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文言文知乎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02

1. 怎么学习文言文

文言文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最丰厚的载体,学生学习文言文,事实上也就是对中华文化最直接的传承。

它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继承先贤的优秀精神文化,锻炼创造性的思辨和表达能力。《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育在促使学生学习语言知识、掌握语言运用规范的同时,要有意识地增强学生的文化积淀,充实文化底蕴,培养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在提高辨别能力的基础上提升文化品味,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全的人格。

因此文言文在语文课程中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明确大纲要求新《课程标准》对初中文言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和评价标准:1.“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2.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3.背诵优秀诗文80篇。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现代汉语的源头。学好文言文是继承民族优秀文化的需要,也是学好语文的需要。

初一文言文的目标是:能阅读浅易文言文,诵读一定数量的名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这里的"理解基本内容",首先是理解词句,然后是理解文意。

也就是说,文言文复习要强调"言"、"文"并重。 所谓"言",指文言基础知识。

如常见实词的词义(重在多义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常见虚词的用法(如之、其、于、而、以、为等)、文中重要语句的翻译、文言句子朗读的节奏划分、语气轻重等。所谓文,指的是文意的理解。

从近年考试命题改革的趋势看,这方面的分值有所加大。有关专家认为,文言文阅读应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而非语法知识和语言分析能力。

作为考试,文言文阅读只求通其意,而不求通其法。即以了解文意为目的,而不考查古汉语知识。

在整套教材(180篇)中,文言文(40篇)就约占了四分之一的篇幅,毫无疑问新教材中所选的诗文都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精华,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学好这些诗文对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至关重要。长期以来,怎样才能学好文言文呢?我为大家介绍以下几个环节:(一) “读” ——通过反复诵读,增强其语感,从而获得初步的感性知识。

这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要求,古人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言文的字、词、句的组合与现代汉语有很大差异,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才能增强其语感,从而获得初步的感性知识。

1、听规范的朗读。在进行朗读训练时,要注重教师范读或放录音带。

认真听规范的优秀的朗读既可以提高我们的朗读兴趣,又有助于我们理解文章,还可以听出一些朗读的“门道”,掌握朗读的技巧。2、读准读清字音。

在朗读时,应做到吐字发音正确、规范、清楚,并克服误读和落读。这不仅是朗读的一项基本功,而且有助于培养一个人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和正确的反应能力。

朗读时的句读停顿要正确,这直接关系着对文章的理解。朗读时,句读停顿出现错误,句子的意义就会出现歧义。

3、掌握朗读技巧。指导朗读时,还应掌握一定的朗读技巧。

如《公输》一文中,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在朗读时就要注意读出人物一本正经而又留露出掩饰不住的傲慢的语气。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读出楚王霸道、强硬态度的语气。4、在背诵时,可以学一些记忆方法。

(1)运用线索式板书,进行阶梯式背诵。线索式板书可以对背诵起到化难为易的作用。

我们在让学生大致梳理好文意的情况下,把重点放到背诵上来。通过线索式板书串联起重点字词。

如:《童趣》夏蚊---私拟---所向---鹤也;梳理完以后,再按照线索去背诵,一般来说,一两遍即可熟练。再增加难度,不看板书,闭上眼睛,进行背诵。

(2)运用填空的方式,进行联想式背诵。(3)根据文章内容,按层次背诵。

还有化整为零,分段背诵;相互背诵,查漏补缺;反复背诵,突破难点,以及让学生把要背诵的课文谱成曲子等,来提高背诵的实效。背诵有助于我们语言的积累,有助于熟悉文言文的语言习惯,有助于培养我们敏锐的语感。

文言文的诵读若能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的程度,对于下一步的“译”,有很大的帮助,奠定了基础。(二)“点” ——在熟读之后,注意文中的重要知识点。

1.通假字、古今异义。如:《闲情记趣》“项为之强”中的“强”通“僵” jiāng 僵硬的意思。

《愚公移山》“智叟亡以应”中的“亡”,通 “无”wú,“没有”的意思;《愚公移山》中的“虽有之死,有子存焉”,“虽”古义为“即使”表示假设关系,它不同于现代汉语中的“虽然” 别是古今差异较大的词义。《论语》十则中“有朋自远方来”的“朋”指,志同道合的人,现今指彼此友好的人。

