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粮河到雁鸣湖的距离有多远?

运粮河到雁鸣湖的距离具体有多远? 准确的...
开封运粮河是什么样的河? 是一个排水河.还是别的什么 有没有闸口?

第1个回答  2013-07-22
6公里
运粮河,源于平顶山市区北部的龙山,流经宝丰县李庄乡、翟集乡、郏县的姚庄乡和堂街镇,在镇南与芝河交汇注入汝河。
2006年6月16日,烈日炎炎,笔者踏访运粮河。只见一线溪流,到崔庄就断了。由于地下水位浅,窄窄的河床仍然潮湿,沟谷里的杨树润人眼眉,风中流响,疑是水声。下行不远,就是与崔庄一街相连的著名茶乡——(毛出头)(音:桑)郎庙。河到这里又有了细弱的响动,可惜不是细沙白水,是二十多家屠宰专业户排放的废水。更有十几家制革作坊,把用过的皮硝和切削物沿河倾倒。河右岸那眼久负盛名的千年玉泉,被污染得连衣服也不能洗了。高墙遮蔽,栅门紧锁,惟有玉泉亭翼然耸立,碑文上刻有苏东坡 “遂令色香味,一日备三绝”的赞誉……
  据当过多年村支书的张黑娃老人回忆,十几年前,河水大时有一尺多深,村里人吃的就是这河里的水。因为河岸是冲不跑的黄栗土,河底是掺煤打煤球的煤土,人们叫它“铜底铁帮运粮河”。河边那眼井,是一位开茶馆的张姓老人挖的,有60多年了。一丈深挖到泉眼,大茶缸粗一股,朝东北方向喷。前些年又往下打20多米,用石头券住,成了现在的样子。老人说他记事的时候,这里就有四家老茶馆,两家姓张,一家姓李,一家姓尹。不只外来客,十乡八里的村民都来喝茶,成了代代相传的风俗。离泉不远的那座桥,谁也不知道有多少年代了。1990年加高加宽,盖住了原来的桥板,桥墩还在。古时,(毛出头)郎庙是西去洛阳、长安东到山东、安徽的必经之地,九条大路打桥上过,桥又称九龙口。
史记》载:公元前606年,楚庄王统兵征陆浑(今伊川县一带),惊闻斗越椒发动叛乱,急回师,不敌而败走。出枣阳,经唐河、舞阳、叶县至现今郏县姚庄一带。设计诱敌深入,待越椒追至青山(郏县紫云山),不见庄王,再返回,刚刚驰马而过的石桥已被拆毁。埋伏在此的庄王让小将“神箭养叔”养由基与斗越椒“隔河比射”,一箭除了越椒。这著名的楚清河战役,就发生在这座桥上。
  几个孩子在桥边树阴里玩画片,树影落在身上脸上,折叠了几千年光阴!忽听开了19年茶馆的张守央说:“今天是没风,要是刮风,这儿臭哄哄的,根本坐不住人。”
  不想往下走了,返身溯源。
  过崔庄到郏县与宝丰分界的闪庄,河被闸成胖胖一湾。有人抽水浇地,有人在树下垂钓。村南又起一坝,几十亩水面漂满菱角秧。
  上行半里,就是宝丰县李庄乡翟集村。村中一溜三坝,因为养鱼,水不浊,也不清澈见底。水中有七八个孩子,三四群鹅鸭。水边有男人浇地,有女人洗衣,波光荡漾,树影婆娑。最深最清的是村南那座水坝。楚庄王宫殿遗址离此不远,西去不到一公里。遗址南面的古城村西有白雀寺,相传为楚庄王三女儿(三皇姑)的修行之所。被佛家尊为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的三皇姑墓,就在坝塘潋滟的水光里。听守墓老人说,这坝下泉眼很旺也很多,遇到大旱,上游断流,下游照有水。
  再向南,杨庄坝连着马庄坝,水清树茂。
  听马庄村75岁的老人卢木铎说,60年代以来,这条河上大大小小修有八道坝。河水没被截断的时候,宽处十几米,窄的地方一蹦就能跳过去。河里石头多,螃蟹多,虾也多。山水下来得猛,河滚来滚去,冲出很多潭涡。马庄这一段,就有好几个:泉眼坑、拐胳膊坑、德娃坑……每个坑都有传说。最上头有个五龙潭,光光的石板露出五个水窟窿,口小肚子大,菜坛子一样打摸不到底儿。
  五龙潭不在马庄,在祁家村,已被乱石堵塞,只剩下浅浅的几个水坑了。
  离五龙潭不远,运粮河的另一源头龙溪,自姚湾村岔向西南,通往龙山最深的那道沟。陡崖裂谷,茂林推涌,素有“龙山水帘洞,花果水泉沟”之称。山上山下,建有始祖庙、龙山庙、龙隐宫。
  与龙溪隔道岭,东面就是隶属宝丰县的西外口水库,1966年竣工,集水6.8平方公里,库容305万立方米。灌溉面积5000亩,最大放水量每秒6立方米。
  可惜水库尚在,水渠多已毁坏,就连大坝下的祁家村,也无水可浇了。
  运粮河的本源没入群山环抱的西外口水库之中,非大雨看不到山水动流。
第2个回答  2013-07-22
那是汴河,一条人工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