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难治的原因有哪些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3

强迫症难治的原因有哪些

  强迫症是一种比较难治的心理疾病,它带给人的痛苦是非亲身经历者难以体会的。在现实中,很多强迫症患者都在选用森田疗法来治疗自己的强迫症,但治疗的效果有时却是差强人意的,当然这并不是森田疗法不好,而是由于没有正确地理解森田的精神所导致的。以前我曾写过一篇《此顺其自然非彼顺其自然》来说明“顺其自然”的真正含义是什么。这里我将再分析一下除了没有正确理解森田精神之外的强迫症难治的另外两点原因。

   1、 人都有强迫倾向

  强迫症患者心中最大的愿望可能就是希望自己的头脑里再也不要出现一丝的强迫观念

  了。这个想法虽然是美好的,但同时也是危险的,因为没有一丝的强迫观念是完美主义的想法,它会为你以后从强迫症的旋涡里走出来埋下一个隐患。

  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会遇到一些挫折、不顺和需要做出选择的事情,而这时,我们每一个人都会为此烦恼,会不断地在头脑里反复地想该怎么样处理这些事情,特别是当我们面临重大选择的时候,有可能这种反复地想会持续得更久,其实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种反复地想就是一种强迫,所以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有强迫倾向的,只是那些健康的人它们在事情解决之后,强迫也就跟着结束了。

  所以强迫症患者应该放弃不要一丝的强迫观念出现的完美主义愿望,因为你抱着它不放,生活中这些必然的强迫就会与你的强迫症结合起来加重你的症状,这也是为什么强迫症难以跟除的原因,因为强迫是根本就无法彻底根除的。

  其实强迫症给我们人最大的痛苦不是强迫的观念或行为,而是伴随着这些观念和行为出现的焦虑、紧张和不安的情绪。你不访想一想,如果你的情绪是平静的,甚至是愉快的,那么即便是反复地想问题的症状依然存在,你还会有以前那么痛苦吗?所以要想治疗强迫就不要将症状视为大敌,而要接受症状,只有这样,你才不会把症状看得那么重要,症状不重要了情绪才会平静,而只有情绪平静了才会反过来使症状得到缓解和消失。

   2、强迫的泛化

  强迫症有个特点就是容易泛化,也就是说最开始我们强迫的只有一个观念,但到后来,强迫的观念越来越多,一个接着一个地强迫,它们可能是同时强迫,也可能是一个替代一个地强迫。强迫泛化的原因首先得有人格说起,一般来说患有强迫症的人都是比较内向的,同时又完美主义、敏感和固执的。而在患上强迫症后,由于症状的原因使得原先人格成分中的敏感跟加敏感,所以产生泛化。当然如果从行为的角度来说是因为形成了一种强迫的习惯。从心理分析的角度来看,泛化其实就是心理冲突持续得不到解决的一种表现。

  那么我们要怎么样来防止强迫的泛化呢?答案很简单,首先我们要意识到泛化的存在,当出现泛化的时候,不用去理睬这些让你反复想的观念,而应该该做什么就去做什么,那么泛化就不会影响你。当然有的时候这些泛化的强迫观念表面上看是很正确的,给人的感觉是不去想是不行的,但你要记住,这是个陷阱,只要你一去想它,那么你就又陷入了强迫的怪圈。

  为了让大家对泛化理解清楚,下面我将举例说明: 比如某人他最开始只是反复地强迫别人是不是觉得他很怪,由于这个强迫的冲突持续得不到解决,于是他又对其他事物产生了强迫,如他在看关于人体科教片的时候,他突然冒出了一个念头,就是我们人要分男人和女人两种性别,于是他又反复地思考这个问题,而后,他在出门后又突然想到门是不是没有锁好,于是又强迫地思考这个问题,以此类推,强迫的东西就越来越多,而这些其实全是强迫的泛化造成的。倘若事先他就知道强迫会泛化,那么当他出现泛化的时候就会警觉和认识到原来不是这些问题(人为什么分男女两种性别等)有什么意义,而是症状在泛化,这样他的心里就有底了,内心的焦虑情绪会减少很多,同时也为能顺其自然,不去在意这些症状找到了一个理由。

  e时代的网络强迫症

  除了吃饭睡觉,几乎都守在电脑旁边,腰酸腿疼;没事就去网络店铺“闲逛”,每买一样东西都要不停地比较,眼睛酸胀;几乎每天都要买点东西,不然就会觉得手痒心痒,存款数额则直线下降……继“车奴”“房奴”之后,把大量的时间、金钱、精力贡献给网络购物的“网购奴隶”又产生了。这一现象在引起人们注意的同时也引起了争议:谁让我们成为网购的“奴隶”?

