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带给后人的精彩(2)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09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诗人李白被流放夜郎,在白帝城得知大赦的消息。一句“轻舟已过万重山” 淋漓尽致地表达他重获自由的欣喜之情。就在李白到达这里500多年前。刘备兵败猇亭,退守白帝城,却是忧愤不已沮丧之极。

公元223年的春天,临终前的刘备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 你的才能远胜曹丕十倍,一定能安邦治国,完成我兴复汉室的愿望。你要辅佐刘禅,但 “如其不才” 你可以自己选择合适的人。刘备的托孤之言让诸葛亮泪如雨下。臣尽 “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君臣之间的信任与承诺就这样最终成就了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光辉一生。

刘备死后诸葛亮花了五年时间发展生产,恢复国力,重新与东吴结盟,平定南中的叛乱。解决了这些后顾之忧,诸葛亮开始率领大军一次又一次翻越秦岭,向曹魏发起攻击,就是要实现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夙愿。

当蜀汉大军集结汉中,准备第一次北伐的时候,魏延向诸葛亮提出分兵五千,出子午谷,十日内便可直抵长安城下。诸葛亮则认为此举太过冒险,他选择最远的一条线路,也就是出祁山,夺取陇右三郡,再相机进攻关中。结果因为马谡失守街亭,使得第一次北伐功亏一篑。许多人认为因为没有采纳魏延的建议,诸葛亮失去了“北定中原饮马河洛” 最为有利的一次机会。也有人因此质疑诸葛亮的军事才能,说他 “空劳师旅无岁不征,未能进咫尺之地”,这样的说法,似乎更是印证了陈寿在《三国志》中对诸葛亮 “应变将略非其所长” 的评价。

陈寿认为诸葛亮 “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 这个观点对后世的影响很大。很多论者据此分析,诸葛亮的军事谋略比较欠缺。而五次北伐最终劳而无功则是明证。“奇谋为短”,是指欠缺出奇制胜的谋略。那么如果真如陈寿评价的那样,诸葛亮还是人们耳熟能详的那个智计百出、稳操胜券的诸葛亮吗?那个火烧博望坡、草船借箭、借东风、三气周瑜,七擒孟获,空城计的主角,不是手摇羽毛扇的诸葛亮又是谁呢!

可以看出,这些经典的情节并非罗贯中凭空虚构的。三国之后,人们对诸葛亮推崇备至,在历代文人和民间艺人的共同作用下,赋予孔明的传奇色彩越来越浓重。小说的作者罗贯中根据这些野史传闻特别是《三国志平话》的相关情节对史实进行移植或者是重构。即使纯粹虚构的情节,也编排得大致符合情理,正是采用了这样的艺术手法,达到了美化和神化诸葛亮的艺术目的。

清代批评家毛宗岗评点《三国演义》有三绝。其中他称诸葛亮为古今来贤相中第一奇人,是为智绝。毛宗岗把小说中的诸葛亮概括为智慧绝顶之人。既准确又深得人心。但是,离开小说,回归 历史 。诸葛亮还是那个靠锦囊妙计,决胜于千里之外的人吗?诸葛亮的智慧又到底体现在哪里呢?

公元207年,屯兵新野的刘备,三顾茅庐结识了比自己年轻二十岁的诸葛孔明。二人见面,有一段精彩对话,后人称为“隆中对”或者”草庐对”。其中,诸葛亮清晰地分析了天下大势并且制定出具体战略。那就是首先夺取荆州,再取益州,然后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孙权。待时机成熟,从荆、益两州分兵北伐,天下响应。“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历史 上,魏蜀吴三国鼎立,并非势均力敌。尤其是曹魏和蜀汉之间的实力对比相距甚远。曹魏占据的经济最为发达的中原地区,户籍人口超过440万。而蜀汉在诸葛亮北伐的时候,只占据益州一地,户籍人口不足百万两国军力对比更是悬殊。既然如此,诸葛亮却始终坚持北伐的军事战略,其用意究竟是什么呢?

