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有毒的蘑菇的诗句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2
1. 关于蘑菇林的诗句
关于蘑菇林的诗句 1. 有没有描写“蘑菇”的诗句
《蕈子》

拼音:xùn zì

朝代:宋 作者:杨万里

空山一雨山溜急,漂流桂子松花汁。

土膏松暖都渗入,蒸出蕈花团戢戢。

戴穿落叶忽起立,拨开落叶百数十。

蜡面黄紫光欲湿,酥茎娇脆手轻拾。

响如鹅掌味如蜜,滑似蒪丝无点涩。

伞不如笠钉胜笠,香留齿牙麝莫及。

菘羔楮鸡避席揖,餐玉茹芝当却粒。

作羹不可疏一日,作腊仍堪贮盈笈。

名称:蘑菇

别名:蘑菇又名双孢蘑菇、白蘑菇、洋蘑菇、蒙古蘑菇、蘑菰、肉菌、蘑菇菌,各地区对蘑菇的名称有所不同,但蘑菇一名比较通用。

拼音:mó gu

英文名:Mushrooms

考证:出自《神农本草经》

科属分类:蘑菇科

性味:微寒、性凉、味甘、入肝、胃经。

归经:入肝、胃。

功效:一:益气开胃,久病虚羸及老人小儿体弱者;二:托痘疹;三:抗癌;四:降血糖。五:与葱白儿同食可以促进血液循环。

适宜于老年人、糖尿病、白细胞减少症、传染性肝炎、高脂血症、维生素B2缺乏症等患者食用。

主治:传染性肝炎,小儿麻疹透发不快。

生态环境:森林、草原、山丘和平原,还是在朽木上或是在粪堆上,常常可以采到.

采收储藏:多在秋、冬、春季栽培,成长后采集,除净杂质,晒干或烘干.

资源分布:全国各地均有,分为野生和人工种植两种.

用药禁忌:据古人的经验,蘑菇为发物,故对蘑菇过敏的人要忌食;这对于肿瘤患者的影响似乎与现代研究结论(有利于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相左。笔者认为古人经验也应参考,故肿瘤患者对蘑菇的食用应持谨慎态度
2. 形容蘑菇的诗词
1,响如鹅掌味如蜜,滑似蒪丝无点涩。出自宋代杨万里《蕈子》,意思是:如鹅掌令人惊讶,味道如蜜般浓醇,光滑好像蘘荷没有一点涩味。