   网购强迫症:不买东西就难受

  画画出色的叫画家,书法写得好叫书法家,摄影技术高的叫摄影家,用“买家”来称呼在网上买东西的,那得买到什么程度?王丽说,自己从开始网购起,就像患上了“强迫症”:“每天有空的第一件事就是开电脑,开了电脑的第一件事就是上淘宝网。”她说,自己的收藏夹里有很多店铺,她每天都要把这些店铺逛一遍,看看有什么新货,最喜欢买的是衣服、包、护肤品、彩妆、香水等,简直变成了一种习惯。“有时候想,买一件也要出那么多快递费,还不如多买几件,加上东西本来就比商场便宜,所以常常会不知不觉地买多了。”王丽说,现在自己的香水已经有二三十瓶,衣服、包等等更是多得没法算。“哎,网购看似便宜,其实你会无意中买很多没用的东西,反倒会花更多的钱。”

   e时代的网络强迫症

  王丽说,可能女人天生就爱买东西,现在自己的大量时间、精力、金钱都用在网络购物上。她觉得自己的强迫症不只是不停地买东西,还表现在每买一样东西都要在网站上搜索,看其他卖家还有什么价位,直到把所有的卖家都比较完……“人家是把时间、金钱、精力都花在了买房、买车上,所以叫房奴、车奴。我呢,就算是个网络购物的奴隶吧!”与王丽相似,还在上大学的陈小姐迷上网络购物后,几天不在网上买东西就难受。“可能网购总是通过支付宝、网上银行之类的付款,对金钱的敏感度容易降低,不知不觉就会花很多钱。”不算则已,一算吓一跳,陈小姐两个月就在网上买了3000多元的东西。“这对上班的人来说没什么,但我还是学生,这些钱已经透支了几个月的生活费了。一定得控制了!”

  再看看网友们的“痛苦”:我在商场里看到东西就想上网搜;3年在网上花了近5万元,吓人啊,我也就是小城市的小市民;在天涯论坛上,一篇让大家统计2008年网购花费的帖子得到了网友的热烈响应,一年在网络购物上花费2万元左右的大有人在,很多网友统计后自己都被吓了一跳……

   网购优点多:价格便宜品种丰富

  在网络世界里,买东西的人常被称作“买家”,卖东西的则是“卖家”。许多买家认为自己喜欢网购有着充分的理由。

  “网上购物方便、便宜,为什么不呢?”在昆明市一国营企业工作的俞小姐说,自己是从去年8月怀孕后开始网络购物的。以前,自己对网络上的东西印象不佳,总觉得假货多、质量差。但怀孕后新家装修,自己因为不方便出去买东西,于是开始在网上买些新家需要的小东西。“比如那种欧式复古风格的木质电话,家具城要卖500多元,在精品店卖400多元还不保修,当时我嫌贵没买。到网上一搜,才200多元一个。”俞小姐想:先买一个试试吧。结果货到了以后简直出乎意料:“质量跟我在家具城、精品店里看到的没有任何区别,而且还保修!”从此以后,俞小姐开始了自己的网络购物历程:孕妇装、防辐射服、宝宝的衣服、玩具……俞小姐说,大多数东西都能让自己满意。特别是宝宝的玩具,自己去逛商场的时候就顺便看好品牌、样式,然后去网上买,同样牌子同样款式的会便宜很多。

  在电信部门工作的高翔则认为,网络购物的最大优点是商品丰富,省却了到处去跑、去找的麻烦。“比如淘宝,在上面一搜,真是让人吃惊!从针头线脑、衣服、家具到奔驰、宝马,都有得卖!”高先生说,自己想买的新奇物品都能在网上找到。“我记得偶然看见一家店,里面还卖店主亲手种的南瓜!”

   网购对人们生活:影响有多大?

