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分析

某国营机械公司新上任的人力资源部部长王先生,在一次研讨会上获得了一些他自认为不错的其它企业的培训经验,于是,回来后就兴致勃勃地向公司提交了一份全员培训计划书,以提升公司人力资源素质。不久,该计划书就获批准。王先生便踌躇满志地“对公司全体人员——上至总经理、下至一线生产员工,进行为期一周的脱产计算机培训。”为此,公司还专门下拨十几万元的培训费。可一周的培训过后,大家议论最多的,便是对培训效果的不满。除办公室的几名员工和45岁以上的几名中层干部觉得有所收获外,其他员工要么觉得收效甚微,要么觉得学而无用,大多数人竟达成共识地认为:十几万元的培训费用只买来了一时的“轰动效应”。有的员工甚至认为,这场培训,是新官上任点的一把火,是在花单位的钱往自己脸上贴金!而听到种种议论的王先生则感到委屈:在一个有着传统意识的老国企,给员工灌输一些新知识怎么效果不理想呢?他百思不得其解:当今竞争环境下,每人学点计算机知识应该是很有用的呀!怎么不受欢迎呢? 问题:试用相关理论分析该公司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第1个回答  2013-07-22
这不叫分析,先说一下分析是从几个角度来看的,一公司中出现的问题二是培训的目的三是培训想达到的效果四是员工学习的程度和思想,这做的有点太应服考试了我给你个见意你再加以修改一下就可以了,只是借鉴哦!首先人资部长由于是刚到企业中不了解企业的发展的动态及员工的思想高度,没有做过相应的人员调查及人员分析,应该从企业和客观条件下来评比每个员工的水平程度及高层领导人的观点,而相似的培训应该是针对每个岗位或每个人,每件事来做软性的培训方案。那么培训首先要以高层管理人员做培训,层次、主次都要分明,人明确培训的人与目的然后方可做适当的培训。而且每一项培训并不是都适用与企业的每个岗位,就像是企业中学习国外的方工引用些高端技术,花了大价钱,却放到企业中用不到钱也花了,又起到了相反效果,那就是培训用的起点是对的,但是目的不对就起到了相反效果。在企业中重要的培训是用适用企业,适用到每个岗位,根据岗位的不同思想的不同设立不同阶段的培训方案,那么新知识的进入也要有一个适用的过和,掌握好度才可以做到最好,才可以发挥出人资的重要性,也就是说人资部长做的不到位,在企业中就可以换人了。计算机学习不是对每个岗位都是有用的,而像装卸工就没有必要,这人是举一个例子,就是说针对的人不对,起到了反效果。 我是做管理的,有不懂的,可以随时讨论,45846803
第2个回答  2013-07-22
培训需求切入点不当。要进行必要的培训是对的。但是必须首先弄清楚企业员工的培训需求是什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