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宋氏家风 我们一直在路上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4
在中国,有家的地方就有家风。《易传》有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良好的家风对一个家族的影响极其深远,古有颜氏家训、朱子家训,今有曾国藩家书,它们庇佑了一代又一代子孙。

在物质文明远超于精神文明的新时代背景下,倡导“廉洁的家风”似乎有了更现实的意义。

而我就出生在这样一个“两袖清风存正气”的家庭里。

我的爷爷叫宋文彬,他一生忠于党的光辉事业,曾担任天然乡广播通讯员、人民公社骨干、水库管理员、信用社会计,尤其为天然公社信用社的胜利创办立下了汗马功劳。

虽然功绩显赫,但他从不居功自傲,一生克己奉公,兢兢业业,深受乡镇一带乡亲们的敬重和厚爱。

你可能无法想象在当时爷爷一个月工资只有一二十块钱,但要养活一家七口,生活极度拮据,最后不得不让正在读一年级的姑姑辍学回家务农。

即使是这样,爷爷看到村里哪家哪户有困难,他还是会慷慨解囊。这一点让我奶奶十分为难,因为这意味着她和姑姑又要多干几个月的农活。

听奶奶说,有一回爷爷发工资了,从公社回来拎了一块肉,一家老小跑到村口去接,一年到头没有尝过肉味的姑姑伯伯们垂涎欲滴,想着晚上终于可以喝点肉汤,但谁知爷爷回家后直接把肉拿去给村里另外一位行动不便的孤寡老人。

姑姑伯伯们开始哭闹撒泼,奶奶也气囔囔,但他总是跟姑姑伯伯们解释,“下次爸爸再给你们带好吃的。人家有困难,我们要学会先帮助别人”。

就这样一家人在温饱线上挣扎,躲过了全民饥荒,挨过了文化大革命,姑姑伯伯们也长大成人。

后来伯伯们发奋图强,大伯去当兵,二伯考高中,他们相继加入了党的事业,并延续了爷爷的遗风。

毕业后两人都进入银行工作,为切实解决乡镇百姓的生活生产问题奔走一生,他们严格恪守“规规矩矩做事、老老实实做人”的人生信条,从不逾规,追求一己私利。

曾经村里有一户人家想创业开一家服装厂,但由于资金问题,想法一直无法实现。眼看机会就要落空,正当他一筹莫展之际,村里有人告诉他可以去信用社贷款试试。

大伯接待了他,并耐心听他们的原委,并以个人名义担保向银行贷了三万块钱。创业者接过这笔钱,一时激动不已,感激涕零。

他想请大伯吃饭,大伯一口回绝了。大伯说,“你把事业做成功了就是对我最大的回报。”后来这个人的事业如日中天,不忘上门拜访答谢,但大伯也婉言拒绝了。

1995年是散花信用社风气最败坏的一段时期。当时因为涉嫌经济问题,落马的领导就多达二十来人,二伯临危受命,被提拔为正主任,开始肃清信用社内部的不正之风,并以身作则,屡次交代家人万不可收人钱财礼品。终于在二伯的带动下,信用社回归正轨。

我总听两位伯伯说,“人要始终记得自己脚下的路,做自己该做的事,不该想的不要想。”

三伯和爸爸也都很好地继承了这一家风。

三伯在村里当会计,一当就是十多年。在他们那个年代,收上交是每个村干部主要工作之一。所以在当时,他的工作并不受待见,群众都心怀敌意,自己心理压力也很大。

而且有时候人家困难拿不出来钱,他就拿自己的钱出来垫,一垫很多就没有后文了,一家人的经济也陷入危机。

但他从没有抱怨,也没有想过放弃,还是一心一意扑在工作上。身为党员和村委的他,在1998年抗洪工作中身先士卒,一个月没回过家,带领全村人投身这场战役之中。

在天然寺村同自然灾害的抗战历史里,写下了光荣的一笔。

相比起三位伯伯,我爸爸的履历就没有那么耀眼,但他也不曾忘记父辈的光荣传统。在他力所能及的范围里,为群众的生活带去诸多便利。

他曾就职于村广播站,免费帮助村里安装高音喇叭,义务给全村人放电影。后来专业学维修的他,还免费上门帮村里别的大队维修家电,分文未取,至今还有人念及他的大义。

1993年,外出打工的风开始吹开了我们村的大门,爸爸也踏上了这趟列车。经过自己两年的艰苦奋斗,他在广东的一家五星级酒店扎下了根。

先后带领了一批家乡人外出打工,自愿给他们买车票,介绍工作,安排食宿,还手把手教他们无线电维修的专业技术,成为村里第一批打工者中的佼佼者。

如今,我的爷爷和两位伯伯已不幸与世长辞,但他们骨子里流淌的精神却永不磨灭。

我永远记得年过花甲的爷爷在香港回归时,坐在收音机前面偷偷抹眼泪的情景;

我也永远记得二伯在病床上拉着我的手告诉我的那句——“一家人不要计较得失,总要有一个人要付出”;

我也永远记得那个冬日的深夜,三伯为了完成收上交的任务被人打破头的残忍一幕……

在不同的时代使命下,我的爷辈父辈都向党交出了满意的答卷。他们清廉敦厚的品质,守护着党的事业,也感染着我们后辈人,让我们时刻铭记家族遗风。

我的家风从没有人写在纸上,也没有人时常挂在嘴边,但它却刻在每个人骨子里,落实到每个人的日常言行之中。

此时此刻,我的堂姐在三尺讲台上传播着知识,堂哥正在浠水法院执勤,我正试着用我的笔记录家乡的变迁……

我们都在平凡的岗位默默地耕耘,为党和人民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将上一代人的精魂更好地传承下去。

传承宋家清廉家风,我们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