  网络购物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到底有多大?一些事实能让我们“以小见大”:目前有专门收集“淘宝好店”的网站,吸引了众多网友;有专门请网友检举、罗列网上“黑店”的网站;在影响力很大的论坛“天涯”的时尚资讯版,一些网友哀叹天涯就快成为淘宝的“后花园”了;关于网购的各类帖子随时可见。虽然这些发生在网络世界,但都需要真人花费时间和精力。

  不仅买家的生活受到了网购影响,卖家也一样。网络购物给了很多卖家就业机会,也给了很多人面对困难的信心。也许你没有意识到,但这个群体里确实有身残志坚的残疾人、有刚毕业没找到工作的大学生、有怀孕后在家休假的年轻妈妈、也有在金融危机来后失去工作的中年人。一位店主在网上写道:自从辞职开店以来,我每天从9时到24时,几乎是一刻不停地守在电脑旁,偶尔出去不是进货就是去见当面交易的买家。随时要回复客户、联系厂家、处理快递的事情,货进得多,感觉自己每天是在仓库里上网、吃饭、睡觉。辞职开网店,图的就是个轻松自在,不知不觉生活怎么变成这样了!

  其实,不停地逛网上商店、不停地买东西、不买就难受……虽然很多人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也抱怨自己网购成瘾,但要真正纠正却很难。专家分析,有个别人买东西买到完全依靠网络世界,不愿与外界接触。到了这种程度,已经不是单纯地功能使用的依赖,而是沉溺症的征兆了。因此,专家建议,网络“购物狂”们可以多去逛逛商场,接触现实世界;多使用现金;学会记账,经常统计花销;想买的东西可以先记下,过段时间再看是否还想买。学会这些,才可能自如地利用网络购物,而不是为其所累。

   哪些方法可以预防强迫症

  有些人的行为总是被一些想法所操控,比如重复的洗手,数数等。尽管他们自己本身也很清楚这些行为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却无法自控加以停止。其实这就是大家常见的强迫症。

   哪些方法可以预防强迫症?北京心理咨询专家为您解答:

  一、从小注意个性的培养,不要给予自己过多、过于刻板的要求;对于预防强迫症的发生有很大帮助,特别是父母本人有个性不良者更应注意。

  二、多参加集体性活动及文体活动,多从事有理想有兴趣的工作,培养生活中的爱好;以建立新的兴奋点去抑制病态的兴奋点。

  三、注意心理卫生,努力学习对付各种压力的积极方法和技巧,增强自信,不回避困难,培养敢于承受艰苦和挫折的心理品质。

  四、在日常饮食上实现强迫症的预防。缺乏营养的人不仅会患上生理疾病,也可能会为强迫症等精神障碍性疾病提供可乘之机。因此,选好平时的饮食菜单可以间接预防这一类疾病的出现,如,菠菜中含有丰富的镁、维生素C以及大量铁质和人体所需的叶酸,恰当食用可以使人头脑和身体放松,赶走抑郁情绪;香蕉中含有一种被称为生物碱的物质,可振奋精神和提高信心,另外,它还是色胺酸和维他命B6的可靠来源,可以帮助大脑制造血清素,减少产生忧虑的情形,令人的大脑神经趋于宁静和愉快。

   洁癖通常是一种内心的焦虑

  喜欢干净、经常清洁是好的生活习惯,可是如果干净过分,就是洁癖了。洁癖不仅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社会交往,它还使人出现心理焦虑等症状。患上洁癖一般有两种途径,一是听到别人说的经验;二是自己对某种事情的`担心害怕。

  事例1:吃水果要泡3个小时

  王辉小时因吃没有洗过的水果,拉肚子了。爸爸告诉他果皮有很多的细菌,如果不洗干净就会得病。从那以后,王辉无论是吃水果还是蔬菜,都要泡3个小时以上才放心。

  事例2:洗10次澡我才安心

  18岁那年张红被性骚扰了,从那以后她每次洗澡都要洗10次。但是她还是觉得自己不干净,无论什么时候她只要想起了这种事情,就会洗澡。

  事例3:外面的世界有细菌

  张小姐担心外面有很多细菌,每次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把衣服脱掉挂在门口,从来不会把衣服拿到卧室、客厅,希望把自己的家和外界隔离。

  事例4:世界上最脏的就是钱

  小杨是一名大学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他觉得钱很脏,“我手中的钱可能被很多人拿过,他们做什么工作的都有,而且钱又不能洗。”小杨说。但凡和钱有接触时,他都会戴上手套或用纸隔着拿钱。

