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决定你一生命运的关键因素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3
什么是决定你一生命运的关键因素?

20220119

在你看来,什么是决定你一生命运的最关键因素呢?

有人认为,一个人与天俱来的天赋最重要,如果没有与天俱来的天赋,怎么会有像牛顿,爱因斯坦,哥白尼,伽利略这样像神一样的牛人呢?怎么会有像释迦牟尼,耶稣,穆罕默德,老子,孔子,孟子这样的大神呢?像我们这些凡人,无论如何努力,都不可能成为如此的牛人的。

有人认为,人生的志向目标很重要。王阳明说: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王阳明认为,人生只一事,那就是立志。没有志向的人,内心没有对善恶的鉴定判别。对善恶没有判别,就会没有方向。这就如同一匹无衔的马,一叶无舵的舟,不但危险,而且等于白来世上一回。人生是否有意义,关键就在于你是否存了善念。要只念念要存天理,即是立志。

有人认为,人的思维模式和态度是决定一个人一生命运的最关键因素。稻盛和夫认为,人一生的命运取决于你的能力,你的努力程度和你的思维模式。其中,思维模式是决定你命运最关键的因素。科普作家水木然认为: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别就是认知的差别,对世界万事万物不同的认知水平,决定我们每个人的心态和思维模式,每个人的言谈举止往往是你的态度和思维模式的外在表现。不同的态度和思维模式决定你的每一次选择,而你人生中无数的选择就决定你一生的命运。

有人认为,你的内心决定你一生的命运。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有一句名言:Your attitude will change following

the altering of your heart; then your

habit will be varied; followed by the

transformation of your own characterwhich will eventually make a

difference to your life.

老何的理解为:

你的内心决定你的态度;

你的态度决定你的习惯;

你的习惯决定你的性格;

你的性格决定你一生的命运!

再深一层思考下去,究竟是什么决定我们的内心呢?

最近,老何有缘学习了一篇关于艾瑞克·伯恩《人生脚本》的读书笔记(见附文),很认同艾瑞克.伯恩所说的“人生脚本就是潜意识对一生的计划”的观点,觉得该观点与佛学的阿赖耶识或业力非常相近,我们内心深处的各种心念,我们的各种行为习惯,都会形成我们的意识记忆和潜意识或阿赖耶识,并可能成为你的生命预言和命运。

然而,再深入思考下去,究竟是什么因素决定我们每个人的潜意识或阿赖耶识呢?

古人云:“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

我们每个人的出身家庭,与天俱来的遗传基因和天赋,成长的环境,从小孩成长过程的所有经历、所有行为、所有的心念,都会在我们大脑的深层边缘系统形成记忆和潜意识,这种我们平时意识不到的个人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无时无刻地不在影响和决定我们的内心和心态,也无时无刻地不在影响和决定我们的习惯和性格,更是无时无刻地不在影响和决定我们每个人一生的选择和命运。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决定你的一生命运的关键因素

中国古人曾有言:“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

一个人的命数,以及他的运气,就是他此生的基础;而他所处的环境,个人所拥有的德行,将决定了他的未来。

有了上述这四点之后,人们还得发奋去读书,提高个人的修养。那他绝对不同凡响。

一个人的名气,以及他的相貌,这是他混江湖的名片;而他所做的事儿,所遇到的贵人,统统都是来助他一臂之力的。

有了中间这四点之后,人们还需要好好地保养自己的身体,争取活得长久一些。如此,他才有出头的机会。

也就是说,命运、时机、环境、品德、读书、名气、长相、态度、贵人以及身体,这十个重要的因素影响了人们一辈子。

我们不妨想想,从古至今的名人以及大人物,哪个人不具备上述的这些条件呢?一般来说,只要做到了十点中的五六点,那这个人将成就大业。

王侯将相和平民百姓差在哪里呢?只差在条件。前者有着无数优势的条件,而后者啥都遇不到。如此,人生的差距就会特别大。

我们不妨看看楚汉争霸时的项羽和刘邦,为何刘邦能战胜项羽呢?

项羽个人的性格不好,不是当君主的料,那他的命运就被“性格”影响了。一旦性格有问题,那他就会亲手毁掉自己的优势。

刘邦呢?性格特别好,懂得与人打交道,懂得如何操控人心,是当君主的料。因此,他的“性格”就能让他收获优势,有时机、有地盘、有名气、有贵人、有态度以及有格局,那他不就能成就帝业了吗?

别把人生这个问题想得太复杂,他之所以能成功,而她之所以不成功,不就出在以上这十个问题上吗?

哪怕到了现代,那些互联网帝国的大佬不也是集齐了诸多优势,最后站稳脚跟,成就卓越的吗?

有些人碰到了时机,直接站在风口浪尖上,而且他个人能力不错,有贵人投资扶持,那他不就能“飞”起来了吗?

相反,有些人虽然碰到了时机,可能力不够,也没有别人的扶持,更受到了风险的影响,那他不就被人吞并了吗?

