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班的春天》:一朵沿着所有春天而来的玫瑰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8
《放牛班的春天》是2004年上映的影片,由克里斯托弗巴拉蒂导演,在豆瓣评分高达9.1分,是一部口碑颇佳的知名影片。电影的叙事内核并不新奇,讲述的是一个代课老师克莱蒙马修以爱的教育和音乐的感化拯救了一批迷途学生的故事,这类故事层出不穷,无论在文学还是影视剧里都堪称硕果累累,但《放牛班的春天》依然以其细腻生动的细节刻画、幽默俏皮的元素融入和温情柔和的讲述方式成为一部经典的教师电影。

影片名字如果直译应该是《合唱团》,合唱团是整个影片的中心承载物,老师克莱蒙马修用以发现学生凝固学生感化学生的主要工具正是合唱团,但对于学生来说,合唱团对他们的意义可能并不仅仅只是学生生涯里的一段美好插曲,而是一生由此改变的契机。中文名字《放牛班的春天》,“放牛班”自然是指代影片中那群不思进取胡作非为的调皮学生,他们被校长和老师视为传统意义的坏学生,他们是需要给予强力和蛮力压制的跳跃火焰和芜杂乱草,他们不被给予任何希望,他们看不到任何未来。正像影片中体育老师所说的,在这里,一切都要往最坏的方向去想。

这样一个错乱参差的放牛班,在克莱蒙马修老师到来之后,迎接了他们的春天。对于他们来说,马修老师像是一朵不同寻常的玫瑰,携带着自然的阳光和雨露走进了他们原本晦暗枯燥的学生生涯之中,这场相遇和相处尽管短暂,但他已然在他们心里播种下了春天的种子,以待日后的发芽生长。教师对于学生的改变力和影响力可以有多大,教师的爱可以有多深刻流长,这部电影用暖心的画面和语言为我们做了一个明确肯定的回答。

温情真实的细节营刻是电影感人至深的重要原因。整部电影的主体部分以克莱德马修进入塘底学校始,以其离开学校终,中间部分则用平实无华的镜头追踪演绎温柔老师与恶搞学生之间由疏离至亲密由陌生至熟悉的过程。对于小说或是影视来说,最难的一直都不是故事框架,而是注水剧情,要讲一个什么故事并非烧脑难题,而是要怎么讲这个故事。《放牛班的春天》在对中心剧情的铺展过程中,合唱团作为一个重要连接枢纽,也是这场师生关系的突破口。铺叙里影片既注重突出克莱蒙马修老师独树一帜的爱心人文教学方式,又并未忽略学生们之间逗趣搞笑的日常,在塑造克莱蒙马修善良柔和的教师形象上,又贴近生活地还原青春期学生具有的自尊心和傲娇性,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言语,都非常的恰如其时。这都使得老师与学生都变得立体而鲜活,没有照本宣科的生硬感和尴尬感,剧情推动自然舒畅,起承转合衔接无阻,既没有平铺直叙的索然又没有过于戏剧的失真,火候把握得刚刚好。另外还有克莱蒙马修对莫朗杰母亲的小情怀也为影片增添不少喜感(尽管结局有点怅然),也使得这位老师的人设更为有趣。

在观影过程里,观众对这一群目无章法的学生也渐渐有了改观。也许坏学生也不过只是一群尚不懂事行为幼稚的孩子,他们并非是校长口中顽劣无救的小恶魔,而是有血有肉有感触的孩童,正像影片开头那个受伤的管理员所说的,他们不是坏孩子,他们只是需要理解。一直以来,不论老师还是学校管理人员,都对不听话爱捣蛋的学生敬而远之,很少有人愿意以父母般的耐心和爱心去聆听他们感受他们。或者像影片校长所做,用不容置疑的权利和暴戾,通过对其肉体的折磨压制以恐吓他们的灵魂,达到统治的效果,得到的不过是学生忍气吞声的顺从和茫然憎恶的恐惧。自视正统的教育者可能认为这些学生已经没有教育的余地了,认为他们已经没有了希望,但问题是如果作为成人和引路者的教育者们都不愿给迷途的他们以希望,他们又要从哪里寻觅希望呢?

正像美国电影《死亡诗社》所表达的教育景况一样,很多时候令我们担忧的学校问题,是优质教师的严重缺乏。学生其实是一个富有创造力的群体,他们年轻气盛他们天马行空,每一个学生身上都蕴藏着无限的可能性,但又因为他们注定稚嫩贫弱的判断力和冲动处世造成的随性妄为,人们会倾向于把他们归类于吵闹喧杂充满破坏力的不良群体,当然,不能否认,确实有一些孩子可能他们的问题有些恶劣和严重,一时难以扭转,如电影里的罗丹,不能姑息和纵容,需要采用为其量身定做的教育方式,但更多的孩子,他们拥有的是一颗纤诚的心与一份诚挚的情感,只是他们坚硬的外壳和不通情理的行为会将其掩盖,会误使外界以为他们只是一群没心没肺的扫荡者,要调转机关枪使他们俯首,要动用大炮坦克使他们恐惧。当被视为拯救者的教育者们使用对待敌军的方式来对待他们本应救赎的对象,又何谈教育?难道教育的定义,就是一群学生服服帖帖端坐教室听着教师讲授课程知识以应付考试完成晋级,除此之外形同陌路?

《放牛班的春天》还有一个细节易于被忽视,克莱蒙马修老师本立誓再也不碰乐谱,但与孩子们一起办了合唱团之后,对于音乐的欲望又重新在他心头燃起,孩子们对于音乐的把控和莫朗杰独特的音乐天赋,这些无疑让他又重新感悟到音乐的魅力,从而与过去的自己和解,再一次坚定了音乐的道路,据皮佩埃所说,克莱蒙马修老师后来保持初心,一直做一个默默无闻的音乐老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微妙的,每一个人都不是清心寡欲的神,在对他人施展善意和帮助时,我们很有可能会对自己也造成一个冲力,它在交替之间产生与壮大,所谓“予人玫瑰手有余香”,这余香也许也是对自己的救赎。

教育是一件神圣的事情,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在浮躁功利的年代里,愿其能给孩子们以平静和爱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