  教育过度会引发洁癖情结

  看到以上这些事例,相信很多人表示不解的同时又会替他们惋惜,觉得这样很累,也影响日常的生活。那么这些洁癖习惯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

  辽宁省人民医院心理科主任何茹指出,患上洁癖一般有两种途径,一是听到别人说的经验;二是自己对某种事情的担心害怕。

  比如,患者认为由于没有注意清洁而患上某些疾病,从此以后就经常洗手;有人认为性生活也许会染上艾滋病,从此就对此十分戒备;还有人是在情绪低落的情况下患上洁癖的,他们用一种具体的方式来去除内心的焦虑……

  另外,有些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过度,比如给孩子一个过分的清洁教育引导等,也会引发孩子洁癖行为的产生。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心理科主任医师王旭梅说:“很多洁癖患者并非天生如此,成长经历中,家长或老师对他们的健康清洁教育过度,引发他们把这些想得非常严重。而过度的清洁教育在他们幼小的心灵可谓根深蒂固,长大后就会对这种东西过分地在意了。”

  喜欢干净 不一定就是洁癖

  何茹说,有些人洗手,每次都洗到胳膊肘,用香皂洗2次,但是不到两三分钟就洗完了,这完全不耽误正常的生活,所以这也不是洁癖。

  有些做服务性行业的人,例如护士每天接触的人很多,平时经常会触摸眼睛、嘴、身体等器官,像这样的人经常洗手就不算洁癖,因为是常识性的生活习惯,这是对自我的一个保护。如果是单纯的爱干净,在不影响正常生活、正常工作的前提下也不能称之为洁癖。

  何茹表示:当洁癖影响你的社会功能和社会角色时,比如说为了清洁可以不吃不喝,连碗都不敢碰,被子也不敢接触,连班都上不了了,那这就是一种心理疾病,就是洁癖了。

  缓解焦虑 分析产生的情景

  洁癖的患者以及他们的家人都是非常痛苦,如何缓解这种症状,是他们最想摆脱却又最难以实现的目标。

  在采访中,记者获悉洁癖其实是一种心理疾病。既然洁癖患者大多是由于心理焦虑产生的,那么缓解他们焦虑情绪应该是治疗该疾病的突破口。

  何茹指出,要帮助患者分析洁癖行为产生的情境、原因,找出他到底对什么事情过分担心、忧虑。同时,也要知道他们遇到什么事情时,会让症状表现突出。当患者重新认知这些事情之后,才有可能真正缓解他们心中的焦虑和不安。

  针对此疾病,何茹表示,患者大都需要半年甚至更久的心理治疗,并且根据个人的情况、症状不同,治疗的方式也不尽相同。

  心理专家称:舍不得扔东西或是“强迫症”

  “东西总舍不得扔?这是‘病’!你有没有这样的习惯:小摆件、旧报纸甚至布条,哪怕几年都没用过,但你坚信某天它会有用,舍不得扔?美国精神病学会研究表明,患上‘囤积强迫症’的人大脑会过度活跃。然后,就离潜伏或明显的抑郁症不远了。唯一疗法是经常进行拣选,该扔的就扔掉!”

  日前,这条微博被网友转发了近万次,引无数网友纷纷吐槽:“没油的笔管,空的礼品盒和护肤品的瓶瓶罐罐,包装纸袋和丝带,雪糕的包装袋,衣服的吊牌,饮料的瓶盖……我统统都不放过,因为总觉得它们会在某一天派上大用场。”网友“@虿虿的脑袋”直呼,“我以为我这是勤俭持家会过日子,原来是强迫症呀……”

  洛兰的“囤积”习惯已有20年。她和儿子、未婚夫住在美国马萨诸塞州一栋两层小楼里。她与未婚夫居住的卧室兼办公室零乱不堪,各种物品泛滥成灾。尽管他们曾尝试丢掉一些东西,但始终没能成功。囤积不仅毁了洛兰的生活,还影响到整个家庭。洛兰的儿子不能将朋友带来家里做客。洛兰和她的未婚夫已订婚8年,但由于生活混乱,他至今没答应与洛兰结婚。

