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新朝是谁建立的?存在了几年?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1-17
对于王莽的新朝,我更认同一些近代思想家学者的观点,通过唯物辩证主义看待问题,或许会让我们对王莽和他的新朝发生一些改观~

首先,我们对于王莽先做一个简单的了解。

王莽(前45年-23年10月6日),字巨君,魏郡元城县(今河北省大名县)人,西汉权臣、政治家、改革家,新显王王曼第二子、孝元皇后王政君侄,“新朝”开国皇帝,公元9年1月15日至23年10月6日在位。

王莽原为西汉外戚“魏郡王氏”家族重要成员。在朝野素有威名。初始元年十二月癸酉朔(公元9年1月15日),王莽代汉建新,建元“始建国”,建丑正(改汉历十二月为正月),宣布推行新政,史称“王莽改制”。

王莽统治期间,天下大乱。地皇四年(公元23年)秋九月二十三日,绿林军攻入常安,十月三日庚戌(公元23年10月6日),王莽死于乱军之中,新朝灭亡。王莽在位15年,享年67周岁。

穿越时空的社会主义第一人
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而将这个曾经辉煌的朝代“拦腰斩断”的,就是王莽和他所建立的新朝。王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人物,古人将他斥为谋权篡位的大奸之臣,然而以今人的眼光看待王莽,又会有许多不同的看法。比如胡适为王莽平反道:“王莽是中国第一位社会主义者。”翦伯赞也在《中国史纲》里认为“王莽不失为中国史上最有胆识的最聪明的一位政治家……他要将当时矛盾百出的社会经济制度加以改良”。关于王莽,许多人甚至戏称他为“穿越者”。那么,王莽这位古代的篡权者,为什么会被认为是“穿越者”,我们开始对王莽和他的新朝进行分析。

1.王莽被认为是“穿越者”,和他所建立的新朝有关。从公元9年1月到公元23年10月,王莽建立的新朝国祚不到15年,仅历经一帝,极其短暂,然而它却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西汉后期,皇室子嗣稀少,血脉凋零,数代皇帝早夭,加之孝元皇后王政君长期掌管大权,外戚王家自然迅速崛起,成为西汉的实际主宰者。王莽作为王家最出色的青年才俊,深受姑姑王政君的喜爱和重视,逐渐进入朝堂中枢,最终代汉称帝。

古人常将王莽视为窃国大盗,奸佞之臣,然而客观地讲,对于王莽来说,做皇帝不是最重要的,能够施行自己的改革,才是关键。王莽的改革是极其全面的,它涉及土地、货币、外交等多个领域。王莽上台以后就宣布: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宣布:将天下田改曰王田,以王田代替私田;奴婢改称私属,与王田一样,均不得买卖。其后,改革币制、官制,规定盐铁官营,山川河流收归国有。

2.王莽改制的内容确实堪称惊世骇俗,如果说王安石改革是大刀阔斧,那么王莽的改革完全可以称得上是翻天覆地。将土地收归国有、禁止奴隶买卖,这种种措施,在现代人看来是如此的熟悉,也难怪许多人将他称为“穿越者”和“社会主义者”。不过,从现代的眼光来看,王莽的改革是极其先进的,着力点也在改善民生,维护百姓,为何王莽的新朝还会一世而亡,且正是被农民起义推翻的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正与王莽的改革有关。

从浅层的角度来看,王莽将土地收归国有、禁止奴隶买卖是符合时代潮流的,是先进的,但是仔细分析王莽改革会发现,他不仅不是一位先进的改革者,还是一位极其“复古”的改革者。在王莽改制当中,王莽确实主张将土地收归国有,抑制土地兼并,但他的方法却是复古的,甚至是倒退的。王莽信奉儒教,他崇拜孔子所说的礼治时代,于是以王田制为名恢复井田制。同时,王莽虽然禁止了奴隶买卖,但他没有废除奴婢,他只是将奴婢改称为“私属”,与王田均不得买卖,但奴隶事实上依旧是存在的。

3.王莽的出发点没有问题,他认识到了西汉末期土地兼并、人口买卖情况严重,百姓流离失所,民怨沸腾的事实,同时希望用改革缓和社会矛盾。然而王莽的改革名目复古,与现实情况不符。在收归土地的过程当中,豪强地主的利益受到侵犯,而土地最后并没有多少真正的到了百姓手中,这就使得王莽失去了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两大力量的支持。而且,在改革的过程当中,王莽朝令夕改,遭到反对以后,王莽便会用严刑峻法强行推进改革。如果说王莽的改革能够取得效果,反对他的力量自然会逐渐变小,但事实却是,随着王莽的改革,新朝的经济凋敝,百姓的困境没有得到任何改善,反对王莽的浪潮愈发浩大。

