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高中的化学什么是电解质?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12

高中化学电解质: 所有的酸,碱,盐都是电解质。

酸溶于水能发生完全电离的,属于强酸。如HCl、H2SO4、HNO3、HBr、HI。

酸溶于水不能发生完全电离的,属于弱酸。如碳酸、H2S、HCN、HF、磷酸、甲酸、乙酸、等。(高中阶段,所有的有机酸都是弱酸)。

碱溶于水能发生完全电离的,属于强碱。如KOH、NaOH、Ba(OH)2、CsOH、(活泼的金属对应的碱一般是强碱)。

碱溶于水不能发生完全电离的,属于弱碱。如一水和氨、氢氧化钙(中强碱)、氢氧化铝、氢氧化锌、氢氧化铜等。

电解质都是以离子键或极性共价键结合的物质。化合物在溶解于水中或受热状态下能够解离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离子化合物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某些共价化合物也能在水溶液中导电,但也存在固体电解质,其导电性来源于晶格中离子的迁移。

扩展资料:

相同类型的共价化合物由于键能不同,电离程度也不同。例如,HF、HCl、HBr、HI就其键能来说是依次减小的,它们分子内核间距的依次增大。从分子的键能依次减小来看,HF的键能最大,分子结合得最牢固,在水溶液中电离最困难。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区别:

电解质是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可以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是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单质、混合物不管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是否能够导电,都不是电解质或非电解质。如所有的金属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因它们并不是化合物,不符合电解质的定义。

1、是否能电离(本质区别):电解质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电离的化合物,而非电解质不能电离。

2、常见物质类别:电解质一般为酸、碱、盐、典型的金属氧化物和某些非金属氢化物。非电解质通常为非金属氧化物、某些非金属氢化物和绝大多数有机物。

3、化合物类别:电解质为离子化合物和部分共价化合物,非电解质全部为共价化合物。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电解质

第2个回答  2022-11-18
电解质是溶于水溶液中或在熔融状态下自身能够导电的化合物。根据其电离程度可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几乎全部电离的是强电解质,只有少部分电离的是弱电解质。强电解质
一般有:强酸、强碱,活泼金属氧化物和大多数盐,如:硫酸、碳酸钙、硫酸铜等。弱电解质
一般有:弱酸、弱碱,少部分盐,如:醋酸、一水合氨(NH3·H2O)、醋酸铅、氯化汞。另外,水是极弱电解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