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师课堂导入经验和方法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5

  导语:课堂导入环节在英语教学活动中至关重要,它是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热身环节。正确有效的导入能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进入课堂学习的最佳状态,把学生的注意力自然过渡到新内容的教学当中来。

  初中英语教师课堂导入经验和方法

  1.以教师的提问为主线,通过师生问答导入

  这是大多数中学教师普遍采用的导入模式,又称悬念导入法,简单直接,效果明显,通过师生间的一问一答自然地引入到新的学习目标中来。师生之间在问答中设置重重悬念,引出新的教学内容。如8B Unit 3 Reading ( Around the World in Eight Hours)这篇课文,课文本身就是一篇教育游戏,充满悬念,本人设计几个以前学生玩过的游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导入所学课文。For examples:

  1)T: What is your favourite game?

  S1: It is called“Xian jian qi xia”.

  2)T: Who designed the game?

  S2: It was designed by Leiming.

  3)T: Who is the main character?

  S3: Li Xiaoyao.

  4)T: How many levels does the game have?

  S4: It has 6 levels.

  T: Now, in this class we will learn a neweducational CD-ROM called Around the World in Eight hours.这堂课学生兴趣极浓,教学效果极佳。

  2.直观导入法

  直观导入法是指通过展示具体的实物、图片、简笔画、照片、幻灯片、录音、录像等导入教学。这种教学方法往往表现力很强,生动形象,能很快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因此,学生更容易将精力集中于课堂。如8A Unit 6 Reading ( The Taiwan Earthquake) 老师可以在上课之前播放有关四川地震的场景图片,让学生能够更真实地去体会到地震这一自然灾害,并从内心里萌发出想了解地震的一种渴望。再如 9A Unit 1 ( Comic Strip and Welcome to the Unit) 老师可先播放十二生肖的幻灯片,要求他们在看完后迅速说出所看到动物的英文名称,抓住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要强,善于表现自我的特性,给他们充分发挥的空间,接下来再向学生介绍西方国家的十二星座,这样他们更乐于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

  3.用学生会话、表演导入

  中学英语教学普遍存在着缺少课堂活力,学生怕说怕做等现象。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英语课堂生动活泼。

  4.游戏导入法

  初中生一般对游戏之类的都会比较感兴趣,教师也可以投其所好,将游戏与英语教学可以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的教学方法突破了传统的教师只管动嘴,学生只管动笔的框框,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5.笑话及故事导入法

  相对于枯燥无味的单词罗列,学生应该更喜欢一段有趣的笑话,或是一则引人入胜的故事。一个英语小故事,可能都不到五分钟的时间,却能够吸引住学生,让学生由被动地接受,变为主动地渴求知识。如,在学7B Unit 5 Reading ( A Brave Young Man) 前,我讲了下面一个故事:

  Once there was a big fire in a flat. A young man was at home alone. Suddenly, he heard someone shouting“Fire! Fire!”He saw his neighbour, the 79-year-old Mrs Sun, in the kitchen. She could not get out because she had hurt her leg. The young man poured water over his jacket and rushed into Mrs Sun's kitchen to save her. The fire burned his neck, arms, and face. He was in hospital for two months.

  然后问学生:Who do you think this brave young man was?

  学生回答: Zhang Hua. 接着在这段小故事的引导下,教师就可以很顺利地将学生带向所学的课文,由于有了故事情节的铺垫,教师教起来更加轻松,学生接受新内容也更加快。

  6.预习导入法

  课前预习一直是中国教学的一种优良传统,预习可以让学生事先了解课堂所要讲的内容,这样学生可以更快地进入到角色中。教师在课前布置预习内容,并且适当设置几个问题,问题要具体,要由浅而深,但不可过多、过难,注重于引导学生去独立思考,然后再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提问。这一导入法可以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9A Unit 3 Reading ( What should I do?) 针对这课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可设置:

  a)What problem does Millie have?

  b)Why does Millie agree to do much work although she does not want?

  c)Does Millie have hobbies? What are they?

  d)What do you think of her problem? Can you offer her some advice?

  这样四个问题来指导学生自学课文,带着问题去思考,这样一种先学后教的模式会对课堂教学效果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7.复习导入法

  孔夫子说“温故而知新”,复习旧知识会更容易接受新知识,课文每单元的设置都是考虑到这点的,也就是前一课的知识就是学习后一课的基础,复习导入法是教师在课堂前几分钟,带领学生复习前面所学过的课文或与新课有关的语法及知识点。在复习的过程中,教师要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复习巩固旧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更好地引入新的教学内容。

  除了上述七种导入方法之外,还可以通过介绍名人轶事,风土人情,环境,生活话题等来导入新课。

  英语是门世界语,它的发音,语法等都是遵循欧美的.规则,我们将英语引进国内,中国的国情决定了我国的英语的教学方法本土化。

  本人从事英语教学近三十年,切身体会到中学的英语教学一直在发展,越来越人性化,越来越被学生所接受。形式多样的课堂导入就是教学中所摸索出的门道,我们教师应根据初中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选用具有实用性、启发性和趣味性的导入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对于英语教学而言,课堂导入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教师需要在课堂导入投入应有的时间,切实有效地提高英语课堂效率,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积极向上的课堂气氛,帮助学生化解学习内容的难度,实现新旧内容的自然过渡,可达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