文言文通假字识记 (请找出并解释)七年级(上册)1、项为之强 《童趣》 僵2、不亦说乎 《〈论语〉十则》 乐3、诲女知之乎 《〈论语〉十则》 汝4、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十则》 智5、路转溪头忽见 《西江月》 现6、一切乌有 《山市》 无7、裁如星点 《山市》 才 8、尊君在不 《陈太丘与友期》 否七年级(下册) 9、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伤仲永》 攀10、对镜帖花环黄 《木兰诗》 贴1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2. 为什么要学古文

就不说文化传承的那套了,对你不起作用。

我们从更加实在的地方入手吧。 首先,因为这是国家教育筛选人才的一种手段,像高考这种选拔性的考试,就是为给不同学力水平的人安排不同的资源,包括你占用的教育资源、社会资源等等。

(筛选人才有两个主要的原因:1是要提高效率,不能对能力没那么高的人进行那么深入的教育,这样纯粹是浪费时间、精力,不划算;2是要节约资源,我国师资力量、教育资源的匮乏是常态。) 古文本身就如你所说,不需要每个人都要懂得那么深入,而且很多人要么是没兴趣要么是没能力去研究那么多。

正因为很多人不具备研究古文的能力,所以才选择了古文作为必考项目。高考的筛选度可以假设为10%,就是说,只要有10%的学生能够应付古文的学习要求就够了。

因为我国的资源不够,就只能给10%的学生这些资源。古文在高考科目中的存在不是为了让人人都成为研究儒家经典的学识渊博的学者。

那点背、那点翻译,对于研究儒家经典来说,根本就是个屁,像小孩儿玩泥沙一样。 你还要明白的是,现在也不是哪个人逼迫你强迫你一定要变成儒家经典的研究者。

高考不是为了让你成为一个儒家经典的研究者,高考也不是为了让你成为一个佼佼者。高考,只是为了选出佼佼者。

是否成为儒家经典的学者,是你自己的选择。你有你的自由,只要不伤天害理触犯法律,你想干啥就干啥。

高考只是为了,让10%的人去占有更优质的资源。你到底想不想、能不能成为那10%,除了你所在的班级班主任、年级组长、校长,你的爸妈之外,其他人真的不关心。

其他人更多的是希望你最好不能成为10%,这样他们就少了一个竞争对手。你的班主任、年级组长、校长之所以要给你那么多压力,是因为他们有自己的业务压力。

让你背书让你翻译因为不能让你给他们拖后腿,你不能害到他们学校降低了录取率。 最后,我才要说说。

我很感激,中国有那么一些人,他们关心祖国文化传统的传承,完全没有任何功利心的为这些文化传统做研究做宣传。因为有他们的存在,我才至少感受到了一点这片土地上曾经挥洒过的热血;因为有他们的存在,让我觉得,能成为一个中国人,是一种无上的骄傲。

看完我这番说法,我仍不期望你会因此而对古文等文化改观。但我也希望支持我这些观点的人,当你们能够坚持看完,并且认同我的时候,给我一个赞同。

虽然我们都默默无闻,至少我们有共同的根。

3. 为什么要学习文言文

一、为什么要学习文言文: 1、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学习文言文是继承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 2、促进现代汉语学习,提高语文水平。

古代汉语是现代汉语的基础,是“源”,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学习古典作品, 吸收有生命力、有表现力的古代语言,是提高语文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

二、文言文有什么用: 1、培养多种能力,提高美学素养。 2、文言文语言优美,韵律工整,音调和谐,经常诵读不仅培养了语感,还提高了记忆能力。

3、文言文由于语言的隔阂、时代的隔阂和思想的隔阂,理解起来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能锻炼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批判能力,从而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1、什么是文言文: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

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需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

20世纪之后,在中国,文言文的地位逐渐被白话文取代。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

现代书籍中的文言文,为了便于阅读理解,一般都会对其标注标点符号。 2、文言句式介绍:文言句式与现代汉语句式基本相同。

他们都分单句和复句,都有主谓宾和定状补六大成分。句子的语序也基本相同。

当然,他们之间还有相异的地方,学习文言句式,要努力把握它和现代汉语句式的相异点。虽然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句子形式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由于文言文有些实词和现代汉语用法不同,因此就出现了一些特殊句式。

