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卡电子水准仪使用说明书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3-07-24
(一)、水准仪计算检核
计算检核的目的是及时检核记录手簿中的高差和高程计算中是有错误。式(2-7)为观测记录中的计算检核式,若等式成立时,表示计算正确,否则说明计算有错误。
∑h理=H终-H始 (2-7)
(二)水准仪、测站检核
测站检核的目的是及时发现和纠正施测过程中因观测、读数、记录等原因导致的高差错误。为保证每个测站观测高差的正确性,必须进行测站检核。测站检核的方法有双仪高法和双面尺法两种。
1、在同一个测站上用两次不同的仪器高度、分别测定高差,用两次测定的高差值相互比较进行检核。即测得第一次高差后,改变水准仪视线高度大于10CM以上重新安置,再测一次高差。两次所测高差之差对于等外水准测量容许值为±6MM。对于四等水准测量容许值为±5MM。超过此限差,必须重测,若不超过限差时,可取其高差的平均值作为该站的观测高差。
2、双面尺法
在同一个测站上,仪器的高度不变,根据立在前视点和后视点的双面水准尺,分别用黑面和红面各进行一次高差测量,用两次测定的高差值相互比较进行检核。两次所测高差之差的限差与双仪高法相同。同时每一根尺子红面与黑面读数之差与常数(4.687M或4.787M)之差,不超3MM(四等水准测量)或4MM(等外水准测量),可取其高差的平均值作为该站的观测高差,若超过限差,必须重测。
(三)、水准仪成果检核
测站检核只能检核一个测站上是否存在错误或是否超限。仪器误差,估读误差,转点位置变动的错误,外界条件影响等,虽然在一个测站上反映不明显,但随着测站数的增多,就会使误差积累,就有可能使误差超过限差。因此为了正确评定一条水准线路的测量成果精度,应该进行整个水准路线的成果检核。水准测量成果的精度是根据闭合条件来衡量的即将路线上观测高差的代数和值与路线的理论高差值相比较,用其差值的大小来评定路线成果的精度是否合格。
成果检核的方法,因水准路线布设形式不同而异主要有以下几种:
1、闭合水准路线
从理论上讲,闭合水准路线各段高差代数和值应等于零,即∑h理=0。
2、附合水准路线
从理论上讲,附合水准路线各段实测高差的代数和值应等于两端水准点间的已知高差值,即∑h理=H终-H始。
3、支水准路线
支线水准路线本身没有检核条件,通常是用往、返水准测量方法进路线成果的检核。
从理论上讲,往测高差与返测高差,应大小相等,符号相反。即︱∑h往︱=︱∑h返︱。
实际上,由于测量值含有不可避免的误差,因此,观测的高差代数和值不能等于高差的理论值,这种不符合的差值称为高差闭合差,fh表示。高差闭合差的大小是用来确定错误和评定水准测量成果精度的标准。若fh容许限差之内,表示观测结果精度合格,否则应返工重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