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原理的名词解释:

政治经济学原理的名词解释:1、经济规律2、商品3、具体劳动4、简单劳动5、利润率6、生产价格7、利息8、信用9、级差租地10、垄断利润

第1个回答  2013-08-09
1,经济规律是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2,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3,拥有具体形式的劳动。4,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一般劳动者都能胜任的劳动,跟复杂劳动相对。 5,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是同一剩余价值量不同的方法计算出来的另一种比率。 6,是指成本价格与平均利润之和。 7,资本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的收益。8,一切以实现承诺为条件的价值运动形式。9,是一个相对于绝对地租的概念,它是指租佃较好土地的农业资本家向大土地所有者缴纳的超额利润。10,垄断资本家凭借自己在社会生产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A>的高额利润。
第2个回答  2013-08-09
10.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自己在社会生产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高额垄断利润一般是通过规定垄断价格实现的。垄断价格以高于自由竞争条件下形成的平均利润率的“目标利润率”为中心来制定,这样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垄断地位来操纵垄断价格,促使实际利润率和“目标利润率”趋于一致,就可以较有把握地获得高额垄断利润。 一 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商品的定义 二 目前主要有以下三种不同的定义:   1、商品是为交换而生产(或用于交换)的对他人或社会有用的劳动产品。   2、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3、商品是经过交换且非进入使用过程的劳动产三 人们在特定的具体形式下所进行的劳动,就是生产目的、操作方法、劳动对象、劳动手段互不相同的、创造各种使用价值的劳动。 四 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一般劳动者都能胜任的劳动(跟‘复杂劳动’相对)。 五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是同一剩余价值量不同的方法计算出来的另一种比率六 商品的生产价格,就是由部门平均生产成本和社会平均利润构成的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生产价格形成后,市场价格将围绕生产价格而上下波动,这只是价值规律作用形式的变动,而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因为社会商品的生产价格总额等于商品价值总额。七 .利息,从其形态上看,是货币所有者因为发出货币资金而从借款者手中获得的报酬;从另一方面看,它是借贷者使用货币资金必须支付的代价。 利息实质上是利润的一部分,是利润的特殊转化形式八 信用的意思是能够履行诺言而取得的信任,信用是长时间积累的信任和诚信度。信用是难得易失的。费十年功夫积累的信用,往往由于一时一事的言行而失掉。它还是是指我们过去的履行承诺的正面记录,它还是一种行为艺术,是一种人人可以尝试与自我管理的行为管理模式。九.级差地租是经营较优土地的农业资本家所获得的,并最终归土地所有者占有的超额利润。级差地租来源于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即超额利润,它不过是由农业资本家手中转到地所有者手中了。10.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自己在社会生产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高额垄断利润一般是通过规定垄断价格实现的。垄断价格以高于自由竞争条件下形成的平均利润率的“目标利润率”为中心来制定,这样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垄断地位来操纵垄断价格,促使实际利润率和“目标利润率”趋于一致,就可以较有把握地获得高额垄断利润。
相似回答