要想学好文言文,正确理解句子含义,领会文章内容,就必须掌握文言特殊句式。我们常讲的文言特殊句式就是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和固定句式。

4. 文言文提高有什么样的好处 知乎

提高文言文能体会到了文化美感.中学语文课本中的一些文言文(包括古诗词),都是千古传诵的名家名篇,无论思想内容、感情因素,还是艺术技巧、语言形式都具有典范性和代表性,能直接陶冶中学生修养,提高中学生文化素养,有利于将来成为一个气质高雅的人.

一个对古代文学有一定基础的人,在实际工作中会有得体的表达和行动,也更容易接近成功.它让人充实,不轻浮.

了解古今词汇的关系,扩展语言知识,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一脉相承,例如学习文言文可以了解成语的来源出处、确切含义和演变过程,也就能够准确无误使用成语词汇.

所以学习文言文能使我们的语言简洁明快,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学习文言文能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形成自己的创作风格.我国许多现代大作家由于有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和语言修养,灵活地运用古典文学里固定下来的词、短语或语句形式,因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成为文学大家的.

学习文言文能借鉴古代名家写作技巧.

古代作家所写的诗文,无论是立意、构思、取材、剪材、用典、谋篇、布局、遣词、造句以及叙事、写景、记人、抒情、析理、言物等方面都各有特色,古代作家尤其是十分重视文章的意境、结构和语言,通过文言文学习,揣摩取法古代名家,对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和写作能力大有裨益.

中国有影响的文学大家无一不精通中国古代文学的.

任何国家的文化都是有根基的,而中国文化的底蕴始于古代文学,学习文言文,阅读古文能使人切实接触感染到中国的气质.

文言文记载了我国古代文化遗产,读不懂文言文,也就读不懂古代文献,所谓继承、吸收和发展也就无从谈起.

同学们学我国古代的文章,只要借助简单的工具书就能读懂.我们能理解领悟汉唐诗文,甚至能读懂甲骨和竹简时代的文章.

可是英国人要读懂三百多年前印刷的莎士比亚的原作,非得专家借助厚厚的工具书才能弄明白,中学生要想看懂可不是容易的.

5. 文言文怎么才能学好啊

学好文言文首先遇到的问题是词,包括实词和虚词。

实词 实词的关键是词义。例如:《?ブ健贰耙猿耍╯hèng)韦(wéi)为先(xiàn)。”

(以:介词,拿。乘:数词,四。

韦:熟牛皮。先: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先行礼物。)要掌握古今异义、本义和引申义(一词多义),假借义等。

一、古今异义 1、基本词:这类词古今词义没有什么变化,容易理解。如人、马、日、月、山、水等。

2、一般词(学习记忆的重点) (1)变词。这类词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思相同。

如:古文叫“冠”,现在叫“帽子”;古时叫“牖(yǒu)”,现在叫“窗”。 (2)半变词。

这类词字形相同,字音相同,①词义不同或②古今词义有细微差别。③另一种情况是单音词变成了双音词。

①古今词义不同的。如“走”古义为“跑”,今义是“行走”。

“劝”古义为“鼓励、勉励”,今义是“劝告,劝解”。 ②古今词义有细微差别的。

如“购”古义“悬赏征求,重金收买”;今义是“购买”。如:“太宗尝出御府金帛购求王羲之书迹。”

“沐浴”今义是“洗澡”。而古义“沐”是洗头,“ 浴”是洗澡等。

③单音节词变为多音节词的。如“克——克服”“固——坚固”“衣——衣服”等。

二、一词多义:一个词有本意、引申义、比喻义这就造成了一词多义现象。 如“兵”的本意是“兵器”,引申为“士兵”,再引申为“军队”,又引申为“兵权”,进一步引申为“战争”,还引申为“战略战术”。