从古至今,所有的发展和失败都无法逃出这十点。所以说,好好地提高个人的优势,才能厚积薄发,一鸣惊人。

附:艾瑞克.伯恩:你的潜意识正在成为你的生命预言和命运,你却一无所知

本书是沟通分析创始人伯恩最重要的著作,讲述人如何在年幼的时候“规划”了自己的人生脚本,又如何践行“失败者”的角色。伯恩与其他精神分析流派的不同主张是,心理治疗不应该仅仅是使人好受一点或是更适应一点,而是要彻底改变原有的脚本命运,活出真正成功和幸福的人生。

在本书中,艾瑞克·伯恩说,无论你做什么事情,都取决于你的“脚本”。你现在如何回应他人取决于你小时候做出了关于自己、关于他人以及关于世界的怎样的情感决定。

脚本是关于你打算如何度过一生的计划。你制订这个计划时还只是个小孩子,它基于你当时对世界的了解。早年决定由你做出,在人生的后续阶段,你也可以根据需要改变这些决定,即改变你的脚本。

脚本是了解人类命运的重要概念。脚本可以解释为什么一个人终其一生都在努力,却仍旧无法感到满足;也可以解释另一个人为什么在人生中只是做了点小事,却感到相当欢喜。或者,为什么一个人很会与人打交道,而另一个人却备感孤独;为什么一个人在年老时适应良好,而另一个人却感到想跳下桥头,终结生命。

脚本的内涵相当深厚。本书是一本经典著作,因为脚本这个概念第一次在心理学及沟通分析领域被提出。

【作者简介】

艾瑞克·伯恩(Eric Berne),美国心理学家,早年学习精神分析,20世纪50年代创立沟通分析流派(TransactionalAnalysis,简称TA)。其沟通分析法在此后的几十年中,在心理治疗、教育、管理以及各个与人际关系密切相关的工作领域里,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人生脚本》读书笔记:探索“命运”的心理学

为什么我的感情总是遭遇挫折?

为什么我的事业怎么努力还是不能成功?

为什么我的婚姻一直不幸福?

为什么我总是不知道自己要什么?

为什么我总是抑郁、焦虑、恐惧……

为什么我的人际关系总是这么……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其实,你的“命运”,早已注定!

你人生的脚本,生命的过程甚至结局,已经被一个7岁的孩子写下来!

他/她从一出生就开始写,在3岁的时候,就已经写好剧情的大纲。

7岁时,他/她已经完成了你一生故事的主要细节,包括你的爱情、事业、婚姻、情绪状况、人际关系……

那个孩子就是你自己!

这个故事就是你的人生脚本。

人生脚本是潜意识对一生的计划。

现在,你已经长大成人,故事是怎么开始的都已不记得了。

到目前为止,你可能还不知道整篇故事都是自己写下来的。

可是多年来你却很自然地把这个故事活出来,

并且被潜意识带领着,总是陷入相同的困境,甚至走向预定的结局!

“人生脚本”是人际沟通分析学(TransactionalAnalysis,简称TA)的核心理论之一。其创始人、美国家喻户晓的心理学大师艾瑞克·伯恩把“人生脚本”定义为:人生脚本是童年时针对一生的计划,被父母亲所强化,从生活的经验得到证明,经过选择而达到高潮。

《人生脚本——彻底改变命运的沟通心理学》伯恩最重要的著作,讲述人如何在年幼的时候“规划”了自己的人生脚本,又如何践行“失败者”的角色。

伯恩与其他精神分析流派的不同主张是,心理治疗不应该仅仅是使人好受一点或是更适应一点,而是要彻底改变原有的脚本命运,活出真正成功和幸福的人生。他不仅帮助人们认识到自己的失败脚本,也帮助人们改写脚本,不再受其无形的约束。伯恩的写作风格和他的治疗一样,风趣幽默、又极犀利,使人欲罢不能。

你新认识了某个人。你说“你好”。对方也说“你好”。接下来你会说什么?你又会做什么?你会匆匆离去吗?你会主动交流吗?还只是等着?还是什么?

好吧,在本书中,艾瑞克·伯恩说,无论你接下来做了什么,都取决于你的“脚本”。你现在如何回应他人取决于你小时候做出了关于自己、关于他人以及关于世界的怎样的情感决定。

脚本是关于你打算如何度过一生的计划。你制订这个计划时还只是个小孩子,它基于你当时对世界的了解。早年决定由你做出,在人生的后续阶段,你也可以根据需要改变这些决定,即改变你的脚本。

脚本是了解人类命运的重要概念。

脚本可以解释为什么一个人终其一生都在努力,却仍旧无法感到满足;

也可以解释另一个人为什么在人生中只是做了点小事,却感到相当欢喜;

或者,为什么一个人很会与人打交道,而另一个人却备感孤独;

为什么一个人在年老时适应良好,而另一个人却感到想跳下桥头,终结生命……

——脚本的内涵相当深厚。

《人生脚本》是一本经典著作,因为脚本这个概念第一次在心理学及沟通分析领域被提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