在这样的情况下,王莽不仅没有对改革进行调整,反而主动挑起数场战争,激化了矛盾。在西汉时代,中原王朝和周边各族关系很好,不论是北方的匈奴人,还是南方的少数民族,都向汉朝臣服。王莽代汉称帝以后,四方的国家没有反对王莽,他们纷纷投靠王莽,支持新朝。这本是收买人心的大好机会,但是王莽却刚愎自用、狂妄自大,不断挑起战火。王莽称帝以后觉得国内已有北海郡、南海郡、东海郡三郡,却没有西海郡,为了凑全“四海”,王莽集结大军将青海湖一带占领设西海郡。如果仅是这样还不算什么,为了发展这块荒芜之地,王莽竟强制移民。百姓不够,王莽就疯狂增加法令,强行“制造”罪犯,然后将他们迁往西海郡。

所以,王莽是一位改革家无疑,他的人品也值得称赞,但是他作为一个朝代的开创者,显然是不称职的。王莽的改革盲目复古,没有结合实际,尽管出发点是好的,但它违背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失败是必然的。而王莽本人的刚愎自用、狂妄自大、性格狂躁等性格特征,更加速了他改革的失败和朝代的灭亡。
第2个回答  2020-11-17
新朝(9年1月15日-23年10月6日),是继西汉之后由西汉外戚王莽建立的朝代。初始元年十二月癸酉朔(9年1月15日),王莽废汉孺子(刘婴)为安定公,改汉历寅正为丑正,改元始建国,改国号为新,建都常安(今西安汉长安城遗址),史称新莽。
王莽称帝后进行了多项改革,包括:推行王田制,限制私有土地持有,超出部分为国有,无土地者由国家分配,一夫百亩,目的是解决西汉后期以来土地兼并严重的问题,但是完全无法执行;禁赏奴婢;推广国营事业;改革币制等。唯新朝政令繁琐,且朝令夕改,改革最终失败,导致新朝急速灭亡。
地皇四年(23年),新朝被绿林军推翻;共1帝、15年国祚。历农民战争后,刘玄建立玄汉政权。
新朝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通过禅让称帝成功的先河,因为传统史观相对于通过战争革命取得政权,比较鄙弃禅位这种移转政权的方式,所以王莽一直被中国史学家误认为是"伪君子"。中国古代史学家对新朝的评价几乎都是负面的,尤其是《汉书》视王莽为逆臣贼子。后世亦是按汉书观点评价王莽,直到清末之后,评价才有所改变。
汉朝初年刘邦根据五德终始说,定正朔为水德,至汉武帝时,又改正朔为土德,直到王莽篡政建立新朝,方才采用刘向、刘歆父子的说法,认为汉属于火德。光武帝光复汉室之后,正式承认这一说法,从此确立东汉正朔为火德,东汉及以后的史书如《汉书》《三国志》等皆采用这种说法,因此汉代亦被称为"炎汉"。又因汉朝皇帝姓刘而称"刘汉",因此汉朝又被称为"炎汉"、"炎刘"和"刘汉"。
王莽所创的朝代 国号"新"的含义:新的本义是改旧、更新。西汉后期在天人感应的五德终始学说支配下,社会政治涌动着一种新德代替旧德的思潮,在这样的背景下,王莽以新德的代言人自居,"革汉而立新、废刘而兴王",并最终完成"再受命"的代汉过程。汉为火德,为赤帝,王莽为土德,自称是"托于皇初祖考黄帝之后",依照五行相生之理,土德代火德,意在赤帝传黄帝,天命授之。
第3个回答  2020-11-17
更始帝刘玄继位之后,王莽非常的担心,时刻都担心自己的位置被取代。在这种压力之下,他派大将王寻还有王邑这两个人率领兵马四十三万人,让他们从洛阳出发,直奔昆阳去参与起义军的战斗。

王莽的军队其实是没有把握胜利的,为了虚张声势,他们找来一个叫做巨毋霸的人,据说这个人能够驯服各种各样的动物。王莽让他去的目的主要想让他带一群猛兽前去助阵,当时驻守在昆阳的汉军只有八九千人。
人数上并没有优势,所以有的将领在昆阳城上就看见王莽的军队人马非常多,觉得自己的人并不能抵挡。因而就带着人回到原来的据点。但是刘秀不同意,他认为现在形势非常的严峻,如果想要胜利。

