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尼亚病毒:危险、古老,和快速演化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4-05

布尼亚病毒:威胁与演化之路


布尼亚病毒(Bunyavirales)作为一类古老且快速演化的病毒,近期引起了全球病毒学家的密切关注。它们的四级分类警示着潜在的高风险,研究它们必须在严格的BSL-4实验室环境下进行。Bunyavirus的命名源自乌干达Bundibugyo区发现的Bunyamwera病毒,与Semliki Forest病毒一样,是病毒世界里的重要成员。


1934年的Pappataci fever首次揭示了白蛉作为媒介的重要性,而1975年,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对Bunyaviridae科进行了划分,包括Bunyavirus、Uukuvirus、Phlebovirus和Nairovirus四个属。内罗毕病毒,原名NSD,后来与甘贾姆病毒(NSDV)一同划归Hantavirus属,其在1950年代的汉坦病毒(HTNV)因朝鲜战争中的流行而被识别,与呼吸道疾病的辛诺柏病毒(SNV)和鼠类传播的关联则在1993年被发现。


布尼亚病毒目下的多样性令人瞩目,1950年代至1960年代,塔卡里伯病毒(TCRV)、胡宁病毒(JUNV)等的发现推动了Arenaviridae科的划分。沙粒病毒科如今已细化为5个属,覆盖多种哺乳动物、爬行动物和鱼类。布尼亚病毒属的单股负链RNA特性,与流感病毒相似,却拥有独特的双义编码策略,这是理查德·M·埃利奥特(Richard M. Elliott)等科学家的重要贡献。


致病布尼亚病毒的传播主要依赖媒介动物,如蜱和鼠类,病程具有散发性和地区性特征。正布尼亚病毒属的129种病毒中,临床重要的如加州脑炎血清组的CEV和JCV,通过蚊类媒介传播,如伊蚊和库蚊。一些病毒如LACV则展现出强烈毒性,如BUNV和BATV,它们在非洲的变种常引发出血热,如BUNV的Orthobunyavirus bunyamweraense。


虽然中国鲜有正布尼亚病毒感染的报告,但野外环境中潜在的病毒储存库不容忽视。Tahyna病毒(TAHV)与呼吸道疾病相关,而艾比湖病毒(EBIV)在新疆-哈萨克斯坦边境虽未致病,但对小鼠有极高致死性。Oya病毒(OYAV)则在西南和东南亚地区活跃,对家畜和蚊蠓具有感染性。


一幅基于L蛋白序列的病毒系统发生树描绘出这些病毒的亲缘关系和血清群特征,揭示了它们演化历史的复杂性。布尼亚病毒的威胁和研究仍在持续,科学家们正努力揭示更多关于这些古老病毒的秘密,以应对未来可能的公共卫生挑战。


下篇将深入探讨布尼亚病毒的防控策略和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