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茶记丨大红袍:品质特点(一)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0
我们常常通过贴标签来对某个事物进行大致的判断。对于茶叶来说,大红袍拥有的标贴大概是: 霸道、厚重、岩韵以及《印象大红袍》 。

2010年,由张艺谋等人创作的第五步印象作品—— 《印象·大红袍》 在武夷山正式公演。

在《印象大红袍》的山水实景演出中,讲述了关于大红袍的一则民间故事,这也是大红袍 “茶种状元” 美誉的来源。

相传在1385年,明朝洪武十八年,举子丁显上京赴考,路过武夷时突然得病,腹痛难忍,巧遇天心永乐禅寺一和尚,和尚取其所藏茶叶泡与他喝,病痛即止。

考中状元之后,前来致谢和尚,问及茶叶出处, 得知后脱下大红袍绕茶丛三圈,将其披在茶树上,故得“大红袍”之名 。状元用锡罐装取大红袍带回京城。

状元回朝后,恰遇皇后得病,百医无效,便取出那罐茶叶献上,皇后饮后身体渐康,皇上大喜,赐红袍一件,命状元亲自前往九龙窠披在茶树上以示龙恩,同时派人看管,采制茶叶悉数进贡,不得私匿。

从此, 武夷岩茶大红袍就成为专供皇家享受的贡茶 ,大红袍的盛名也被世人传开。传说每年朝廷派来的官吏身穿大红袍,解袍挂在贡茶的树上,因此被称为大红袍。

除了当代人对大红袍印象外,古人赞美大红袍的诗句数不胜数。

武夷山内九龙窠,上品天成笑雀舌。

桑苎曾烹溪水沸,雪芽未染世俗浊。

茶枞独步石崖壁,帝位孤标茗饮国。

御赐红袍岩韵袅,人间玉椀漾朱波。

大红袍究竟为什么受茶友追捧?我们先从大红袍品质特征入手,从 形状、汤色、香气、滋味、叶底五方面 入手,探求大红袍受欢迎的秘密。

汤色 汤色橙黄透亮,清澈醇厚。

香气 根据工艺的不同,可以将大红袍划分为清香型与熟香型。清香型是清鲜,花香是清高鲜爽。

浓香型则是香味厚重,挂杯久。熟香型的大红袍以果香和奶油香为上,清香型的大红袍以花香和蜜桃香为上。

滋味 入口瞬间能感到厚重,接着可以感受到茶汤的细腻柔软。汤水入喉后,香气能够很好的留在口腔内,喉咙处能感到通透清凉,韵味十足。

叶底 叶底柔软鲜活有弹性,多泡有余香,叶底显绿叶红变,亮丽有宝色。蛤蟆背。

刚接触大红袍的茶友可能不清楚 岩韵、蛤蟆背 是什么,甚至肯能饮用后还会出现醉茶的想象,因此这里也简单的科普一下。

岩韵 一般地说,武夷岩茶具岩骨花香韵味特征,在冲泡七八次之后依然有浓重的茶香,这种现象就叫岩韵。大红袍作为武夷岩茶四大名枞之一,岩韵尤为明显。

蛤蟆背 是指武夷岩茶冲泡以后,叶底砂绿,上面会泛起蛙皮状的小泡,且带有沙粒状的小白点,叶片并不光滑,反而看起来比较粗糙,形似蛤蟆的背部的现象。

茶人说:有蛤蟆背就一定是好茶。茶友饮用大红袍时记得观察一下叶底,如果有“蛤蟆背”,那么此茶就是用传统工艺制作的大红袍了。

醉茶 茶叶中含有一种能够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的物质——茶碱,摄入过浓或过量的茶碱会导致血液循环加速、呼吸急促等不良反应。因为,大红袍发酵程度较高,因此茶内的茶碱含量高,所以容易导致茶醉。

【寻茶记·下期精彩】

大红袍的分类是什么?

大红袍的等级如何划分?

最全、最系统的茶知识,尽在 茶文库

行走的茶学百科库,让好茶有迹可循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