  “囤积狂”总是想方设法记住最初为什么要将它保留下来。当一个强迫性囤积症患者试图决定将什么物品扔掉时,就好像是在经历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囤积症患者总想得太多。他们在作决定前,会非常努力地搜寻记忆,设法回忆起所有与该物品相关的情况。这一番周折后,他们才会努力作出决定。

  怎么辨别囤积狂?“囤积狂”不仅仅只是非常不爱清理杂物的懒汉,他们对于自己所拥有的每一件物品均保持着非常强烈的感情,即使是那些看似使用时间最短暂的东西就像使用过的创可贴,他们都不舍得丢弃。过分偏执地将毫无用处甚至是腐烂变质的物品收集起来的人就是囤积狂。

  小心!别让你的孩子被强迫了

  强迫症是一个比较普遍的心理问题,儿童也不例外。我们先看一个真实的病例,看看当代父母怎么就让孩子患上了这可怕的强迫症,强迫症的症状又是怎样的以及父母们如何预防儿童强迫症的产生。

  16岁的强迫症儿童方小同是一名胆小怕事、小心谨慎、力求十全十美的孩子。他做完作业总不放心,反复检查。老师让他出班级的黑板报,他总觉得不满意,画了擦,擦了再画。

  第一次给同学写信,刚写几句觉得写得不好就撕了重写,反复撕了十几页纸;写完信装入信封,还要拆开看看会不会装错。每天回家写作业时台灯放得高了,认为照明度不够,放低些,又怕光太强,会损害自己的视力,他便反复将台灯抬高些,放低些……

  强迫症是一种以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主要症状的心理障碍。强迫症状是指明知不必要,但又无法摆脱,重复呈现的观念、情绪和行为。

  专家在此说到其实孩子患得强迫症大部分原因都是因为家长的因素,所以请家长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孩子喜欢追求完美的心态,有时也源于父母虚假的赞扬

  为了赢得父母的爱或赞许,很多孩子极力表现自己。有些孩子做事的时候希望有人给自己打分数。他们认为得到表扬是自己获得的成就,在这样的成就感中,孩子不惜用磨蹭这种方式去体验快乐。如果妈妈对孩子的表扬很吝啬,孩子就会更加努力。如果妈妈对孩子做的什么事情都说好,就更加增长了表现欲。有的孩子出一点儿差错就张皇失措,因为没有了妈妈的肯定。这样的孩子内心极其脆弱,或者没有安全感。

   二、父母过高要求会让孩子强迫自己完美

  孩子十全十美是很多父母的愿望。爸爸妈妈事业成功也希望把成功感扩展到家庭,孩子自然成为塑造的对象。当孩子不能像他们期望的那样成功,他们就会觉得自己事业上的光环也暗淡了。很多孩子智商极高,以爸爸妈妈为榜样、为爸爸妈妈自豪,于是严格要求自己,不惜一切代价力争做得完美。长期下去,孩子得强迫症和抑郁症的几率大大增加。

   三、为达到父母的要求而反复涂改会让孩子烦躁

  妈妈不准孩子犯错误,犯错误就要受惩罚。例如:什么东西都不准放错了地方。如果忘了本书在桌子上,妈妈就会严厉批评,说孩子是“猪”,是“狗脑子”,是“笨蛋”等等,或者总是评价孩子越来越差,越来越不如别人,急了的时候还会扇两巴掌。妈妈认为这是为了让孩子有好的习惯,却不知道已经给孩子造成了伤害。孩子知道自己永远达不到父母的标准,就会思考:既然达不到,为什么还要争取呢?所以有些孩子就干脆自暴自弃,或者和妈妈对着干。

  针对儿童强迫症的危害以及产生原因,专家建议在对孩子治疗时,家长们也要从自身找原因,进行改正。

  父母们自身也要训练

  每天给自己点时间享受生命。

  每天减少“应该、不应该;对、错;不、不是”等绝对性语言。

  每天默念:“他还是孩子!”

  每天给孩子一个笑脸。

  每天提醒自己:吹毛求疵会令孩子不舒服。

  每天说一句幽默的话。

  每天有一件事情不和孩子较劲。

  每天给孩子提出一个正面的建议。

  此外,面对磨蹭的孩子,妈妈要学会给自己做心理调适。家长心态平和了,在管理孩子的时候语气就会平和,孩子更容易接受。

;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