那么所有人都要联合,否则昆阳就要失守了。最终在起义军的努力之下,王莽的军队真的失败了。当王莽军大将王邑带着剩下的将士们逃回洛阳的时候,发现当时的军队四十三万大军只剩下几千人。
汉军后来打扫战场,其中找到了很多的兵器和粮草等东西。王莽觉得非常的害怕,甚至把监狱里的囚犯都给放出来了,将这些人拼凑成了一支军队,用他们来抵抗汉军。但是他又怎么能让这些人听他的呢?

这样的军队是不愿意他打仗,所以双方还没有接触,这些人就陆陆续续的逃跑了。没过多久,汉军就攻入了长安城,城里的居民都纷纷响应,他们烧掉未央宫的大门。威胁王莽让他出来投降。
王莽跑到了一处渐台,因为那里四周都是水,火势烧不到那里去。后来汉军入城之后,他们把渐台一层层的围起来,等到渐台上的那些兵士们把箭都射完了,他们就冲到上面去,把王莽杀死了。

王莽从建立新朝到死去十五年的时间,如果他能够好好的治理天下,关心民生疾苦,那么他还是有很大的机会成为一个好君王的。毕竟,十五年的时间说长不长,但是如果说短的话也是不短了。王莽新朝再这次战斗中土崩瓦解。
第4个回答  2020-11-17
新朝(8年—23年),是继西汉之后由西汉外戚王莽建立的朝代。公元8年腊月,王莽废汉孺子(刘婴)为安定公,改国号为新,建都常安,史称新莽。
王莽称帝后进行了多项改革,包括:推行王田制,限制私有土地持有,超出部分为国有,无土地者由国家分配,一夫百亩,目的是解决西汉后期以来土地兼并严重的问题,但是完全无法执行;禁赏奴婢;推广国营事业;改革币制等。唯新朝政令繁琐,且朝令夕改,改革最终失败,导致新朝急速灭亡。地皇四年(23年),新朝被绿林军推翻;共1帝、15年国祚。历农民战争后,刘玄建立玄汉政权。新朝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通过禅让称帝成功的先河,因为传统史观相对于通过战争革命取得政权,比较鄙弃禅位这种移转政权的方式,所以王莽一直被中国史学家误认为是“伪君子”。中国古代史学家对新朝的评价几乎都是负面的,尤其是《汉书》视王莽为逆臣贼子。后世亦是按汉书观点评价王莽,直到清末之后,评价才有所改变。
第5个回答  2020-11-17
在中国历代的统一王朝中,王莽所建立的新朝显得十分特殊。首先,在中国历史纪年表中没有它的位置,而是把它包含在汉朝的历史纪年中。其次,《二十四史》当中,也没有属于这个王朝的一部专史。在东汉班固的《汉书》里,是把新朝皇帝王莽列入了通常属于“乱臣贼子”位置的《列传》的最后。新朝把汉朝的历史腰斩成了两半,也就是西汉和东汉,刘邦创建的西汉延续了两百多年(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刘秀创建的东汉延续了近两百年(公元25年-公元220年),中间就是短短的15年的新朝(公元9年-公元23年)】。新朝尽管短暂,但他毕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统一王朝,从历史事实本身来说,新朝拥有被后人所忽视的非常特殊的地位,我们可以这样认为王莽开创了和平改朝换代的首例,在王莽之前,改朝换代是血雨腥风的战争的结果。
商、周、秦、汉朝,都是打下来的天下,王莽之后,起码从形式上来看,改朝换代往往是不流血的,或者是少流血的宫廷政变的结果。我们可以把改朝换代分为两种,魏、晋、隋、唐、宋天下都是前朝的皇帝奉送的,靠真刀真枪的阳谋可以建立王朝,靠高阴谋、政变、收拾人心也能够建立王朝,中国历史上反复出现的改朝换代,简而言之就是阴谋和阳谋两大类。【而通过阴谋改朝换代,王莽的新朝是始作俑者,王莽成为始作俑者可以一字蔽之,新,和旧相对的那个新】,
【在中国历史上,王莽的评价普遍不高,一般都认为他只是一位“伪君子”,众口一辞的千古罪人。而现代史学家们的评价却极为纷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