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子嘴不可能是豆腐心:父母的语言暴力对孩子的伤害有多大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6


1939年美国爱荷华大学的语言学教授Wendell Johnson做过一个臭名昭著的实验,后来这个实验被称之为,恶魔实验。

实验者在孤儿院里挑选了22名孤儿,其中有10名儿童本来就患有严重的口吃,另外12名是正常的孩子。

实验者把这22名孤儿平均分成两组,每组有5名口吃儿童和6名正常儿童。

第一组孩子接受的是正向的积极引导。如果这组孩子能够流畅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就会得到实验者的表扬和奖励。

而第二组孩子接受的事非常消极的引导,如果不能流畅表达自己的想法,就会被贴上各类标签,遭到谩骂和讽刺。


这样的实验一共进行了五个月,第一组接受正面引导的孩子里,原本就患有口吃的那五个孩子,虽然症状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但是明显变得更加积极乐观,变得更加开朗向上。

但是接受消极引导的第二组孩子,他们的学业水平、认知水平和情绪管理都变得非常糟糕。

更为可怕的是,原本正常的6名孩子,居然也开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口吃状况,他们在潜意识里,已经把自己当做一名口吃患者。


这是一个臭名昭著的实验,因为实验者对孩子施加的负面标签所带来的伤害是不可逆的。这个实验的后续观察发现,第二组的11个孩子,终身都伴有负面的心理影响。

2017年,网上流传着这样一张令人心惊肉跳的动图:


在国外有一位父亲看到儿子终日沉迷于电脑 游戏 ,无所事事,于是气不打一处来,拿来一把上膛的手枪,放在儿子面前,并怒不可遏的说道: 有种你就别活了!

谁知就在这个父亲转身的一瞬间,儿子真的扣动了扳机,等父亲回过神来,儿子早已瘫倒在地上,没了生命体征。

谁也不知道这个年轻人生前正经历着什么,或许他也曾陷入自责的泥淖,无数次扪心自问:自己为什么这么不争气?甚至已经想过自杀来了结。

恰好在这个节点上, 父亲一句“有种你就别活了”成为压死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造成不可挽回的悲剧。


我们很难想象,如果这个父亲当时没有说出那句话,那他的儿子会不会在之后改过自新,一家人过上其乐融融的生活。

只可惜,生活中没有如果,就像说过的话,如泼出去的水,永远收不回来。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无意间的一句话,会给对方带来怎样的伤害。

经常听别人说,“一个人最高的教养,是不对亲近的人发脾气。”这也恰恰反映出:最爱的人伤你最深。父母子女间更是如此。

很多时候,父母无意中的一句气话,就能把孩子逼上绝路。

曾经看过这样一条新闻,一位姑娘因为高考发挥失常,极度沮丧,可就在这时,父亲说了一句: “考得这么差,怎么不去死啊!”

明明是一句气话,可那情那景下,姑娘信以为真了,留下一封“让你失望了”的遗书就跳楼自杀了。


人们总把语言的杀伤力挂在嘴边,却没有什么概念。直到这样的惨剧出现时,我们才发现,语言的杀伤力,可以强大到用一句话杀死一个人。

当然, 还有一种语言暴力是无形的, 它在短期内对人可能不会产生很大的伤害,但长此以往,后果必然很严重。

电影《新警察故事》里,吴彦祖扮演的阿祖会变成一个让人闻风丧胆的变态,和小时候的遭遇不无关系。

阿祖的父亲有严重的语言暴力倾向,从小对他非打即骂,“你这个废物”“你为什么要活着,不如死了算了”。


正是在这样无止境的羞辱和打骂中,阿祖的心理渐渐扭曲,并产生强烈的报复心,恨不得让所有人都尝尝痛苦的滋味。

美国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在《原生家庭》里,讲了一个咨询者的故事:(菲尔)

我真的不能再这样继续下去了。我就快要五十岁了,却还是对别人对我讲的所有事都过度敏感。我无法按照字面的意思去理解别人说的话,总觉得对方在嘲笑我。我觉得我的妻子在嘲笑我,我的病人在嘲笑我。

我常常半夜睡不着觉,躺在床上琢磨白天大家对我说过的话……任何事情我都能想出一些不好的可能性。有时候我真觉得自己要发疯了。


被取笑的滋味真是糟糕透了,有时候还会吓到我,比方说:“这孩子绝对不是我们的儿子,你看看他那张脸,我敢打赌他们在医院抱错了。为什么不把他送回去,把我们的孩子换回来呢?”

那个时候我只有六岁,我真的以为自己要被丢回医院了。终于有一天,我忍不住对他说:“爸爸,为什么你总是看我不顺眼?”他回答道:“我不是看你不顺眼,我只是开个玩笑而已,逗大家开心的。难道你看不出来吗?”

我恨他。他真是个懦夫。当时我不过是个小孩子,他没必要那样戏弄我。直到现在他还在开玩笑贬损我。

只要有这样的机会,他从来都不会放过。稍有松懈我便会被他戏弄,随后他又会马上收手,像个好人一样。天啊,我讨厌他这种做法!