2,老楮忽生黄耳菌,故人兼致白芽姜。出自宋代苏轼《与参寥师行园中得黄耳蕈》,意思是:忽然发现树上长了一些黄耳菌,于是俩人拔起筷子美美地吃起了一顿蘑菇大餐。

3,桑鹅楮鸡皆不及,嫫姑天花当拱揖。出自明代史迁的《《菌子诗追和杨廷秀韵》》,意思是:桑耳与楮树菌都比不上它,蘑菇是天生的应该拱手作揖的花。

4,《承同学晓光置酒,嗣又伴游常熟感赋七律一首》近代 王益初

负笈淞滨忆昔年,那知今日复同筵。奇珍茅酒传杯酽,竹笋蘑菇入馔鲜。

译文:回忆当年背着书箱到淞滨,哪知道今天又在一起吃饭。满桌珍馐美味,举杯相庆。竹笋和蘑菇也在这美味之列。

5,《儿童采菌歌》当代 卢青山

山中四月雨淋浪,雨过湿气蒸如汤。茅丛茶根有馀泽,蘑菇立立生其旁。

译文:四月的山中不停的下着雨,大雨过后的水汽像汤一样。茅草丛里有一些剩下的营养,好多的蘑菇耸立在茅草丛旁。

6,《采菇曲二首 其二》明代 李梦阳

白如白玉簪,香如玉田禾。行人且莫行,听我采菇歌。

译文:蘑菇白的像玉簪一样,气味香的像田里的禾苗一样。路过的人先别急着离开,听我唱着采蘑菇的歌曲。
3. 哪些古诗是描写蘑菇的
1、《入京诗》 明 于谦

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2、《蕈子》 宋 杨万里

空山一雨山溜急,漂流桂子松花汁。

土膏松暖都渗入,蒸出蕈花团戢戢。

戴穿落叶忽起立,拨开落叶百数十。

蜡面黄紫光欲湿,酥茎娇脆手轻拾。

响如鹅掌味如蜜,滑似蒪丝无点涩。

伞不如笠钉胜笠,香留齿牙麝莫及。

菘羔楮鸡避席揖,餐玉茹芝当却粒。

作羹不可疏一日,作腊仍堪贮盈笈。

3、《石桥纹蕈》 宋 高似孙

绝冥万丈深,积翠淩空危。

清涧月自浴,孤芳人不知。

石骨溜香髓,松苓涌凉脂。

忽然青云阴,见此白玉姿。

冉冉露痕重,漼漼雪花滋。

淑气注阳鼎,甘津灌华池。

开经拜修静,得道推安期。

聊欲燕其阳,饱食五色芝。

4、《 玉蕈》 宋 施枢

幸从腐木出,敢被齿牙和。

真有山林味,难教世俗知。

香痕浮玉叶,生意满琼枝。

饕腹何多幸,相酬独有诗。

5、《 食菌》 明 顾璘

嵇康食石髓,安期枣如瓜。

虚无不可致,想像生咨嗟。

深谷隐松桂,雨露抽灵芽。

名齐金光草,品异仙掌茶。

采采供晨飧,色莹味亦嘉。

金膏溢齿颊,五内生云霞。

腥腐一以荡,神明发精华。

吾闻古灵仙,饵芝乃升遐。

从兹谢厚味,服尔登云车。
4. 描写森林的诗句
描写森林的诗句有:

1. 蝉噪林逾静, 鸟鸣山更幽

2. 禽吟阴森林,鹿伏朴樕木

3. 素晖射流濑,翠色绵森林

4.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5. 水清石出直可数,林深无人鸟相呼。

1. 森林,是一个高密度树木的区域。这些植物群落覆盖着全球大面积并且对二氧化碳下降、动物群落、水文湍流调节和巩固土壤起着重要作用,是构成地球生物圈当中的一个最重要方面。森林包括乔木林和竹林。森林是由树木为主体所组成的地表生物群落。它具有丰富的物种,复杂的结构,多种多样的功能。

2. 上述诗句全文如下:

(1)《入若耶溪》王籍

艅艎何泛泛, 空水共悠悠。阴霞生远岫, 阳景逐回流。蝉噪林逾静, 鸟鸣山更幽。此地动归念, 长年悲倦游。

(2)《山居叠韵》陆游

禽吟阴森林,鹿伏朴樕木。呜呼吾徒愚,仆仆逐肉粟。联翩怜鸢肩,覆餗速戮辱。艰难还山间,独欲足畜牧。跻梯栖西溪,筑屋宿北谷。光茫常当藏,椟玉触俗目。

(3)《同家兄题渭南王公别业》蔡希寂

好闲知在家,退迹何必深。不出人境外,萧条江海心。

轩车自来往,空名对清阴。川涘将钓玉,乡亭期散金。

素晖射流濑,翠色绵森林。曾为诗书癖,宁惟耕稼任。

吾兄许微尚,枉道来相寻。朝庆老莱服,夕闲安道琴。

文章遥颂美,寤寐增所钦。既郁苍生望,明时岂陆沉。

(4)《竹里馆》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5)《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苏轼

天欲雪,云满湖,楼台明灭山有无。水清出石鱼可数,林深无人鸟相呼。腊日不归对妻孥,名寻道人实自娱。道人之居在何许?宝云山前路盘纡。孤山孤绝谁肯庐?道人有道山不孤。纸窗竹屋深自暖,拥褐坐睡依团蒲。天寒路远愁仆夫,整驾催归及未晡。出山回望云木合,但见野鹘盘浮图。兹游淡薄欢有余,到家怳如梦遽遽。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
5. 有没有描写蘑菇的诗句
采菌(宋·方岳)押药韵 溪行近里所,雪菌朵寒萚。

久晴危欲枯,抱瓮日商略。可怜书生愚,为口不计脚。

龟肠惯饥虚,鸡肋忍馋嚼。独奇白云芝,风露专一壑。

自寻堕樵归,远掬飞泉瀹。此岂不足欤,更嫌村酿薄。

世涂语百车,官仓陈一龠。胡为犯讥弹,而负两芒屩。

甘餐自当肉,石鼎香漠漠。宁忆武昌鱼,况复扬州鹤。

和柳子厚诗十七首(庚戌) 其一十六 得白菌引酒径醉(宋·程俱)押药韵 题注:《郊居岁暮》春霖接岁寒,鲑菜已久索。谁持玉轮菌,侑我金凿落。

安知老瓦盆,平昔滋味薄。得此径陶然,朱颜忽如昨。

常父寄蕈(宋·孔平仲)五言律诗 此物固已美,采之从历山。蒙兄远相寄,深意在加餐。

冷落齑盐地,萧条蓬艾间。书云次越品,宁复昔时欢。
6. 形容“蘑菇”的句子有哪些
1.出地面的蘑菇了。

这些蘑菇姿态各异,有的细长挺拔,亭亭玉立;有的粗壮均匀,体态健壮;有的矮矮平平,扁头扁脑;有的……他们的颜色也互不相同,有的一袭白衣,宛若仙女;有的全身素黑,犹如地狱里来的神秘杀手;有的一身幽绿,鬼魅一般;有的色彩斑斓,犹如盛装出行的公主;有的…… 这些蘑菇尽情的舒展着身姿。这些蘑菇有的美丽,有的素朴。

