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汉字是怎样构成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3-09-13
汉字的构造单位,包括笔画和偏旁两级单位。

(一)笔画

笔画是构成汉字字形的各种点和线,是汉字的最小构件。写字的时候,从开始下笔到把笔提起叫做一笔或一画。笔画是构成汉字的最小单位。除少数几个字外(一、乙),汉字都是由多笔画构成的。

1、分类

对笔画的传统分类,是采用“永”字为代表的八种笔画名称:横、竖、撇、捺、点、提六种。而笔画又可分单一笔画和复合笔画两种。

(1)单一笔画

有点、横、竖、撇、捺、提六种。为使汉字构成方块形,单一笔画在字的不同位置或不同偏旁中,还有不同的变形。如:①点有左点(办)和长点(风)的变形;②撇有平撇,竖撇(月)的变形;③捺有平捺(之)的变形;④带钩变形,如竖带钩成竖钩(水)。

(2)复合笔画

复合笔画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笔画的连接。包括:

①折类(横折:丑);②钩类(横折钩:丹;横折弯钩:凡);③点类(撇点:女);④横类(横折折:凹);⑤竖类(竖弯:西);⑥撇类(横折折撇:及);⑦提类(横折提:计 )。

汉字总数有五万(宋代丁厚《集韵》收字53525个;清代张玉书《康熙字典》收字47035个;1986年起逐册出版的徐中舒主编的《汉语大字典》收字56000左右),都是由这八类笔画组成。

⒉、笔数

每个规范的汉字的笔画是有定数的,书写时不能错。正确计算笔画,对于查字典和索引很重要,新闻中排列人名也往往按姓氏笔画的次序。

⒊、笔顺

汉字笔画的书写是有先后顺序的。笔顺的基本规则是:

①先横后竖(十);②先撇后捺(八);③从上到下(六);④从左到右(村);⑤先外后内(回);⑥先中间后两边(办)。多数汉字的写法是这一基本规律的综合运用,但也有少数位结构特别:①多数先撇后折,但“力,刀,乃,方等是先折后撇;②“又,丹”后写内点;③“占,非”是先竖后横;④“匹,巨,臣,可”是先上内后竖折或竖钩;⑤“凶,建”也是先内后外;⑥“ ㄗ,卩”是先右后左(后写竖)。

还有的笔顺不易弄清,如:

凹(5笔);凸(5笔);母(5笔);乘(10笔);鼎(12笔)。

但笔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灵活掌握,也可以根据个人的习惯与方便,在书写实践中不断总结,创造出新的书写方法。只要能把字写好,就可以了。如“有”一般是 ,也可以 。

按照笔顺去写,不但容易把字写好,写稳,而且能提高书写速度。

(二) 偏旁

偏旁是由笔画构成的较大的构字单位,是高一级的构字单位。它们作为一个个构字的部件构成合体字。如“昧,魅,妹”,分别由“日,鬼,女,未”两个构字部件,即偏旁组成。这些由笔画构成的结构部件大都偏处于字的侧旁,称之为偏旁。偏旁原指组成汉字的两边,左为“偏”,右为“旁”,现在的习惯把汉字的上下左右统称为偏旁。

1、分类

偏旁,按照能否再切分成小的偏旁,分为单一偏旁和复合偏旁。

⑴ 单一偏旁,是不能再切分的偏旁,如上例中的“日、鬼、女、未”。

⑵ 复合偏旁,是可以再切分的偏旁,如“湖”字的右偏旁“胡”就是复合偏旁,它可以再切分为“古”和“月”;而“古”又是复合偏旁,可切分为“十”和“口”。

现今每个汉字中的单一偏旁都是独体字,又可分成成字偏旁和不成字偏旁。

⑴ 成字偏旁,是从现在来看可以独立成字的偏旁,这是单一偏旁的绝大部分。如“山、水、日月、手、人、马、页”等,当然也有不能作偏旁的独体字,如“凹”。

⑵不成字偏旁,是从现在看来不能独立成字的偏旁,这是单一偏旁的一少部分。然而,它们在古代大部分是独立成字的。如:

两点水,读bīng : (甲) (篆),象严寒下突起的冰块。小篆加水旁以示由水凝成。本义是冰块。

秃宝盖,读mì: (篆),象一块布向下披之形,用巾盖物,表示覆盖意。如“冤(兔在 下,屋曲义)”,“冠(元为头,寸为法度)”。

宝盖儿,读mián : (甲) (金) (篆),象房屋侧视状,本义房屋。如“安(女子在室内表示安定,安全)”,“宇(屋檐)”