有时一个词的几个意思并存于一篇文章中,给我们阅读造成了困难。 (一)要记住本义及引申义。

(二)要因文定义。 三、假借义,即通假字。

(一)音同形似,用声符来代替。如“直→值”“禽→擒”等。

(二)音不同,但有相同的声母或韵母,用共同的声符。如“内→纳”“见→现”等。

(三)音同形不同。如“要→邀”“裁→才”“有→又”等。

注意:1通假字是单向通,不是双向通。如“要通邀,邀不通要”。

2一词多义是“义”的问题,通假字是“音”的问题。 3阅读遇到此类问题时,要“意不通,考虑音。”

即先考虑一词多义,解释不通,再考虑是不是通假字。 四、词类活用。

1、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如“先轸朝”中的“朝”,是名词活用作动词“朝见”。

“师劳力竭”的“竭”,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用尽、用竭”。 2、名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如“以闲敝邑”的“闲”,以便使我们国家得到休息(闲暇)。 3、意动用法。

如“秦不哀吾丧”的“哀”秦国不以我国新丧为哀(不同情我们的国丧)等。 4、名词作状语。

如“且使人[遽]告”的“遽”(古代报信的快马或驿车。)等。

5、动词、形容词用作名词。如“是说也,人常疑之”的“说(说法)”等。

6、其它。“用心一也”的数词“一”用作形容词“专一”;“以乘为先”的“乘”用作数词“四”,“驽马十驾”的“驾”用作量词等。

虚词 一、分清虚实。文言虚词除了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还包括代词。

某个词既可以是虚词,又可以是实词。如“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的“顾”是动词“探望”的意思,是实词;“顾不如蜀鄙之僧哉”的“顾”是“难道”的意思,是虚词中的副词。

二、辨明词义。 虚词很多是多义的,要看它在句子里的作用确定它的词义。

如“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第一个“之”是助词“的”,第二个“之”是代词“他”,代苏迈。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第一个“为”是介词“给”“替”的意思,第二个“为”是动词“出”“作”的意思。 三、通晓古今词义变化。

(一)有些文言词语已经完全消失。如“夫”“ 盖”等。

(二)有的意义和用法发成了变化。如“所以”,在文言里表示原因,现在表示结果了。

(三)有些改用了别的词。如“于”在文言里能起多种介绍作用,现在分别用“在”“向”“到”“对”“从”“同”“给”“比”“被”等介词代替了;结构助词“之”,改用“的”等。

四、特点 (一)用法比实词灵活: 1。一词有好几种用法。

2。一词有好几种解释。

3。语法功能强。

4。在语言中发展变化大。

只有少数现在还继续使用。 (二)必须记住掌握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

有些文言虚词已经消失:如“夫”“盖”“者”“之”等。 2。

有些意义和用法发生了变化:如“所以”古表原因组成名词性词组,今表结果是连词。 3。

有些已改用别的词:“于”今用“在、向、到、对、从、同、给、比、被……”代替。“之”今用“的”。

文言文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文言文主谓语之间一般不用判断动词“是”。 1、……者,……也。

如“亚父者,范增也。” 2、……,……也。

如“我,子瑜友也。” “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

3、……者,……。如“博鸡者,袁人。”

一个以斗鸡为赌博的人是袁州人。 4、……,……者也。

如“牡丹,花之高贵者也。” 5、主语谓语。

如“刘备天下枭雄。(刘备是当今天下豪杰)”“此人力士。”

6、用“乃”“即”“为”“皆”“则”等表示判断。如: “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应该) “此即忠烈之面目宛然可遇” “我为赵将。 ” (是) “环村居民皆猎户。”

(都是。

6. 初学古文的人适合学习音韵学吗

初学古文的人适合学习音韵学吗?

我不是中文系,主要是现在工作了,想用业余的时间做点有意义的事。文言文未入门,基础不好,打算从基础学起。查了相关资料,大多数说音韵学、训诂学、文字学是学习古文的基础。现在想知道是先学实词、虚词、句式之类的,还是用音韵学、训诂学、文字学打基础比较合适?

逍遥踏千秋 高一学生=_=爱好中国古典文学

作为一个辣鸡高中生,我是不知道音韵学,训诂学之类的……学到我们现在还是在学实虚词特殊句式等等。个人认为还是先从实虚词,特殊句式通假字等学起,毕竟你连这个句意都看不懂,又何谈其他的呢。

——知乎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