但美丽的蘑菇是有毒的,美女毒蛇。只有素朴的蘑菇才能吃,也许他们不起眼,不华丽,但却只有这些蘑菇能让人吃食,可以治病。

2.在青草绿树之下亭亭玉立,白如凝脂,模样如它的名字“白蘑菇”一样贴切,像一把开着的小伞。面积有大有小,大的直径可达十几厘米,小的还没开出伞面来,只是一个直直的菌杆,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蕾。

伞盖打开的,伞盖中央上生有一层乳白色的绒毛,伞盖下的梗上有一层白色薄膜样的菌脐。有单个的、并蒂的、也有三四个成墩的簇拥在一起的,白花花一片。

像雨后的春笋婷婷玉立。3.一入伏,一场闷雨过后,恒山山脉阴坡茂密的树林里,各种蘑菇就蓬蓬勃勃地挤出地面,有大的如西瓜的,俗称“蟆皮泡”,当地人蒸了之后,切成片炒着吃。

如果隔几天让它长到自然老熟,它里面酱色的孢子面又是土法止血的良药。有小的,特别纤弱而单薄。

有看上去油腻腻让人讨厌的,有感觉柔嫩娇美的。有的形状像鸡冠簇簇,有的则类阳根一箭,大多数蘑菇则更像一把把灵巧的五颜六色的小伞。

4.那醉人的蘑菇,仿佛似一张绒毯上镶嵌着无数个璀灿的明珠,又如夏日夜空中闪亮的繁星。雪白如玉的蘑菇犹如腼腆的,打开银铃般小伞的,休憩的少女,袅娜地开放着,等待着痴情的人儿对她的抚爱。

那羞涩地打着朵的臻蘑,在阳光的照耀下,闪射着晶莹的光;微风过处,犹如一位翩翩起舞的仙女,摇动着迷人的身姿,我捧起她们吸吮着特有的馨香。陶醉其中------5.地上的蘑菇真像天上的繁星一样,简直不敢下脚——生怕踩踏了这有灵性鲜活的生命。

儿时的采蘑菇积累下的经验,今天还适用。蘑菇生长在落叶丰厚,土地肥沃的杂草丛中,常常要拨开草儿才能看见它的身影。

雨后的青草,青翠欲滴,草叶上晶莹的水珠儿悠悠晃晃,风儿轻轻一吹便滚落下来。有时,这水珠儿轻轻地洒在蘑菇上,在蘑菇顶上滚动着,让你没法下手去采摘,去破坏这与大自然和谐的美景。

采到手的蘑菇,闻闻它的香味,真的十二分地醉人!再吸一口甜润、清新,充满着大自然芬芳的空气,真的沁人心脾。6.雨过天晴,山上、岭上的草丛中,树荫下遍地皆是蘑菇。

这里的蘑菇又大又肥厚,鲜嫩无比;那淡黄的,油汪汪的是油蘑;雪白略带些许微黄的是臻蘑;紫里透红的是紫蘑----- 还有肥厚的松蘑、杨蘑以及香气溢人的香蘑-----如果你采到了这些蘑菇,不用油,不用盐,就是用白水煮来吃就有一种特别的鲜香细嫩的美味儿。要是加进肉,或炒或熘或炖,更是鲜嫩无比,浓香溢人。

