱,无缘合掌令欢喜的意思

如题所述

“有缘说法令解脱,无缘合掌令欢喜”出自六祖禅师慧能的经典名言,意思是说:如果有缘,通过说法,可以让人解脱烦恼,获得自由和喜悦;如果没有缘,通过合掌,可以让人心生欢喜,感受到尊重和友善。
这句话告诉我们,有缘之人可以通过听法、学习佛法来解脱烦恼,无缘之人则可以通过合掌、尊重他人来分享喜悦和快乐。无论是从自身修行还是从对他人的态度来说,这句话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2-07
《论语》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译文
孔子说:“智者喜爱水,仁者喜爱山;智者好动,仁者好静; 智者快乐,仁者长寿.”
以山水形容仁者智者,如南宋时代儒学大师朱熹所言:
“没有对仁和智极其深刻的体悟,绝对不能作出这样的形容。”
圣人智仁双全。
智者也就是聪明人。聪明人通达事理,反应敏捷而又思想活跃, 性情好动就像水不停地流一样,所以用水来进行比拟。
仁者是仁厚的人。仁厚的人安于义理,仁慈宽容而不易冲动,性情好静就像山一样稳重不迁,所以用山来进行比拟。
“乐”字有两种常见的用法:
一名词,义为“音乐”,读yuè;
二是形容词,义为“快乐”,读lè。
“仁者乐山”的“乐”见于《论语·雍也》:“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智慧的人爱好水,仁德的人爱好山。两个“乐”字都是带宾语的动词,义为“喜好,爱好”。
为什么“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呢?
“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
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
又有将“五行”之说引入者
“知者属土,故乐水;仁者属木,故乐山。”录此二说,以供参考。
“达”:通晓。
“事理”:通指事物的道理。
“周流不滞”:指循环流转而不停滞。
“仁者”:仁厚的人。
“安”:
一是指安稳,稳定;
二是指安于,习惯。
“义”:指思想行为符合一定的标准。
“义理”:指合于一定的伦理道德的行事准则。“迁”:指变易,变动。
聪慧敏捷的人,通晓事物的道理,(反应敏捷而思想活跃),如同循环流转不停滞的水。(智者活泛)类似流动变化的水,所以聪敏的人喜爱水;
宽厚仁德的人,恪守遵循着普遍皆宜的行事准则,仁慈宽容而不易冲动,就象厚重不变易的山。仁者好静类似稳重不变动的山,所以仁厚的人喜爱山。
仁,首先是人内心深处的一种真实的状态,它的极致必然是善的,这种真和善的全体状态就是“仁”。
孔子确立的仁的范畴,进而将礼阐述为适应于仁、表达仁的一种合理的社会关系与待人接物的规范,进而明确“中庸”的系统方法论原则。“仁”是《论语》的思想核心。
柏拉图说过一句话:
“自制是一种秩序,一种对于快乐与欲望的控制。
早早睡觉,好好吃饭。
唯有自律的人生才能抵抗不断变化的未来。
提高自己的能量,首先从提高自己的身体能量开始,然后是心的能量。
人心是不待风吹而自落的花。抱着从容恬淡的心态过日子,一年都显得漫长无尽;抱着贪婪执着的心态过日子,纵有千年也短暂如一夜之梦。
王阳明先生说:
心是身之主宰,和身体的感官栖息相关,就像阳明先生在龙场悟道。我们今天建设自己的心灵品质,主宰自己的行为作用,就能够让心常快乐。
“用功收心时,有声、色在前,如常闻见,恐不是专一”“如何欲不闻见?
不让你的心被眼前的声色见闻牵引而去。
专一,专心致志,并非草木死灰,外面所发生的一切都应明查秋毫,但是却如如不动,这才是真功夫。
人心惟危,我们每天面临着各种各样的事情,还有各种各样的诱惑扑面而来,假如没有真功夫,自己的心很容易被这些声色犬马中带跑了,而且我们还很容易陷入危险之中,犯下大错。
用明心净心的功夫,心才能真正成功身之主宰。
在精神食粮上,应该是少则得、多则惑,如果你学习了很多知识,却没有消化,没有内化,那就会产生伤食之病,这些没有被消化的知识,反而遮蔽了自己内在的智慧宝藏,让我们的不能够真正的成长。
一个真正用功之人,会将圣贤教诲,转化为心灵成长的养分,让心变得特别的细致入微。
只有心明眼亮,再去学习各类学科知识,就能够很快掌握其中的精髓要点,把一本厚书读薄了,把这些知识内化成自己的真性情,这样的学习才是非常的快活千里。
不知道自己博闻多识,如果我们不能明心见性,就不能把这些博闻多识,转化为自己开发心中宝藏的资料。
我们真的要重视心上用功,人生最大的真相就是心中有无尽宝藏,最大的战略就是要开发这个内心的宝藏。
定期把令自己不开心的人事物从脑子里删除。你才能迎接更好地人事物。
做更好的自己,迎接更好的将来。
轮回是你的心,涅槃也是你的心,一切苦乐和一切无明都只存在于你的心。
控制你自己的心。
第2个回答  2022-12-08
六祖禅师说:有缘说法令解脱,无缘合掌令欢喜。
意思是
你我有缘相见,我给你说法,让你解脱;
你我无缘相见,一起合掌,彼此共同分享欢喜。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