就在诸葛亮去世三十多年后,有人对他屡次北伐却不能建功的原因依然不能释怀。当时,东吴一个名叫张俨的官员与晋臣袁准在洛阳有过一番讨论。 历史 上的这次对话非常有名,被后人称作七问七答。张俨问道 “以诸葛亮的杰出才能,为什么总是劳而无功?” 袁准回答 “诸葛亮以持重为本,而在军事上的应变,则非所长,故不敢用其短。”袁准说,诸葛亮兵出之日,天下震动。而他屡次北伐最终未能成功的根本原因还是曹魏、蜀汉两国的实力对比太过悬殊。袁准也说道了,蜀军的长处轻锐,但是缺乏良将。俗话说,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其实反映的就是蜀汉的人才、军事力量、国力都要弱于曹魏。后世有论者认为,当时相对弱小的蜀汉应该闭关守险。如果坚守这样的方略,蜀汉不仅江山稳固,百姓也可以安居乐业同享太平。

诸葛亮屡次北伐,连年用兵的做法显然是穷兵黩武。将蜀汉本就不强的国力消耗殆尽。建兴5年即公元227年,诸葛亮向后主刘禅上了一道奏表,在奏表的结尾,诸葛亮说“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就要告别陛下出师北伐,我一边写表,一边流泪,真不知该说些什么。这道奏表就是流传千古的《出师表》。

如果我们要探究诸葛亮坚持北伐的动机,《出师表》应该是最好的切入点。“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应该说这就是他北伐的精神力量也是诸葛亮后半生一切活动的精神。

《后出师表》不仅因为有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的名句而名垂青史,更为重要的是诸葛亮在表中明确提出 “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 的政治主张。也正是这种拥戴正统、匡复汉祚的春秋大义,高度契合中国儒家传统思想的最高政治伦理以至于九百多年后南宋诗人陆游感慨道“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至今保存在南阳武侯祠中的《前后出师表》相传是抗金名将岳飞手书。公元1138年,岳飞在北上抗金途中夜宿武侯祠。那一晚秋雨绵绵,寒风萧萧岳飞夜不能寐。他起身掌灯,遍观祠内先贤文辞。当看到诸葛亮的《出师表》,岳飞心驰神往,泪如雨下。不禁挥笔抄写起来

南宋名臣文天祥抗元被俘,在押解北上途中,他难掩激愤之情,写下了《怀孔明》:

至今出师表,读之泪沾襟。

汉贼明大义,赤心贯苍穹。

文天祥在他那首流传千古的《正气歌》中说道: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文天祥所说的正气是传统 社会 的道德基础。“时穷节乃见” 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因此说,是文天祥将诸葛亮和《出师表》提升到中华民族灵魂的高度。

蜀汉政权与强大的曹魏、东吴对峙并立长达40年之久。如若褪去诸葛亮算无遗策通天晓地的七彩光环,还原 历史 真实的话,他的政权稳固,民心所向的根源是什么?在这一方面,诸葛亮的过人之处又在哪里?

都江堰是中国水利史上最伟大的工程。诸葛亮入蜀之后,革除了以往都江堰工程维修主要由民间自行承担的做法。专设堰官,并且成立一支1200人的巡堰队伍,将整个灌区的维护、浚修以及防洪监管一并纳入到国家管辖范围之内。公元223年9月。诸葛亮颁布了这样一道法令:按九里堤捍护都城,用防水患。今修筑浚告尔居民,勿许侵占损坏,有犯治以严法。这是中国治水史上第一部防洪律法。也是诸葛亮入蜀以来颁布的众多律法之一。“有犯治以严法”逐渐成为百姓与官员无不遵晓的国家意志。因此,张俨与袁准讨论诸葛亮治蜀得失的时候袁准称赞他“行法严而国人悦服,用民尽其力而下不怨”。《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在总结诸葛亮平生功业时也有评价“行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

公元265年,司马炎逼迫魏元帝禅让,成为西晋的开国之君,史称称晋武帝。司马炎对诸葛亮向来钦佩。在向曾经追随诸葛亮北伐的谋臣樊建询问这位汉丞相治理国家的智慧究竟体现在哪里时,樊建非常确定地回答,那就是“闻恶必改,而不矜过,赏罚之信,足感神明”。当马谡违反军令,失守街亭。诸葛亮没有因为对马谡的栽培赏识而徇私枉法。不仅是“挥泪斩马谡”,而且上书后主刘禅“请自贬三等”,主动将街亭战败的责任归咎于自己。

临刑之前,马谡留下一封遗书。他说,“谡虽死,无恨于黄壤也” ,我马谡虽死无恨,虽死无怨。秉公执法,绝无私念,惟有公正,才能做到赏罚分明。这就是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所说的“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东晋著名史家习凿齿由衷感叹“诛之而不怒,天下有不服者乎”自秦汉以来,没有人能像诸葛亮那样善用法治。

