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课是否“浓得化不开”?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6
    昨天晚上想在公众号上推送一篇散文多文本阅读教学设计《浓得化不开》,可惜学校和家里的电脑都不给力,仿佛中了特种病毒,一直在界面上“打圈圈”,从晚上8点多折腾到将近11点,才终于推送出来,我在朋友圈里调侃道:电脑如此不给力,是不是我的感情也“浓得化不开”?

    没想到几分钟之后,徐杰老师给我回复:你一堂课上堆了那么多东西,当然“浓得化不开”了。我既意外又惊喜,徐杰老师是精致语文的首创者,在执教名著导阅方面深有研究,能花时间去看我的教学设计,还能给我指出问题所在,不能不激动万分。我赶紧回复:谢谢徐老师指教!荣幸之至!徐老师又回复:大约,现在红瑞很难听到逆耳之言了。徐老师的点评既直接又犀利,让我脸红心跳,认真反思。当今的语文课堂有多少“浓得化不开”的现象,需要我们自身努力纠偏。

  一、课堂内容贪多求全,挤压学习空间。        很多老师课堂内容设计过多过满,追求“高大全"式的课堂,面面俱到,这样留给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自然是有限的,教师追求的是完成了课堂上的教学任务,学生学得怎样,效果如何?这是需要打问号的。教师本人更是没有认真深入思考这个问题。

    就像我这节多文本阅读课,我的教学目标就是引导学生理解回忆性散文中作者丰富的情感,我给了学生三个阅读抓手:抓典型事件,悟深沉情感;抓评价性语言,悟深挚情感;把握双重视角,品丰富情感;为了把三种方法都教给学生,我把它们融合在了一节多文本阅读课中。其实我此前也思考就其中的一个“把握散文双重视角”都足够学一节课,让学生真正学懂学透就可了,但是为了贪多,就想把这三种方法都交给学生,课堂的容量是增加了,由于课堂密度加大,课堂节奏就得加快,学生课堂上学得时间是比较仓促的。有时候在课堂设计时,我们总是怕课堂内容太单薄,教给学生的内容不够丰厚,就不断的叠加,结果就是课堂内容冗杂,出现“堆”的现象,教的东西很多,导致学生“消化不良”。这需要我们老师在教学设计时,要大胆删繁就简,保留主问题。尤其在备课的时候,要有学生立场,要把握学情,要向课堂问效,不能想当然。

二、课件内容繁复多样,学生应接不暇

    对于ppt辅助教学的“辅助”二字,很多老师理解的还是不到位。第一种现象,ppt太多,课堂成了ppt的展示。一堂语文课有40多张ppt,这是什么概念?也就是说,一堂40分钟的语文课,平均不到一分钟就要出示一张ppt,那么整节课学生学习的时间在哪里?思考的时间又在哪里?整节课就是教师放ppt,学生观看ppt的过程,整个课堂被ppt所绑架,我曾经和老师们探讨,一节课的ppt最多不能超过20张,最好是越少越好。肖培东老师在执教《老山界》时,整堂课只用了一张ppt,就是红军战士“星夜爬山"的那张插图,课堂上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朗读理解,思考分析。课堂一定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在老师的点拨引导下,听说读写能力得到一定的强化和提升。第二种现象,ppt的内容就是答案的展示。ppt设置成动画,先出示问题,让学生思考,貌似鼓励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然后教师出示正确答案,让学生朗读并批注在书上,考试前复习背诵答案,考试时套答案作答。遇到学习文言文,学生书上批注那叫一个密密麻麻,学生的小手一节课也是累的抬不起来,摔手腕以解困。这样“死教”,学生“死学”的现象不在少数。《课标》中谈到: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可是我们的教学却不敢越雷池,因为我们被标准答案“绑架"了,一旦学生的理解偏离了标准答案,考试自然是不得分的。所以很多老师想出了游走在标准答案和个性体验的中间地带,可以说说自己的情感体验,但最终还是要背标准答案的,这种现象在执教古诗文时居多。所以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依然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教师一点一滴,持之以恒地在课堂上培养。

三、课堂模式固化,缺少灵动张力。

  对于刚入职的青年教师,学一点规范的课堂模式是必要的,因为青年教师的课堂往往偏于随意,缺少章法。但对于成熟教师来说,常年累月的固守一种模式,未免太过呆板,把课都上成了一个模样,缺少个性特色,课堂上缺少了思维的张力,灵动的态势,成了千课一面的呆板模样。去听文言文,你都能猜测到他是怎样一步一步执教的,大体是“朗读——翻译——赏析——小结”几个环节;执教小说,一般是“理情节——析人物——悟主题——研写法”;学习记叙文,就是“整体感知——合作交流——精讲点拨——总结归纳";学习说明文,就是“抓特征——明方法——理顺序——品语言”。为什么老师坚守着自己的教学模式,而不愿意改变?首先,这样备课省时省劲。教师不需要对文本再深磨细嚼,用这样的套路把课文往里面一套,一节课的教学框架就出来了,尤其对于经验丰富的老师来说,在备课上花费的时间少之又少。其次,打破固有模式很难。当一个教师的课堂模式固化之后,让他打破自己是很难的,这需要老师主动的在文本研读、教学艺术、教学理论方面深深扎根,苦练本领,才能挣脱框架的束缚,达到课堂教学的更高境界,谓之突破瓶颈。徐杰老师为了一节精彩的教学设计,竟折磨他一年多,可见背后所下功夫之深。要想像黄厚江、肖培东老师那样课堂如行云流水,浑然天成,一定是教师自身在不断打破局限,在课堂教学上不断自我升华!

    我们的教学不能形成量的“堆叠”,要深探其中内在逻辑,需要 “课堂瘦身”,设计出让学生“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主问题,点燃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一步步的去抵达文本深处。我们的课堂不应该是“浓得化不开”,而应该是“学至更深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