苏珊.福沃德指出,经常遭受父母语言暴力的孩子,会陷入“3P”陷阱。

一、完美主义

父母灌输给他们的完美意识,比如成绩排名必须一直靠前。

二、拖延

因为害怕自己无法完美地完成工作,于是便一拖再拖。比如,原本今天要做的事却要留到明天再做。

三、心理瘫痪

积累下来的待办事项越多,就越不知所措,内心的恐惧就像滚雪球一样愈演愈烈,最终使他一事无成。

除此外,他们会对成功心怀恐惧,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面对成功。

还会内化别人对自己的负面评价语言,变“你是”为“我是”,最终形成自卑的心理基础,导致产生错误的自我认知,并对自我价值产生怀疑,由此出现自杀倾向,这在有语言虐待的家庭里很常见。


看综艺《向往的生活》。

早上起床后,宋丹丹以为儿子巴图做了早餐,巴图耿直地回答:

宋丹丹毫不留情地吐槽:怎么这么笨呢?我生了一个废物。


听说大华做了早餐,连声夸赞,并一本正经地说:要换儿子。


最让人费解的是

宋丹丹看见巴图的脚趾发炎了,刚开始还关切地问“你脚怎么了”。

结果话锋一转又来一句“你自己啃的吧”,还非要巴图给大家表演啃脚趾甲。

真让人怀疑到底是不是亲生儿子。


在节目中,巴图羞得一脸通红。

我想在大庭广众之下,母亲丝毫不给留面子,言语中夹杂着冷嘲热讽。

他当时的心里一定也很不会好受吧。

语言暴力,是一种比家庭暴力更可怕的东西,常常“杀人”于无形。

有时候只言片语会中伤你最亲的人,并且可能是无法修补的伤痛。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 “南风效应” ,讲的就是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

北风吹出了刺骨的寒风,结果行人因为害怕寒冷,就把大衣裹得紧紧的;

而南风吹出了柔和的微风,行人觉得很暖和,便解开了纽扣,继而脱掉大衣。

教育孩子也是一样,南风虽柔软无力,却能化为绕指柔,让孩子在风中起舞。


泰国短片《豆芽》里,小女孩看到了菜市场有许多人在买豆芽,就问妈妈“我们可以种来卖吗?”

妈妈的回答是:“嗯,我们试试。”


最开始的尝试并不成功,豆芽都枯死了。

于是母女俩找来了一本种豆芽的书,多次改进方法。

每次小女孩有些灰心的时候,妈妈总会露出自信的面容,说“我们试试”。


最后真的奇迹般地种出了豆芽。


一句简单的 “我们试试”, 却有着不简单的力量。

想想最初小女孩要养豆芽,如果妈妈是这样的否定态度:

那故事又会是怎样的呢?

也许小女孩的好奇心早就被扼杀在摇篮中了吧。


很多时候,培养一个 健康 的孩子,远比修复一个破损的成人容易得多。

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肯定、认可,特别是来自父母的。当父母懂得考虑孩子的感受,多一些接纳和爱的时候,孩子必然能够更加积极面对生活。

著名心理学家马歇尔·卢森堡在《非暴力沟通》一书中,就提到了一种和谐的亲子沟通方式:

1.观察

观察,是非暴力沟通的第一步。 父母要对孩子们的行为进行详细的观察,说出观察的结果。做好观察的第一步就是不要对孩子的行为下定义。

只要父母对孩子的行为有评判,就会引起孩子心中的逆反情绪。

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你为什么不写作业?”这是客观的疑问,孩子就会说出,因为作业太难、太多,或者不喜欢老师等原因,父母就可以进行下一步的教育引导。

2、感受

不少父母喜欢急于求成,却忽略了孩子的心情。

这对孩子的感受是极大的伤害,也许孩子只是想偷懒,却被冠以笨、无能的标签。

这个时候,父母和孩子都应该说出各自的感受,父母是为了锻炼孩子的自主能力,教育孩子不要那么懒,要是孩子还是不愿意,态度可以适当强硬点,但不能胡乱指责。

3.了解感受产生的原因

大部分父母听到一句不中听的话时,会有三种反应选择。

第一种是愤怒,“辛辛苦苦给你做饭,还敢嫌弃饭难吃。”

第二种是推脱,指责对方——“那我不做了,你们自己做吧。”

第三种是用心体会和了解孩子们的需要,看看孩子是不是不舒服,如果一切正常,就要考虑提高一下自己的烹饪技术了。

父母不要总是意气用事,多通过沟通来发现孩子的真正需求。

4、提出具体的要求

清楚地告诉孩子,希望他们做什么。

这不是具体的要求,而是一种变相批评,也是一种利用孩子内疚心理的道德绑架。

孩子一般听到这些,会有很强的逆反心理,继续慢慢悠悠。

在这种情况下,妈妈应该对孩子说:“我们快要迟到了,五分钟后出门吧。”这才是对孩子提出具体的要求。

与孩子进行良好沟通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毕竟孩子和父母有着多年生活经验的差距。

很多在父母看来很容易事情,对孩子来说却非常困难的。

这就需要父母多一些耐心,认真观察孩子的行为,仔细感受孩子的心理,分析其原因,然后对孩子提出具体的要求。

当你做到了以上几点,就会发现,孩子并非不骂不成材,春风化雨的教导,也同样能使他茁壮成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