三顾茅庐是《三国演义》中非常精彩的一个章回。刘备来到卧龙岗的诸葛草庐,抬头便见中门上大书一联,“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待不多时,孔明从睡梦中醒来。口吟诗曰“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玄德见孔明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罗贯中笔下的寥寥数语。一个仙风道骨儒雅自信的诸葛孔明就跃然纸上。不过,根据东晋人裴启的《语林》记述,诸葛亮的形象是“乘素舆著葛巾执白扇,指挥三军,众军皆随其进止。”与小说相比,真实 历史 中的诸葛亮显然要简单朴素得多。

早在《三国志》问世之前,陈寿就已经编成《诸葛亮集》二十四篇。在上表晋武帝司马炎时他说,蜀汉在诸葛亮的治理下,“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 直到诸葛亮去世后,百姓还在追念他。至今梁益二州的百姓赞叹,追述他的话还能传到耳朵里。

1700多年,过去巴蜀大地还能时常看见白巾缠头的农人。如果追问缘由的话,很多人会说,这是祖先传下来的是为丞相诸葛亮戴孝,因此子孙相沿,直到今天。

成都武侯祠闻名天下。当人们慕名而至是才会发现,武侯祠大门上的匾额题字,却并非武侯祠,而是汉昭烈庙。本该具有一千七百多年 历史 的刘备庙,在百姓口中不知何年何月竟成了家喻户晓的武侯祠。民国年间,还有人为此赋诗:

门额大书昭烈庙,

世人都道武侯祠。

由来名位输功烈,

丞相功高百代思。

成都武侯祠实际上是一个君臣合祀的庙。“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 ,诗人李白用鱼水的关系来形容刘备和诸葛亮肝胆相照的千古佳话。刘备礼贤下士的气度,诸葛亮一诺千金,士为知己者死的气概,是无数后来者心向往之。君臣合祀也正是这种美好意愿最恰当的体现。

武侯祠西侧就是刘备的惠陵。这是诸葛亮亲自为刘备选择的风水宝地。中国历代帝王都把宫殿、陵墓的营建视为头等大事,而且往往极尽奢华。而在诸葛亮治下,蜀汉的惠陵成为中国封建帝王陵墓中规模最小者之一。

修建在定军山脚下的武侯墓则更是朴素。因为诸葛亮在临终前曾遗命“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殓以时服,不需器物”,诸葛亮在这里下葬之后,连坟垄都没有。据说是当地百姓自发捧土添坟,才有了这隆起的墓冢。三十年后曹魏镇西将军钟会在征蜀途中曾专程到诸葛亮墓前祭拜,并且下令任何人不得在此砍伐树木。这两株汉桂守护着武侯墓已经一千七百多年了,至今依然枝繁叶茂,花开时节,十里飘香。后人撰写的对联今天读起来依然令人动容“水咽波声一江天汉英雄泪。山无樵采十里定军草木香”。

公元234年的秋天,渭河之滨的五丈原,诸葛亮与他的老对手司马懿,在这里已经对峙长达百天。无论诸葛亮如何挑战。畏蜀如虎的司马懿就是坚守不出。连年征战,事无巨细的操劳,诸葛亮终于倒下了,享年五十四岁。

倘若以成败而论,诸葛亮终究没能达成他的理想,使得后人为之扼腕叹息。但是,从27岁初出茅庐,近三十年励精图治,呕心沥血。诸葛亮不仅开创了蜀汉的 历史 ,也开创了三分天下的局势。他的人格和美德更是足以成为后人景仰的千秋楷模。故此,钱穆先生认为,诸葛亮是中国文化传统中理想人格的化身。他说有了一个诸葛亮,全部三国 历史 就光明了,一切都变成有色彩,有意义。有一诸葛,已可使三国照耀后世,一如两汉。”五百多年后,诗人杜甫来到成都,在友人的扶助下,暂时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这时,安史之乱还没有平息。他目睹国事艰危,生灵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他来到武侯祠为自己,也为后人,写下了一篇悲凉的千古绝唱。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六年后诗人又辗转夔州,看到白帝城的先主庙与武侯祠毗邻而建相依相伴由此怀想二人君臣际遇同心一体终成三分霸业,感慨之余再留诗篇:

诸葛大名垂宇宙,

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

万古云霄一羽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