7.转身环顾那醉人的蘑菇竟是一片接着一片,一簇簇,一笼笼;一片更比一片鲜嫩、油亮。大家感觉简直就是到了蘑菇园,轻松愉快地,很快采满了一筐筐蘑菇。

8.每年的春秋两季,就到了采松树菇的时候。松树菇菌肉肥厚,香气浓郁,味道鲜美,是一种名贵的野生食用菌。

此物生于松树林中地上的杂草丛林之间,与松树形成外生菌根,群生、散生或单生。9.雨后,空气变的湿漉漉的。

到处都有雨水的痕迹。地上有一个个小水坑,空气里弥漫着泥土的腥味。

在这样的情况下,地下的一群菌变得异常开心。他们疯狂的吸吮着雨水,吸收着水分,运足气力,静静的等待着那一刻的到来。

突然,它们以惊人的爆发力冲破了泥土的束缚冲出了地面。然后,慢慢伸展开来,撑起了一把小伞。

这动作常常在几秒钟发生,几秒后就只剩下已经长。10.拣蘑菇最佳时间是早晨,夜里新长出的鲜嫩蘑菇正是最佳的采摘期,时间久了就会老化、变黑、生虫子。

早晨,虽然雾湿衣衫、露湿鞋袜,但与得到的收获比,这点辛苦就不算什么了。呼吸着含有花草芳香的清新富氧空气,聆听着清晨树枝间鸟儿的鸣唱,眼看着乳般洁白的蘑菇,叫人心情格外的愉悦。

常常能听见采蘑菇人情不自禁地哼出的轻轻歌声。11.香菇,又称香蕈、冬菇,是一种生长在木材上的真菌类。

由于它味道鲜美,香气沁人,营养丰富,不但位列草菇、平菇、白蘑菇之上,而且素有“植物皇后”之誉。记得入秋后,只要连日下几天下雨,我老家的野香菇就会如雨后春笋,长满了山里。

12.渐渐的,我发现,“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蘑菇也有各自的“势力范围”。每种蘑菇往往占据着某一领地,不容其它染指。

比如,灰菇一般生长在没草的枯松针上,白菇多在高密的杂草间,黑鸡冠菇则分布松草相杂的疏草地……它们彼此间互不干涉,你生我长,各得其所。听当地百姓讲,这里不少蘑菇还具有显著疗效。

比如,“蟆皮泡”能止血,白菇可以治关节炎,光棍菇有壮阳特性,鸡冠菇专克糖尿病等等。一朵蘑菇一盘菜,一朵蘑菇一丸药。

天生我才必有用。恒山蘑菇,真是山之尤馐,天之佳珍。

13.野香菇是生长在家乡枞树林中的一种野生食用菌,我的家乡位于井冈山下,属亚热带湿润气候,这里山青水秀。
第2个回答  2024-05-24
徜徉于绿荫密布的森林之中,置身于五彩缤纷的蘑菇王国,须臾之间,我们不禁为大自然的奇妙造化所折服。在这看似斑斓如画的童话世界中,却潜藏着隐秘的危险,一不小心就会误入毒蘑菇的陷阱。
自古以来,诗人们便对毒蘑菇的致命魅力深有体会,并用诗句的形式对其进行了生动而警醒的描绘。唐朝诗人杜甫曾以一首《秋雨叹》警示世人:“道旁秋*绿,叶上秋霜白。毒菇逼幽人,兼带菌生色。”在这秋雨绵绵的时节,叶片上凝结着晶莹的露珠,点缀着路边的绿*。令人忧心的是,毒蘑菇也趁机肆意生长,在鲜艳的菌伞下隐藏着致命的毒素,伺机危害着不知情的旅人。
宋朝诗人苏轼也在《西湖和文与可醉翁体》中发出感慨:“竹笋初生苔藓绿,蘑菇乍长*色青。莫采野蔬入锅煮,今年春色属予侬。”诗人本想在春意盎然的西湖畔采摘一些野菜品尝,但转念一想,又担心误采了毒蘑菇,便打消了这个念头。可见,毒蘑菇的毒性之烈,让诗人也心有余悸,宁愿舍弃美食也不愿冒险。
明朝诗人杨基的《菌》诗则更直抒胸臆:“采得盈筐菌,归家煮作羹。不知何人误,误作毒菌烹。一餐丧九命,生者祝桑村。”这里描述了一个令人痛心的场景:有人误食了毒蘑菇,导致一家人九口全部中毒身亡,只剩下一个尚未出生的婴儿。诗人借此悲剧故事告诫人们,对毒蘑菇的识别一定要谨慎小心,切不可因一时疏忽而酿成大祸。
在一些民间传说和故事中,毒蘑菇也被赋予了神秘和危险的色彩。比如在北欧神话中,毒蘑菇被认为是黑暗精灵的产物,具有致命的毒性。而在日本民间传说中,人们相信毒蘑菇是从蛇的身上长出来的,食之会导致中毒甚至死亡。这些传说和故事虽然带有几分迷信色彩,但也从侧面反映了人们对毒蘑菇的恐惧和敬畏。
诗人们用他们的笔墨,为我们揭示了毒蘑菇的危险性,告诫我们在采摘食用蘑菇时要格外小心。面对大自然赐予的美味,我们既要心怀感恩,也要保持警惕,切不可因一时疏忽而葬送自己的生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