单耳刀,读jié : (甲) (篆),象跪坐的人形,古“跽”字。如“即(跪坐在食器旁,引申接近)”。

右耳刀,“邑”字, (甲) (篆),上表示范围,下表示人,是人们聚居的地方,如“郡,都,郑”。

左耳刀,“阜”字, (甲) (篆),象上下山的台阶,本义是阶梯或不太高的土山。如“陟( 脚趾向上),降( 脚趾向下)”。

走之儿,读chuò : (甲) (篆),左“彳”右“止”,象大道上有一只脚印,表示人在路上行走。表示走或跑,楷书作“ ”。

病字旁,读chuáng : (甲) (篆),病人躺在床上出汗,表示病人。

绞丝儿,读mì: (甲) (篆),象拧在一起的一束丝,本义是细丝,如“绪(丝端)”,“绝(断丝)”。

双立人儿,读chì: (甲) (篆),“行( ,十字路口)”左半边表示行动的符号。彳亍,慢慢走路的样子。

读zhuī:象鸟形, (甲) (篆)如“集(鸟在树上)”,“焦(用火烤鸟,烧焦了”。

异字底儿,读gǒng:象双手形,古“拱”字,也作 。如“戒”“兵”。

私字底儿,读sī:象人鼻子侧视状。如“允”“去”“矣”。

包字头儿,读bāo :表示有所裹抱,含有的意义。如“勾”“句”。

三撇儿,读shān :象以毛刷物或以笔画纹之形。如“须”“参”。

建字旁儿,读yǐn :是彳延长变形而成,表示长行的意义。

偏厂儿,读hàn :象伸出岩石的山崖,下面可住人,表示房屋。

折文儿,读zhǐ:如“冬”“处”“夏”。

反文儿,读pū :如“政”“教”“收”。

三匡栏儿,读fāng : (甲) (篆),象竹筐,装东西的器物。如“匣”“匠”。

2、变形

有的字作成字偏旁用时,与独体字的形体有时有所不同,这是由偏旁所在的部位决定的。如

⑴ 在字左的, (人) (水) (示) (衣) (手) (心) (犬) (牛) (子) (火) (土) (木) (女),还有 (言) (金) (食)是由偏旁简化而来的。

⑵ 在字右的, (刀) (文)。

⑶ 在字上的, (牛) (羊) (爪) (川)。

⑷ 在字下的, (火) (心) (水) (肉)。

3、部位

笔画构成偏旁,偏旁组成合体字。但组成一个字的若干个偏旁,不是任意搭配的,而是在整个字形的结构中按一定规律各处一定的部位。如偏旁相同而位置改变,往往成了另一个字“吧,邑”“杳,杲(gǎo)”或成异体字“ , ”。偏旁的部位是指偏旁与偏旁在构成合体字时的组合形式,一般说,合体字的偏旁部位有以下几种形式:

⑴左右式(包括左中右式):休,到。捕( );谢,嗽( )。

⑵上下式(包括上中下式);忠(  );家(   );垄(   );意(  );雷(   );望(   )。

⑶内外式(包括全包围,半包围式);固(   );回(   )和历(  )这(  )甸(  )巨(  )闪(  )凶(  )。

⑷品字式部位:森,磊,焱。

⑸其它部位:激(  )率(  )篮(  )器(  )樊(  )。

许多汉字是由一个单一偏旁和一个复合偏旁组成,其部位往往是上述几种类型的综合。如“徊”基本是左右式部位,但右边又是内外部位;“简”基本上是上下式部位,但下边又是内外部位;“贺”基本是上下式部位,但上面又是左右式部位;“婚”基本是左右式部位,但右边又是上下式部位;“固”基本是内外式部位,但内部又是上下式部位。

为了便于称说,还需要给部位定名;

⑴左右式部位,左边部位定名为“旁”,右边部位定名为“边”。如“权“可以说是木字旁,又字边。

⑵上下式部位,上边部位定名为“头”,下边部位定名为“底”。如“宝”可以说是宝盖儿头,玉字底儿。

⑶左中右式和上中下式部位,中间部位定名为“腰”。如“树”是木字旁,又字腰,寸字边。

⑷内外式部位,外边部位定名为“框”,里边部位定名为“心”。如“国”是大口框儿,玉字心。⑸品字式结构,“品、森、磊、淼、焱(yàn)”

另外,汉字的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四个角的部位定名为“角”。如“器”可以不用“角”称说,直接称双口头,犬字腰,双口底。但遇到不用“角”就不能称说时,才用“角”称说,如“骛(wù)”可以称说是左上角矛,右上角反文,鸟字底。

4、名称

偏旁的名称有两种叫法;一是直接称呼其读音,偏旁是现代的独体字,可以直接称其音。如“马,水”。如独体字较生疏,可用常用的合体字定名,如“ ”可定名为钱字边。二是习惯读法,根据偏旁形象起的名,已成习惯,应沿用,如“ ”称立刀儿;“彳”称双立人儿。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