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存款安全只能靠自己,相信银行你就完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16
前几年银行“存款变保险”、“ 理财 变保险”的案件频频发生,导致老百姓对银行的信赖度逐渐下降,对保险的反感更上一层。

银行员工常见的套路

不管客户是存款还是理财,银行员工总会诱导或欺瞒客户去购买保险,有的说存款的 利率 太低,有的说银行理财的风险太大,而保险不仅利率高,而且还保本。

如果不是出于本意购买的保险,后果往往很严重。比如说好的5年期,结果变成了20年,甚至100年;原以为能随时提取,结果往往要损失大量的本金才能取出来;买的时候承诺5%的高 收益 ,到手发现才3%。

之前做过的一份调查显示,44.22%受调查者被高收益吸引购买保险理财产品,但到期拿不到预期收益;34.01%受调查者在银行存款或理财时被误导购买保险。

受监管及保险产品的转型影响,理财分析师本以为今后这种现象会大幅减轻,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短期理财险被长期 年金 险取代。

过去银行卖的各种短期万能险、投连险很多,在很多方面与银行理财非常相似,比如期限、收益率等,而且部分产品还有保底收益率,对投资者的吸引力非常大。但受监管影响,现在银行渠道的一年期以内万能险、投连险基本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长期年金险,期限最低5年,很多期限都在20年以上,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减弱。

二是银行“双录”正式启动。

2017年8月23日,银监会发布了《银行业金融机构销售专区录音录像管理暂行规定》,要求所有银行的理财窗口都要实施“双录”,即录音和录像,包括银行自营理财和代销理财,并且自当年10月20日开始正式实施。理财型保险属于银行代销产品,也被纳入双录范畴。

如果客户存款或买理财的过程中,被银行员工误导消费,买成了保险,那么事后维权的时候,可以调取监控录像或录音,责任在银行的话就要由银行担责。由于一言一行都被监控,银行员工将不能为所欲为地销售保险了。

但尽管如此,存款变保险、理财变保险的事件仍然无法避免。理财分析师认为,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投资人自身专业能力不足,对银行一味信任,很容易被带入沟里。

实际上,尽管银保产品转型、双录启动,上当的投资者还是不在少数。

首先,从产品设计上来看,年金型保险对于不懂行的人来说具备一定的吸引力。简单来说,缴10万元,20年后领20万元看起来很划算,但其实大部分人都没有考虑到通货膨胀和复利这两点因素。对于那些有养老需求的人而言,这种产品不仅能强制储蓄,而且老了以后还有“高额”的养老金。

其次,银行员工往往不会主动告知犹豫期,导致客户错过免费退保时间。调查结果显示,有23.13%的用户遇到过这种情况。

第三,“双录”的效果究竟如何值得怀疑。首先,如果客户维权的时候,银行称双录系统出现故障,那么银行能担全责吗?其次,银行员工即使会告诉你这是款保险,但也往往会避重就轻,着重描述产品的优点,而对缺点和风险则一语带过。

所以,依靠监管或者银行的自律不会让你的存款更安全,能真正保护存款的人只能是你自己。

如何避免让存款或理财变保险?理财分析师提出以下五点建议:

1、从利率判断。你要知道,存款的利率很低,一年期利率只有1.95%左右,即使是三年期、五年期,绝大部分也都在4%以下,如果银行告诉你一款产品的利率能达到5%或更高,那么这肯定不是存款,就该考虑是否是保险了。

2、从缴费方式判断。银行 定期存款 包括整存整取、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存本取息、定活两便、通知存款等形式,其中大家通常理解的方式为整存整取,这也是利率最高的定存方式,其它几种存款利息少得可怜。而很多年金型保险的缴费方式是期缴的,比如每年或每月缴多少钱,5年之后开始逐渐返利,如果碰到这种形式的产品,就要怀疑它是保险了。

3、看期限。定期存款的期限最短三个月、最长五年,银行理财的期限最短一个月左右、最长三年,绝大部分都在一年以内,如果产品的期限在五年以上,要严重怀疑是否是保险。

4、看账户。这种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去柜台存款就要拿到存根,买理财就要看理财说明书,是银行的还是保险的产品一目了然。

5、利用犹豫期退保。如果发现自己买到的是保险结果后悔了,并且还在10-15天犹豫期内,要及时退保。

总之,存款变保险、理财变保险这种事真的很容易识别,如果是小城市文化水平较低、不会上网的老人碰到这种事还可以理解,其他人还能被骗真的是太不应该了。虽然银行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储户自己也应该反思一下为什么会中招吧。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