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9成上班族,到饭点不饿也吃饭,竟然是因为?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3
你有多久没有感受过饥饿了,很多时间觉得自己饿了,其实是馋了,分不清到底是真的饿还是假的饿,反正都是吃吃吃,吃就对了!

我有一个好朋友,她呢,体型看上去比较营养过剩.....听她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虽然我不饿,但是我觉得我得吃点啥。”到了食堂后,这句话就变成了“我好饿,我能吃下一只大象!”

一到饭点,不让她吃饭简直跟要他少活三分钟一样,像钟表上了弦,一到饭点,必须要去吃饭。

虽然感觉不太饿,但是看见饭闻见香喷喷的饭菜,自然就饿了!

吃饭像完成任务一样,真的没必要,而且这样的习惯越来越胖是肯定的。

这让我想起来几位长辈,他们都是经历了三年大饥荒,可能是挨饿怕了,后来每顿饭都得吃的特别饱,甚至都撑得慌。即使物产如此丰富的现代社会,他们依旧如此!

所以很多时候你觉得饿了,并不是真的饿了!

饥饿感是怎么产生的?

我们都知道饿的时候肚子会咕咕叫,于是呢,大部分人都认为饥饿感来源于胃部。

但其实 胃其实对饥饿感没有直接影响,但饥饿时,却会引起胃的收缩。 所以别看饿的时候胃叫那个丢人两米开外都能听见,其实它可能也只是饿的受害者,不是发起人。

饿,其实是从你大脑发出的,是神经中枢的一种感觉 。

人类的下丘脑存在摄食中枢和饱中枢,这两个中枢可以感受血液里葡萄糖的浓度。还记得我经常叫出来挨打的胰岛素吗?它就是负责降血糖的,当血糖降下去后,管饿的那位中枢感受到血液中葡萄糖的减少后,里边的神经元就会频繁的为è发电了。

所以你会发现—— 我们感觉饿,是血糖低影响的。

那么感觉饿的时候,其实吃块糖,把血糖快速升上去,就算胃里没啥东西,也暂时感觉不到饿了。(考试日来不及吃早餐时采取本法,有奇效)

假性饥饿

你嘴真馋。

了解了饥饿感是来源于神经的机制,那你应该就得明白饿不饿和你胃满不满关系并不直接了。 进食足够时,脂肪细胞会分泌瘦素告知大脑(对没错是脂肪)——我吃够了你快停下 。此时饱足感产生,你可以放下筷子了。

【瘦素:可抑制脂肪合成,抑制食欲、减少能量摄取、增加能量消耗】

但一般在进食后20~30分钟,瘦素信号才会到达大脑。所以在这之前,无论你吃多少可能都还是感觉饿,于是很可能不自觉吃更多。(脂肪:我尽力了,这都还要胖不关我事),长期如此,还可能产生瘦素抵抗,食欲就会越来越难抑制,越来越容易一吃就停不下来。

所以,如果进食速度过快,延迟了饱足感,就会让你“假饿”。

其次,你可能真的只是馋。

有时其实并不是你饿了才想吃,是因为你想吃了才饿的.....

真性饥饿

你真饿了。

真正的饥饿,它会用多种反应告诉你“需要吃饭了”。真性饥饿出现时,会伴随低血糖、头晕、焦虑、胃部不适等一系列体征。最直接的莫过于伴随着胃部肌肉的收缩,你的胃会发出对面女神都能听见的尴尬声音。

如果你看了这么多,还是不太明白的,我特地总结了一下,这可都是让你变瘦的妙招哦!想要变瘦一定要牢牢记住哦!

1.饿的不行时吃块糖救急

2.进食不要过快,尽量控制在20分钟以上

3.区分是“馋”还是“饿”

4.养成规律的进食时间习惯

5.学会感受真正的饥饿感

只有当你懂得区分自己是真饿还是假饿时,你才能对自己的身体有更深入的了解,对吃饭抱有仪式感,细细品味过真正的饥饿感后,当你无意识拆开零食,拧开饮料时,才能及时醒悟过来,告诉自己:“我其实并不需要吃它们,因为我并不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