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劳动力市场管理条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5-28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培育和规范劳动力市场,保护劳动者、用人单位和职业介绍机构的合法权益,促进就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四川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在四川省行政区域内劳动者进入劳动力市场求职与就业、用人单位通过劳动力市场招用人员、职业介绍机构从事职业介绍活动,适用本条例。第三条 劳动者求职、用人单位招用人员和职业介绍机构从事职业介绍活动应当遵循公开公正、平等竞争、双向选择、诚实守信的原则。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统筹规划,培育和规范劳动力市场,加强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职业介绍行为的规范管理,职业介绍机构的设置可以相对集中,为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提供便利。第五条 县级以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劳动力市场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以委托所属的就业服务管理机构具体办理本行政区域内的劳动力市场管理有关的事务。

  工商、民政、公安、财政、税务、物价等有关行政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依法做好与劳动力市场有关的服务和监督管理工作。第二章 求职第六条 劳动者可以通过职业介绍机构、参加劳动力交流洽谈活动或者直接联系用人单位等方式求职。第七条 劳动者求职时,应当向职业介绍机构或者用人单位出示居民身份证,如实提供本人有关情况。从事国家规定的技术工种或者特种作业工种的,还应当持有相应有效的资格证书。

  用人单位、职业介绍机构应当如实向劳动者提供求职就业有关的情况。第八条 通过职业介绍机构求职的劳动者与职业介绍机构应当依法签订中介服务协议。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应当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职业介绍机构、用人单位均应严格遵守所签订的协议或者合同。提倡用人单位使用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制定的统一、规范的劳动合同范本。第九条 城镇劳动年龄内处于失业状态有就业愿望的人员应当进行失业登记,办理失业登记证明。失业登记证明是失业人员求职和获得公共就业服务的有效凭证。

  农村劳动者进城务工凭乡镇、街道办事处出具的求职登记证明可获得公共职业介绍服务。第十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的人员和外国人来我省就业以及我省劳动者到境外就业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第三章 招用第十一条 用人单位依法享有招用人员自主权。第十二条 用人单位应当配合县级以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组织的空岗调查。第十三条 用人单位向社会公开招用人员时,应当公布招用人员简章,并对招用人员简章的真实性负责。

  招用人员简章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

  (二)招用人员数量、职业工种和录用条件;

  (三)用工形式和期限;

  (四)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

  (五)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

  (六)招工地点和工作地点。第十四条 用人单位委托职业介绍机构招用人员或者委托职业介绍机构代理发布招用人员广告或者直接委托媒体发布广告,应当出示单位介绍信、招用人员简章、经办人身份证件和营业执照副本或者其他法人登记证件。第十五条 禁止用人单位招用人员时有下列行为:

  (一)发布虚假招聘广告或者向职业介绍机构提供虚假招聘信息;

  (二)招用未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从事国家规定须持证上岗的技术工种、特种作业工种;

  (三)向求职者和被录用人员收取或者变相收取费用;

  (四)扣押被录用人员的身份证、学历证和资格证等证件;

  (五)其他违法行为。

  禁止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规定的特殊工种除外。

  禁止任何个人假借招用人员之名编造虚假信息或者采取欺骗手段牟取非法利益。第十六条 用人单位对符合招用人员简章规定的录用条件和数量要求的求职者,必须按简章公布的录用数量择优全额录用。第十七条 用人单位应当在求职者考核合格后5个工作日内确定是否录用。确定录用的,应当与被录用人员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按规定缴纳有关社会保险费用,并自录用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向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或者其委托的乡镇、街道办事处办理录用备案手续。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